根据观察者网报道,在佐治亚州一次经济演讲中,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再次兜售起他的贸易保护主义经济政策。他承诺将通过关税和激励措施吸引外国制造商来美国制造,美国将“抢走其他国家的工作”,实现“制造业复兴”。“我想要德国的汽车公司成为美国的汽车公司,我希望他们在这里建厂。”他承诺,将在联邦土地上“为美国制造商设立具有超低税率和超宽松监管的特区”,并“任命一名制造业大使,其唯一的任务就是走遍全世界,说服主要制造商收拾行囊搬回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朗普这番言论背后,政治考量的成分恐怕比经济考量要多得多。通过把经济问题和对外关系捆绑在一起,他试图唤起选民对"美国优先"理念的认同,同时也在塑造自己作为"美国利益捍卫者"的形象。要是美国汽车业跟不上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那可就真的要被边缘化了。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美国汽车业的全球竞争力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对美国的决策者关键是要在保护本国产业和促进国际合作之间找到平衡。与其搞什么高关税,不如多下点功夫推动技术创新。

现在美国大选进行到了白热化阶段,特朗普实际上略处于下风,哈里斯在电视辩论中言辞犀利的对特朗普发起多轮攻击,显得特朗普不仅反应慢,而且脑袋空。可以预料,接下来距离大选最终结果还有几个月时间,这几个月里特朗普和哈里斯都不会放过拿中国话题炒作的机会。所以未来特朗普提到中国的次数估计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来越多,我国只需要继续发展自身,美国犹如跳梁小丑一般的把戏自会露出马脚。

即便特朗普再度掌权,从协议签署至今已近五年,中美两国对彼此的认知与态度已发生深刻变化。如今的挑战已超越简单的商品交易范畴,而深入到两国关系的核心层面。特朗普在共和党内的影响力日益巩固,其周围已鲜有反对之声。未来若特朗普当选,其政府恐将更加激进,且由一群“绝对忠诚”的成员组成,他们可能比特朗普本人更加极端。在此背景下,中国对下一届美国政府的期待无疑将大打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强劲的对华出口推动,美国大豆新销售年度的出口销量超过分析师的预期。不过,英国路透社评论文章认为,由于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需求总体走弱,以及来自巴西的竞争加剧和美国国内的物流问题,美国大豆销售的近期走强不足以提振出口前景。。“美国正在经历近来最糟糕的大豆出口季节之一。”文章作者、路透社市场分析师卡伦·布朗分析指出,尽管这个数字受中国最终介入采购影响,强于近期平均水平,但较去年同期下降5%,创近五年新低。

我国一直都在想办法实现大豆的自主,最少是不能单方面地只依赖美国。而就是这时,巴西的大豆行业有了显著的进步,于是为了避免在大豆上再被美国卡住脖子,我国也逐渐地加大了进口巴西大豆的比例。而这,都是为了不会再次被美国卡住脖子所做的必要措施。美国必须要面临一个现实,那就是美国正在失去我国这个重要的大豆进口国,不仅仅是今年。

除了大豆之外,美国的玉米对华出口同样遭到了冷落,中国买家对美国玉米几乎不感兴趣,路透社分析认为,地缘政治局势是美国玉米对华出口总量骤降的原因之一。从这一点出发,美国大豆对华出口下降,应该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但这凸显出一个趋势,即中方在粮食安全方面,正尽可能的削减美国的存在感。而中国进口的美国大豆,总量下降之所以没有美国玉米那么明显,应该是由于大豆这一块,中国确实稍显薄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合作与竞争交织并存。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其外交政策走向对世界格局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国内政治的极化现象,却使得其外交政策难以保持稳定性和连贯性,甚至出现摇摆不定、自相矛盾的情况。从经济角度来看,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经贸联系。两国之间的合作,不仅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

中美两个大国打交道,第一位的是树立正确的战略认知,首先是要回答好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个关键的问题。2023年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以来,中方一直保持对美政策的高度连贯性和稳定性,希望建设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两国关系,但美方在处理对华关系上却接连出现滋扰杂音,导致中美关系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