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写故事:
非虚构写作的11堂必修课
叶伟民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教练式”的非虚构写作指南,它庖丁解牛般将写作技巧“大卸八块”,横向涵盖选题、采访、材料整理、情节、结构、人物、文笔、风格,纵向囊括开头、中段、结尾、修改、练笔。哪怕是零基础的写作者,也能从这里开启精彩的创作之旅,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书中汇集了叶伟民老师“故事写作营”系列课程的精华内容,是一本全方位、多角度的写作工具书。
火车司机、下岗工人、会计师、心理医生、程序员、游戏设计师、网文作者、全职妈妈、企业家……在本书中,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还会遇见更好的自己。地球在变小,个体在变大,再细微的声音也能被听见,再平凡的个体也渴望去表达。拿起笔吧,一起迎接故事的诞生!
50岁开始写作,晚吗?
全民写作浪潮
故事写作营里,有一位学员很特别,她叫林中溪,曾是下岗工人,后来做过代课老师,开过洗车店、修脚店,跑过保险,在饭店洗过碗,还去北京当过保姆。50岁时,她决定写作。
她报了我的故事写作营,而且连续参加两期。我对她印象很深,课上她提问最多,课后作业也交得最快。然而,在这么多次接触里,我丝毫没有觉察到她的年龄和阅历,误以为她是个温和上进的年轻人。写作营课程密集,能把日课、练笔、结营作品打通关的人不多,她是其中之一。
后来,她给媒体投稿,由于方向混乱,写得很痛苦。我给了一些建议。一段时间后,她再发来的就是作品链接了,而且还是国内几个知名的非虚构平台。
我知道她的经历则是后来的事了,反正相当意外。于是,2020年7月26日的故事写作营直播上,我邀请她来分享,其中谈到对写作方向的摸索和碰壁很翔实,也很真诚。以下为精华文字实录:
我1989年大学毕业,分配到老家县城一个企业工作。2003年下岗,下岗后干过多种职业,当过私立学校代课老师,开过店、跑过保险、在饭店洗过碗、在火锅店当过帮工,还在四十大几的年龄当过北漂。近两年在食品厂当工人。
最近几年,已经退休的我在打工之余,重新拿起笔,在人生的下半场,想试着捡起学生时代的写作梦想。我给自己提出的口号是——写作从50岁开始。
有写作的想法,并不意味着有写作的能力。开始写作时,我走过很多弯路。那时,我看到观点文很火爆,我也想写观点文,按照那些套路,故事加评论、总分总等结构写作,可是挖空心思,也找不到合适的案例,观点也是陈词滥调,没有新意,费了很大的劲憋出几篇文章,不是失去时效性,就是质量堪忧,自己看着都不满意。
我想了很久,究竟什么原因呢?我有些灰心,对自己也产生了严重怀疑,感觉自己不是写作的那块料,心想,到饭店洗盘子也比写作挣得多。
后来听了叶老师的课。叶老师说,要写自己擅长的领域。这个对我启发很大。以前写观点文狗血文,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那不是我所擅长的。我想,我的人生和职业经历都可以说很丰富,我为什么不能写非虚构呢?
我已经是退休的人了,人生经历、职业经历相应来说丰富一些。我就在自己的经历中寻找素材。
那时我在一个食品厂打工,车间里大多数是四五十岁的妇女,很多都像我一样是下岗工人。为了生活,大家都很努力,每天辛苦劳动,还乐观向上毫无怨言。
我就把这个事情写出来,表现中年妇女的勤劳和吃苦精神。稿子投出去后,经过编辑老师的沟通修改,最终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非虚构大号 “人间”发表出来。当五千多的稿费打到我账上时,我高兴极了,我终于成功发表文章了 (这篇文章题目是 《中年底层女工:能当个机器我就很开心了》)。
由于我本人就是下岗工人,经受着时代浪潮的冲击,对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有着切实的体验。我有很多同事、朋友也都是中年下岗,我熟悉她们艰辛的处境和艰难的生活,我想,这就是叶老师课上说的,社会转型对个体的冲击,是特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吧。但是,她们坚忍的意志、不屈的奋斗精神,也是人性的闪光点。
因此,我的关注点就投注在她们身上。我的一个女同事,夫妻双方先后下岗,下岗后干过多种职业。在深圳,夫妻二人开过工厂,最后工厂倒闭,两人又开始四处打工。十多年过去了,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他们却从原点又回到了原点。他们和很多下岗工人一样,被时代高速运转的列车远远抛下。
但是,我这个同事,在四十多岁的年龄,开始自学考司法考试,想考取律师证,考了三年都因只差几分落选。她并不气馁,决心一边打工一边自学,继续考试。她说,考上了,也不一定从事律师工作,但就是对自己的一个证明。
这个事比较打动我。我就把她的经历写出来,这篇文章题目是 《四十多岁了,她还想考证改变命运》。这篇文章在 “人间”发表后,引起读者热切的讨论。有人在文末评论说,这么大年纪了,考这个证没有什么用处。也有人佩服她的进取精神。
我还有一个朋友,也是夫妻双方下岗,她在家带孩子上学、打零工,她丈夫在外打工,后来为了生活,凑钱买了一艘货船搞航运,一次事故,船被炸沉了,她丈夫溺水身亡。
为了讨回公道,朋友忍受身心的巨大创伤和煎熬,无数次往返事发地,终于给丈夫讨回了公道,得到了赔偿。这篇题为 《为亡夫打官司,是她倔强了半辈子的缩影》的文章也成功发表在“人间”上。
我还写过一篇反映传销骗局的文章,还有根据自己经历写的有关 “扶弟魔”的故事,都发表在 “人间”上,每篇文章稿费五千左右,我很高兴。这样几篇文章的成功发表,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表面上看,我仅仅发表了这几篇小文,也不过6万字左右,但在发表这几篇文章的背后,天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1999年,是我工作10周年的日子,那个10年,在我的生活中也发生了很多事情,我想把那10年的经历写下来。于是,我断断续续写了3年,写成了一本30多万字的小说。当然,现在看来写得很幼稚,但却记录了很多素材,如果那时不写,可能很多事情早已忘了。
后来,博客时代到来,我又写博客,也断断续续写了几十万字吧。近年,我又写公号、头条等,也是断断续续地写。说这个的意思,是让大家坚持写作,所谓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发表的几万字,背后是有百万字的练习作为基础的。也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几次放弃,几次拿起。
我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了解底层百姓的挣扎和痛苦,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默默承受着命运和时代强加给他们的一切。我最熟悉这种生活。
我知道因为能力所限,笔力微弱,我写不出什么鸿篇巨制。但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说过,世上有大狗,有小狗,所有的狗都叫,但都按照自己的声音去叫。所以,我能写什么样,就写什么样吧。
——林中溪 (故事写作营第4、5期学员)
练习:故事家迷路了吗?读者知道答案
写作如马拉松,如果方向错了,那么越努力只会离目标越远。写作第一步,是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定位自己。然而,当局者迷,我们需要邀请更多 “旁观者”重新把脉自己的写作方向。
提示:
1.四道选择题,倾听真实的自己
回答它们。这背后是一个逐步缩小范围的推导过程,一步步放大并倾听内心的真实声音。
(1)我喜欢什么?
(2)我擅长什么?
(3)我能给什么?
(4)我想要什么?
2.举棋不定?请旁观者来验证
上述四道题,越到后面越难,或举棋不定,或即使通关也心有怀疑。不要急,可以加一层检验,请旁观者来当 “军师”。
(1)找 “第一读者”。
如果你每次有新作,都想给某个人看,他就是你的第一读者。和他聊聊,展示你对上述四道题的推导过程,听听他的意见,看看他眼中你写得最好的类型,与你的判断是否一致。
(2)试试大数据。
如果你没有第一读者,或你们的意见相左,那么还可以到问答平台求助 “大数据”——在每个方向回答一道题,看看哪个更受欢迎。
例如,你在 “旅行故事”和 “职场故事”中摇摆不定,就到知乎上各找一道该领域的问题 (关注数、回答数要相当)来回答,看看哪个回答读者反响最好。
应注意的是,上述步骤都只是引导和辅助,最终写什么,还是取决于你心底的意愿。写作既要悦己,也要悦人,如不悦己,一切都无意义。
学员范例
希望在养老院推广创意写作
未来写什么?现在不太好回答,因为我在工作间隙写,都是写到哪算哪。会写比较贴近生活的文字吧,散文、随笔和小说,现在小说很少写。写不来动辄百万字或几百万字的网络小说,感觉那简直像爬字机器,另外挺厌烦直接标红加粗抛观点的网文,所以自己对在网络上发文章有些抵触,还是倾向于传统写作。
随着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人口知识素养越来越高,我觉得创意写作还是很造福社会的,很多人或许可以在后半生通过写作丰富自己的生活。我希望自己首先坚持下来,能证明写作非天授,是可以学习、锻炼的,然后或许以后也可以在创意写作领域兼职。我很期待在像养老院这种机构中看到创意写作,我觉得还是很可能的。
——《Mr.Wang(故事写作营第6~14期学员)
导师点评
从优势领域出发,寻找最大公约数
Mr.Wang你好,看到你说未来想加入推广创意写作,尤其是“证明写作非天授,是可以学习、锻炼的”这句话,内心深感振奋。也是故事写作营正在致力推动的事情,欢迎与我们同行。
我读过你的作品,也听过你的分享,印象最深的是你的全球经历和内心能量。你去过很多国家,结识过世界各地的人,这是非常好的优势,能助你打造核心竞争力。
建议你以此为写作起点和圆心 (如海外生活、全球旅行、人文地理等),再逐步外延,尝试更多题材,同时根据读者和市场的反应调整,取其最大公约数,你的写作方向就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清晰了。
供参考,预祝创作之路顺利、愉快。
——叶伟民
21天疯狂写作营
营期:
2024年10月11日~10月31日
“21天疯狂写作营”,每日一练习,每日一打卡,挑战你的写作极限。
我们诚挚地邀请你加入“21天疯狂写作营”,来这里找到你的写作同伴,同时还有老师为你的作品提出指导和修改意见,一起共度21天的写作时光!
选购创意写作指南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