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许光达等集体求降军衔,只有他真的被降了,彭德怀很气愤
每晚九点半,读一条浓缩版历史。本文为历史九点半原创文章,欢迎留言互动转发,未经许可,严禁抄袭、抓取、洗稿。
1955年,我军进行首次授衔仪式,分别授予朱德、彭德怀等十人元帅军衔,授予粟裕、黄克诚等十人大将军衔,授予王震、许世友等55人上将军衔。在授衔仪式前,还发生不小的争议。
有些将军认为自己所授军衔过低而心生怨念,也有些人认为自己的军衔过高承受不起,而要求降军衔的。这其中就包括徐向前、罗荣桓元帅,徐海东许光达大将、徐立清、孙毅中将等,在这些要求自降军衔的将帅中,除了一人之外,其余人都没有被同意。
此人就是徐立清中将,原本徐立清是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后来他一而再的谢绝上将军衔,甚至不厌其烦的写信、拜访毛主席、周恩来总理、彭德怀元帅。最后终于成功的降级,成开国上将变为开国中将,而其他人则没有他这般幸运了,最后都没有被采纳,可以说,唯有徐立清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徐立清,安徽金寨县人。18岁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很快就得到了组织上的肯定,提拔很快。抗战时期,徐立清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政治处主任,一二九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东进纵队政治委员,延安中央党校第二部组教科科长,陕甘宁留守兵团新编第四旅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徐立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二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一兵团政治委员兼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组建7万人的部队准备解放新疆,司令员是王震、徐立清则是政治委员。王震在新疆的辉煌事迹,其中就有徐立清的一份功劳。
1955年,授衔工作开始。徐立清当时作为正兵团级领导,按照授衔条件,应该被授予上将军衔。但是徐立清在得知自己被授予上将时,反倒十分的不配合,因为他对军衔职位并不在乎。虽然在他心里知道,自己做上将是理所当然的,可是抱着对革命的热情以及不爱慕虚名的品格,他坚决请辞上将,要求给自己降到副兵团级。
徐立清要求降军衔的第一个考虑是,当时军衔评定委员会成立,徐立清也是评委中的一员,很多人都想着往上挤,特别是上将的名单,位置很是紧张。有些人觉得自己军衔过低了,就表达了不满。为了做个榜样(反正自己正好不想做),堵住悠悠众口,徐立清这才三番五次的拒绝上将军衔。
当然这其中还有“山头”的问题,当初授衔四方面军的人太多了,为了平衡各方山头,自己退出来也不失为一种明哲保身的做法,功成身退说来很简单,能做到的还真没几人,徐立清就是其中一个。
徐立清请辞上将的决心遭到毛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彭德怀元帅等中央领导的一直反对。一次罗荣桓元帅派人把上将军衔的名单给了徐立清,徐立清看到还是有自己的名字,于是拿起笔把自己名字在上将一栏划掉,重新写到了中将一栏中,没想到后来罗荣桓元帅看到后,又把他的名字加回去。
一次,一位老将军遇到徐立清,跟他说:不要上将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样三番五次的请辞上将军衔,让其他没有请辞的上将该怎么想你呢?徐立清听完很是不安,陷入了矛盾之中。
想了几天之后,徐立清觉得还是要坚持自己当初的想法,于是又一次向彭德怀元帅反应,彭德怀元帅多次找徐立清谈话,都没有说服他,很是气愤,但是又拧不过他。但在授衔最后一刻还是没有答应他要求。
后来,徐立清还是苦口婆心的,各种讲道理,各种口若悬河才把周恩来总理说服,最终同意了他只做中将。不得不说,徐将军的这种品格真的是少有啊。
1983年1月6日,徐立清将军在北京逝世。这位新中国唯一的正兵团级开国中将,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