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当时正值晚清时期,杭州古城正沉浸在一片宁静与古朴之中。

彼时,杭州知府鉴于涌金门年久失修,决意对其进行一番修缮,以期保留这份珍贵的历史遗迹。

随着修缮工程的推进,施工队伍在清理涌金门周边淤积的泥土时,意外挖掘到了一种质地异常坚硬的泥土——青膏泥。

青膏泥,亦被称作白膏泥,其学名乃“微晶高岭土”,因质地细腻、密封性能卓越而著称。

自古以来,这种特殊的泥土都被视为墓葬封土的绝佳材料,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

当青膏泥出现在众人眼前时,一些经验丰富的施工队员心中顿时涌起了一种预感。

他们深知,青膏泥的出现往往预示着附近可能存在着古墓。

果不其然,在队员们继续深入挖掘之下,一座古朴的棺椁逐渐显露真容,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座棺椁之上,赫然镌刻着“武松之柩”四个大字。

武松,这位在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侠肝义胆、英勇无畏的英雄人物,难道他的墓葬竟真的藏匿于此?

这一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震惊与敬畏。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发现,施工队员们不敢有丝毫的轻举妄动。

他们深知,武松作为一位备受敬仰的英雄,其墓葬的发掘与处理必须慎之又慎。于是,他们迅速将此事上报给了知府大人。

当时的杭州知府,不仅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官员,更是一位对历史文化充满敬仰的文化人。

他对于武松的侠义精神早已仰慕已久,当得知这一惊人发现后,知府大人秉承着“死者为大”的传统,决定尊重这位英雄的最后安息之地。

于是,他命令工人们将武松的灵柩重新埋回原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松墓”被打开

“武松墓”被打开

1942年,杭州当地官员在西泠桥边为武松重新修建了墓葬,并立有墓碑。

后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各大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

杭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面临着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大任务。

为了更好地规划城市空间,保护西湖这一自然与文化遗产,杭州市政府决定对武松墓以及西湖周边的其他墓葬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搬迁。

1964年,正值那次搬迁之际,武松墓的考古发掘工作也得以正式开始。

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打开武松的棺椁时,眼前的一幕令众人惊愕不已。

棺椁内除了一堆森然的白骨外,几乎没有任何陪葬品,显得异常简陋。

更令人诧异的是,这些白骨凌乱地散落着,尸骸上还遍布着大大小小的伤痕,这一眼就能看出武松去世时身受重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那些遗骸,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他们发现,棺椁中的武松与《水浒传》中的记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身长九尺,约合现代尺度的1.9米左右,而实际的武松身高却相当普通,甚至偏矮,估计身高顶多只有1.6米。

这一发现无疑对《水浒传》中的记载提出了质疑,表明小说中的描述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46年,河北邢台清河县城东8公里处也曾发掘出武大郎的墓葬。

通过对比研究,专家们发现真实的武大郎与《水浒传》中的记载同样存在巨大的出入。

真实的武大郎不仅身材不矮小,相貌还十分英俊,而且他在当时还是一位有名的清官县太爷,与小说中塑造的形象截然不同。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武松的遗骸是健全的,并没有失去胳膊。

这一发现也进一步证实了《水浒传》中“武松单臂擒方腊”的故事情节是虚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真实的“武松”

历史上真实的“武松”

关于历史上真实的武松,在他的墓志铭中,我们可以更加真实详细的了解到。

墓志记载,公元1055年,武松诞生于河北邢台清河县的一户贫苦人家。这和武大郎出生地一模一样,可以断定两人应该是亲兄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