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加速实施“百千万工程”,进一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改善居民生活品质。今年以来,端州区城西街道沙街社区白沙村通过凝聚企业、乡贤和村民力量,对辖区环境、人文历史、产业发展等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带动其从以往的经济滞后,转变为如今的环境美、居民富、产业强的特色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沙村结合优化提升项目,打造了美食城项目,吸引不少商家到场经营。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摄

“脏乱差”曾制约发展

9月23日,记者驱车驶进白沙村,入口处宏伟的牌坊、宽阔平整的硬底化道路、舒适美丽的休闲场所、风格不一的美丽墙绘等等,无不让人眼前一亮。

然而,在数月前,白沙村仍是让城西街道办和沙街社区头疼不已的“老大难”。“白沙村是城中村,村内以自建房为主。常住人口近300人,主要为本村居民、附近工厂和工地的工人等,人口组成相对复杂。”沙街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邹镜锋介绍,尽管白沙村位于端州城区,然而,却始终无法跟上城区发展步伐,经济相对落后。“此外,由于条件限制,白沙村未装视频监控,为当地治安防控带来一定难度。”

另外,记者了解到,白沙村此前曾建有西江堤坝,将村边房屋团团围起。后来随着城市发展,堤坝被废弃,周边闲置地逐渐成为杂草丛生、蚊虫滋生、垃圾堆积的场所。

“加之村中有部分老旧房屋和厂房,整体环境可谓‘脏乱差’。”邹镜锋透露,正因此,白沙村一直是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区域,每年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统一治理。

“以前,村里的闲置地经常堆积着很多垃圾,经过都能闻到臭味,所以大家很少在村中散步休闲。”在白沙村居住了40余年的何友兰说,有意前往投资的企业和商家在实地考察后,也每每望而却步,居民都迫切希望当地人居环境能全面得到提升。

人人出钱出力参与整治

如何抢抓“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推动白沙村旧貌换新颜?在城西街道和沙街社区的支持和指导下,今年,该村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居民和乡贤齐齐出钱、出力,对整村人居环境进行了优化提升。

改造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离不开今年初的一次机遇。“3月份,邹镜锋带队到白沙村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得知他过来,我提出希望能争取资金,对辖内进行风貌改造。”白沙村经济社理事长孔令禧说,他早就有对村中环境进行改造的想法,碍于村“口袋空空”,迟迟未能如愿。

“当时,在外发展的乡贤孔令余正好回到村中,并闲逛至彼处。”孔令禧笑着说,他当时正与邹镜锋吐槽村中环境,以及改造所面临的资金困境,“没想到,一旁的孔令余得知情况,二话没说,主动提出捐资100余万元,用于该村整体风貌优化提升。”

今年4月,在城西街道办的协调指导下,白沙村优化提升项目方案制定,结合该村深厚的孔子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化墙、村口形象牌坊,进行巷道修整和升级、居民楼改造、视频监控安装等等。

有了资金,有了改造方向,如何说服居民拆除道路两旁老旧房屋,齐齐参与建设?孔令禧为此开展了长达一个月的动员工作。“改造项目涉及居民30多户,需拆除老旧房屋30间,面积约500平方米。”然而,令他尤为感动的是,居民得知情况,纷纷拆除所涉房屋,并主动投身建设行动,参与垃圾和杂草清理、房前屋后环境整治、为施工人员提供饮用水等。

建成“人文特色+产业发展”典型村

如今,迈入白沙村,可见其优化提升工程基本已完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铺设一新的硬底化巷道贯穿村中,道路两旁花基里种有各色绿植,以往垃圾堆积的闲置地也已修建成靓丽的停车场……

在村容村貌明显提升的同时,白沙村的经济发展活力也得到了有效激活,逐渐成为沙街社区“人文特色+产业发展”典型村。

孔令禧告诉记者,白沙村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全面盘整了辖内闲置旧厂房,将其打造成别具特色的美食城,设有商铺70家。通过前期规划和招商引资,目前,已吸引20多家商户进驻经营,包括饭店、烧烤店、饮品店等等,带动40余名居民就业创业。

沙街社区还结合白沙村周边分布有技工学校、住宅小区等优势,指导当地居民将闲置房屋和用地有效盘活,用于经营日用品商店、餐饮店等等,在增加居民收入之余,不断激活当地经济发展活力。

“现在,邻居们经常在晚饭后,不约而同到村中休闲区域闲话家常、分享美食,大家其乐融融,既增强了凝聚力,又有利于推动乡村和谐建设。”白沙村村民莫欢友高兴地说,得益于优化提升项目的推进,如今,该村更美了,经济发展更好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不断增强。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戴福钿 实习生 潘韵玲 通讯员 梁懿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