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学者考证:京剧大师程长庚早年是黄梅调艺人
京剧大师程长庚(1811—1880)早年是黄梅调艺人,黄梅调是湖北剧种,且形成年代早于京剧。徽调起源于徽州,并非安庆。湖北罗田京剧大师余三胜比程长庚更有资格称为京剧鼻祖。‘班曰徽班,调曰汉调’,客观而又生动地反映了京剧源出于汉调,而非徽调。
京剧大师程长庚(资料图)
老乡啸空披露程长庚早年历史
江文说,最近他发现了一篇重要的史料,1928年(民国十七年)9月10日《世界日报》的《戏剧》周刊上发表一篇题为《大老板》的文章,作者署名啸空。全文如下:
大老板程长庚,安徽人,固书人都知道。但是他生长那县那乡那村,及唱戏的经过历史,还没有人详细地,一一写出来。啸空和大老板,既是同乡,又住的相隔不远,所以大老板的历史,还知道一二,现在就记我所知道的,略为写出几条来。
大老板,老家住在安徽省,潜山县,东乡芦兜畈,离安徽省城,计一百华里,离潜山县城,计三十华里,芦兜畈的前后左右数方里,差不多是程姓的人,估十分之九。
大老板是个务农出身的,当初并不会唱戏,就是徽州调儿,他在家乡务农的时候,也莫名其妙。但是他那时所会的,仅仅祗(只)知道湖北的黄梅调小戏。他初登台闹玩的时候,台下看戏的人,都说他比学过戏的人,还来得高明些。因为这个缘故,大老板暂时就把农事丢开,天天在家乡附近庄村里演唱黄梅调小戏。不过这个时候,我们家乡人,都把唱戏的事业,当作是一件下贱事,尤其是这些唱小戏的人,令人更瞧不起。有这么一层原因,大老板的族内族长房长,就不准大老板唱戏。但是这时,大老板已经唱起戏■来了。他同族人既不准他唱戏,他就在家乡不辞而别,跑到外县唱戏去了。后来他看见徽州调大戏,实在比黄梅调小戏,高明的多,阔粹的多,所以大老板这时就舍黄梅调小戏,而学徽州调大戏。但是初演徽州调戏的时候,声音腔调,手脚台步,标梳都和黄梅调小戏不对,所以大老板没有办法,就替他们打旗子。没有几个月工夫下来,大老板的徽州调戏,不觉就大有可观了。后来大老板唱徽州调戏,在京汉、津道两道上,就唱了好几年。最后唱徽州调戏,到北京后,他觉得京调比徽州调戏好,所以他又学唱京调了以上就是大老板,由唱黄梅调小戏,徽州调大戏,京调的三个变迁史。 (未完)
1928年《世界日报》啸空撰《大老板(程长庚)》全文(放大整理)
啸空是谁
啸空与程长庚是潜山老乡,也是一名作家,文章又发表在《世界日报》,根据这些信息,梅杰、江文认为,啸空为张恨水的弟弟张啸空。
张啸空,谱名芳柏,字心恒,号啸空,生于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十九日,卒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五日。少时与长兄张恨水同窗就读,成绩优异。张恨水在北京成名后,托张啸空将一家老小迁到北京。在张恨水帮助下,张啸空成功入职《世界日报》任记者,受社长成舍我赏识。张啸空的文笔生动活泼,让人爱读,开一代新闻文风。
1921年,张啸空升任《世界日报》社经理、编辑。“七七”事变爆发后,成舍我将《世界日报》托付给张啸空,让他负责打理一切社务。张啸空以《世界日报》为根据地,以笔为枪,抨击日军在北平的暴行,结果惨遭日军逮捕,被折磨致死。
1928年《世界日报》啸空撰《大老板(程长庚)》全文
张啸空的文章意义何在
关于京剧大师程长庚与张恨水家族的关系,长期以来,苦于史料有限,世人往往仅知均为安徽潜山老乡,但张啸空此文道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渊源。梅杰、江文分析认为,张啸空的回忆,具有以下几点历史意义:
第一,程长庚早年是黄梅调艺人,其后才改唱徽调(徽州调)、京剧(京调),而世人认为程长庚参与了京剧的形成,这说明黄梅调形成的历史早于京剧。这推翻了目前学术界以王长安等为代表的专家认为黄梅调晚于京剧形成的说法。
嘉庆十七年(1812)湖北汉戏(汉调、汉剧)伶人米应先(今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人)搭春台班唱戏,他善演关公戏,轰动北京,有“无米不开台”之誉。道光二年(1822)程长庚随父北上,经开封、太原辗转到京。程长庚搭班三庆谋求发展,不久因不熟悉北京戏路,得不到观众认可而退出。后来拜在春台班掌门人米应先(湖北汉调艺人)门下深造,米应先安排程长庚到保定和盛成科班学习昆曲。道光十二年(1832)米应先做春台班台柱二十年,积劳成疾,呕血去世。光绪五年(1879)十二月十三日,程长庚去世。葬于彰仪门(今广安门)外石道路旁北侧。根据1928年《世界日报》啸空《大老板(程长庚)》一文可知至少在道光二年(1822年)以前湖北的黄梅调戏班已经在今安庆地区广泛流行演出。
第二,张啸空认为黄梅调是湖北剧种,这也代表当时戏曲界和全社会的共识。程长庚早年学唱黄梅调为道光初年,说明至迟在道光初年湖北黄梅调已传入安徽潜山,这与别霁林《黄梅竹枝词》和道光八年《宿松县志》的记载在时间上是吻合的,也推翻了过去学术界以1879年《申报》报道为依据认为黄梅调是清朝末年从湖北传入安徽的流行说法。
1928年《世界日报》啸空《大老板(程长庚)》一文证实光绪五年1879年8月16日《申报》刊载《黄梅淫戏》“皖省北关外,每年有演唱黄梅调小戏者,一班有二十余人,”中“黄梅调小戏者”是湖北省的戏班
光绪五年1879年8月16日《申报》刊载《黄梅淫戏》的报道:“皖省北关外,每年有演唱黄梅调小戏者,一班有二十余人,并无新奇足以动人耳目。惟正戏后,总有一二出小戏,花旦小丑演出百般丑态,与江省之花鼓戏无甚差别,少年子弟及乡僻妇女,皆喜听之,伤风败俗,莫此为甚。而游浪之徒,每至兴高采烈时,群掷青蚨,名曰‘打彩’。又有以糖饼等食物抛上旦角头面者。旦角更得意洋洋,更现种种淫态,而愈出愈奇。又有将友人小帽巾扇,夺取以丢上台端,侔戏必以钱往赎以为笑乐。屡经地方官示禁,终不能绝。刻下已届秋成,此风又将复炽,有地方之责者,宜禁之于早也。”
摘选黄梅戏(调)起源湖北省黄梅县相关历史文献证据
1934年11月18日《申报》22121号第18页至19页:《黄梅调》(“业余娱乐”栏目,作者署名“绍康”):黄梅是鄂东与皖西接壤的一个大县,“黄梅调”就是在这个县里发源的。通常都把这种戏视为一种“小戏”,以别于另一种流行于乡镇间的“大戏”——京剧。
1935年《北洋画报》(第1290期“戏剧专刊”):文雨《谈“黄梅腔”》,“黄梅腔”为南方流行杂戏之一,起源于湖北之黄梅县,因以为名。现渐普遍及于赣、皖各地。
1937年1月12日《益世报》发表雷的《“黄梅腔”》,开篇也说道:“吾乡盛行一种戏剧名曰:‘黄梅腔’,相传始自鄂之黄梅县故名。然黄梅女子,间有至吾乡卖唱者,所唱之调,差别甚远。惟如《蔡鸣凤辞店》《余老四反情》《山伯访友》等等,不特剧名同,情节词句,亦皆相同。则始自黄梅之说,不无可信。”
1952年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处辑《华东地方戏曲介绍》载张紫撰《黄梅调的初步调查》:据我们(安徽省)初步调查研究,黄梅调是自鄂东地方发展而来的,其所以叫黄梅调,是由于它是从湖北黄梅戏演变而来之故。黄梅调最初的三十六本戏,就是湖北黄梅戏的原来脚本,不过只流行于皖西地区。
1953年陆洪非撰《试谈黄梅调》一文:“据老艺人丁永泉说:相传在一百多年以前(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鄂东黄梅一带遭遇水灾,难民们纷纷逃到安徽宿松、望江等县谋生。这时候,他们就用黄梅一带流行的小调来演唱遭受水灾后的悲惨生活。”
1954年安徽省参加华东区第一次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选拔预演特刊《黄梅戏的来源及其发展》一文:「黄梅戏」的前身,是鄂东黄梅一带流行的「采茶调」。清乾隆五十年【注:1785年】左右,黄梅县等地不断发生早灾和水灾,劳动人民离乡别井,有的逃到安徽的宿松、太湖、望江来了。逃荒的人们大都是靠乞讨为生。乞讨时敲着「道情简」,打着「连湘」和「金钱板」来演唱家乡流行的「采茶调」。连年灾荒,到处流浪,使演唱形式和内容丰富起来了,逐渐形成一种雏形的民间小戏,并由广场走上了舞台。
1955年陆洪非撰《关于黄梅戏》:“黄梅采茶调”传播出来是在清乾隆五十年以后的事。乾隆四十九年黄梅大旱,五十年大水①(见小戏《逃水荒》),灾民纷纷逃至临近的安徽的太湖、宿松和江西的九江、湖口等地来了。
1956年陆洪非撰《谈“黄梅戏”》一文:“探其根源,它来自湖北黄梅县的“采茶调”……‘采茶调’在鄂、赣、皖之间广泛流行,逐渐和“花灯”、“高跷”等民间艺术形式相结合而形成了一种“小戏”,人们称它为“采茶戏”,安徽人又称它为“黄梅调”,解放后改称黄梅戏。【注:陆洪非1985年著《黄梅戏源流》一文将“它来自湖北黄梅县的“采茶调”……‘采茶调’在鄂、赣、皖之间广泛流行”篡改成“采茶调或采茶戏——黄梅戏当初在皖、鄂、赣三省之间形成的时候,其全称是“黄梅采茶调。”】黄梅戏最初在安徽流行的地区是与湖北黄梅、江西九江毗邻的宿松、望江等县,清道光以后才向东发展(道光二十九年宿松、望江等地遭受水灾,当地人民也带着黄梅戏出外逃荒),广泛流行在以怀宁为中心的大江南北。”【陆洪非于1956年将1953年撰《试谈黄梅调》丁永泉说“相传在一百多年以前(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鄂东黄梅一带遭遇水灾,难民们纷纷逃到安徽宿松、望江等县谋生。”篡改成“道光二十九年宿松、望江等地遭受水灾,当地人民也带着黄梅戏出外逃荒。”】
第三,徽调并非发源于安庆,而是徽州(今黄山市)。所谓徽调,就是指“徽州调儿”,安庆只是徽调的传唱之地。
2014年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为罗田县余三胜故乡题字
京剧鼻祖余三胜,为余三胜老先生故乡,湖北罗田县,塑先生像而敬书。甲午年(2014年)秋日,梅葆玖拜题。
第四,程长庚进京时,北京已有“京调”,所以程长庚是学唱京调,而不是创造京调。这个京调应是比程长庚早入京的前辈湖北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等人创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湖北罗田京剧大师余三胜比程长庚更有资格称为京剧鼻祖。所谓“班曰徽班,调曰汉调”,再次得到了印证,客观而又生动地反映了京剧主要源出于汉调,而非徽调。
附:1928年《世界日报》啸空撰《大老板(程长庚)》全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