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徐州相王是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根据史料的记载,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率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国的王号。在徐州相王后,又发生了五国相王,这促使战国七雄都称王了,而周王室的地位则更加下降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徐州相王后,楚国发兵攻打齐国,从而爆发了徐州之战。那么,问题来了,在徐州之战中,齐国和楚国孰胜孰败呢?
一
首先,就徐州之战的历史背景来说。在齐国和楚国展开徐州之战前,魏国是战国前中期的霸主。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消除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在此基础上,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不过,魏惠王在位期间,魏国先是在西边被秦国攻取了河西之地,然后又在东边遭到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的失利。由此,魏国从中原霸主的宝座上跌落。对于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击败自己的齐国,魏惠王一直耿耿于怀。
于是,在魏国大臣惠施的建议下,魏惠王决定尊齐国为王,以此激怒楚国,从而引发楚国和齐国的战争。说到这,可能很多人会感到疑惑了,为什么齐国称王会引起楚国的不满呢?这是因为在魏国和齐国徐州相王前,战国七雄中只有楚国这一个诸侯国称王。特别是在春秋初期,楚国因为君主使用王爵,加上地域辽阔,俨然和周王室分庭抗礼。
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徐州相王这一事件,自然触怒了楚国的底线,也挑战了楚国的权威。
二
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在徐州相会,在得知魏国、韩国等诸侯国去朝见齐国,并尊齐国为王的消息后,楚威王非常愤怒。更为关键的是,齐国突然称王,而且受到了魏国、韩国等诸侯国的朝见,这意味着齐国将要和楚国平起平坐了。于是,楚威王决定发兵攻打齐国。
就楚威王来说,是楚宣王之子,楚悼王的孙子。早在楚悼王时期,楚国任用从魏国来投奔的吴起,从而推行了吴起变法。通过吴起变法,不仅楚国王室的权力得到了加强,楚国的军事实力也明显增强。诚然,吴起遭到了楚国贵族的反扑,最后不得善终。不过,吴起变法中的部分措施还是长期影响了楚国。
楚悼王之后,经过楚悼王、楚肃王、楚宣王等君主的努力,楚国已经逐渐接近巅峰了,这是楚威王敢于和齐国开战的底气。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亲自率军攻打齐国。对此,齐国任命申缚为主将,以此率军抵御楚军。对于这场战争的细节,比如双方的兵力等,史料上没有详细的记载。
不过,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参照之前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在徐州之战中,楚国和齐国的兵力应该都不少于十万,也即在战国时期,这是一场中等规模的大战。
三
最后,楚国和齐国的大军在徐州交战,结果楚军大破齐军。在此基础上,徐州之战是楚威王在位期间取得的最大胜利。此战之后,楚国达到顶峰。史称“郢为强,临天下诸侯”。郢指楚国。
除了在徐州之战中击败齐国,楚威王在位时,还在金陵(今南京)筑城,从而将楚国的势力扩张到了江淮地区。此间楚国的经济、军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给齐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当然,对于从中挑拨的魏惠王,也达到了借助楚国之手来报复齐国的目的。此外,从长远来看,不管是魏国还是楚国,都不是徐州之战的赢家,此战成为楚国和齐国之间的芥蒂。在秦国崛起后,楚国和齐国很难齐心协力来抗衡秦国,从而被秦国各个击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