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江西省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60%以上的国土是林地,85%以上的林地归集体所有。从200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开始,经过20年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改革目标。据统计,全省森林面积达1.55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7.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居全国第二,森林资源质量稳步提升。
2023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把江西省列为全国三个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之一。一年来,江西省围绕制约当前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上做了哪些探索创新呢?
高位推动,切实扛起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重任
为了进一步激发集体林业发展活力,更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江西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攻坚克难、担当作为,扎实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着力提升集体林管理水平、林地产出率和林业发展整体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6月3日,江西省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江西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方案》,方案瞄准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的“林改四问”,从7个方面19项改革举措进行布局,明确要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深化改革更具生命力。
“《江西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方案》的出台,吹响了江西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的号角,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进一步盘活森林资源,做优做强林业特色产业,让满目的青山成为‘金山’,满山的绿库成为‘钱库’,不断提升山区林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江西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宾说。
2024年7月9日,江西省召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工作动员大会。省委书记尹弘在会上强调,要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高标准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切实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动力,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治理优有机统一。
截至目前,江西省11个设区市和大部分县(市、区)党委或政府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党政负责同志包片领衔,加快推动改革。
江西省林业局组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专班,将《江西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方案》、全省动员大会精神逐项分解落实到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成立7个服务指导组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和大部分县(市、区)进行指导,推动市、县(区)党委、政府组建专班、制定方案、先行先试。
强化协同,着力破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堵点难点
产权制度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线。
江西省提出深化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落实所有权,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稳定承包权,保持集体林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放活集体林地经营权。此举,让江西林农真正吃下了“定心丸”。
推动集体林地“三权分置”的前提,是要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畅通林权登记。
“构建‘政府主导、部门牵头、乡镇参与’的林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清理规范和整合建库工作机制,对原林权登记成果集中进行清理规范,建立符合不动产登记规则要求的林权类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因原林权登记成果图件缺失、界址不清开展补充地籍调查的,费用由政府承担,不得向林农收取费用,有序化解存在的问题。”江西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焦三梓说。
崇义县颁发了全国第一本林权类不动产权证。黎川县首创提出“落大宗发小证”方法,解决了10.6万个登记信息不明晰、权属重叠、地类冲突等历史遗留问题。
近年来,江西省稳步推进林权类不动产登记规范化、信息化、便民化,在全国率先开办林地经营权登记业务,是全国首批开展林权类不动产登记业务的省份,林权类登记业务量从2017年1万余件,提升到2023年近4万件。
今年,江西省林业局联合省自然资源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西监管局印发了《关于规范高效做好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通知》,会同省自然资源厅指导资溪县、于都县制定《推动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报国家部委(局)审核备案,为创新经营权制度、化解林权历史遗留问题打下基础。
林业生产周期长、投入大,如何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变资源为资本,实现山区群众共同富裕,是这次改革的关键所在。
为有效盘活林权,江西省积极探索建立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制度。资溪县颁发全国首批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安远县办理首批“场村共建”模式的林地经营权登记业务,弋阳县颁发了第一本雷竹经营收益权证,德兴市颁发了第一本公益林补偿类型的林业经营收益权证。
资溪县林业局党组成员石银平说:“把经营权拓展出来,对林下经济、森林碳汇、森林康养,一些多种类的林业经营类型进行确权颁证,进一步提振了林业经营主体的信心。”
为引入金融活水,江西省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开展经济林、碳汇林、林下经济、公益林补偿等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务,充分发挥林业金融平台的作用,协同金融机构开发符合林业经营特点的中长期、利率优惠贷款产品,先后创新林业碳汇、贷款保证保险等金融产品,推出“生态信贷通”“林农快贷”“网商林贷”“百福·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赣南脐橙贷”“油茶贷”等信贷产品。2023年,江西省新增林权贷款17亿元,累计发放林权贷款338亿元,已累计收储林地91万亩,落实林权收储担保贷款5329万元。
“建立林权贷款林银协同服务机制,开展林权收储担保体系建设,引导金融资本进山入林,探索一条以绿色金融改革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江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徐鹤飞说。
为激活集体林发展潜力,江西省加快组建林权收储机构,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林权的渠道,推动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崇义县创新“抵押+担保+收储”机制,发挥政府主导功能作用,设立林权收储基金5000万元;安福县推出林权收储抵押担保贷款,开发“两山贷”金融产品,办理林权收储抵押担保贷款75万元;德安县利用国有企业组建县级林权收储担保平台,为林权抵押贷款提供担保和托底收储,推出林权收储担保贷款。
“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组建林权收储平台,通过‘平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模式,将碎片化的林地经营权收储起来进行统一规模经营。”江西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皓说。
先行先试,30个县(市、区)改革试点亮点纷呈
江西省选取30个县(市、区)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试验区,在种树农民收益保障机制、集体林业大县利益补偿机制、发展林业规模经营、林权价值增值途径、林权投融资机制、林业财产权益保护制度、林业产业发展、集体林经营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等9个方面先行先试,并成功举办了第1期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季赛领跑”活动。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直面千家万户,工作任务主要依靠乡镇落实,林业管理的难点、堵点也主要集中在乡镇。加强乡镇林业基层建设是打通服务林农“最后一公里”关键点,是落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项任务的有力保障。
乐安县作为江西省30个试点县之一,统筹编制使用,因地制宜适当增加林业专业技术岗位,充实林业基层力量。乡镇政府根据工作需要,明确机构、人员承担林业工作,林业资源丰富的乡镇在便民服务中心安排足够人员承担林业工作,接受林业部门的业务指导与管理,提高管理服务能力,真正做到了事有人做、有人管,切实打通了服务林农“最后一公里”。
江西省集体林地面积大,林区人口多,林业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最适宜发展绿色富民产业,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可以进一步盘活森林资源,着力打通“两山”转化路径。
崇义县作为江西省30个试点县之一,拥有88.3%的森林覆盖率,集体林面积占全县林地面积的94.2%。崇义通过大力培育壮大民营林场,大力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打造了村集体、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和现代林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崇义样板”。截至目前,崇义县经工商注册的民营林场就有41家,经营林地面积30余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12%,产值达40亿元。
针对林木采伐管理亟须解决的问题,江西省提出要实行林木采伐限额5年总额控制政策,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对短轮伐期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皆伐作业试行按面积审批,对采伐集体人工商品林蓄积量不足30立方米的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同时,各地不得限制人工商品阔叶林及其他合法的林木采伐行为,不得随意实行“全域封山”。
贵溪市作为江西省30个试点县之一,针对林农自栽的林木未到采伐年限不能砍,林农和社会资本“进山入林”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采取优化措施,对于30立方米以下的集体人工商品林木采伐,实行承诺制采伐申请,不需提交伐区调查设计材料,只需凭借有效林权证书,签署《集体人工商品林(30立方米以下)采伐简易申报承诺卡》,明确采伐地点、树种、方式、数量等简要内容,即可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没想到办事人员当天就通知我拿证,没想到政策力度这么大,没想到我是第一个拿到证的人。”贵溪市林农夏金良用三个“没想到”对本次人工商品林承诺制采伐证作出高度赞扬。
此外,江西省弋阳县、铅山县等地均颁发了集体或者国乡联营人工商品林承诺制采伐证。
这场以绿色为轴线的改革还将在赣鄱大地蓄势聚力,“林改四问”还在接续作答,江西省在保障林农权益、促进规模经营、优化金融服务、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努力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西经验”。(供稿:江西省林业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