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许世友“漫不经心”问肖永银:陶勇的孩子在流浪,怎么办?那个年代,战火硝烟不曾完全散去,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老兵们,早已建功立业,成为国家的领导人。可谁又能想到,在那特殊的年代,一批普通士兵的子女竟也陷入了流离失所的困境?幸而有几位心怀慈悲的老领导,不忍心看到同袍战友的孩子在街头流浪,他们想尽办法,收留、保护这些孩子。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经历,让人肃然起敬,也让人不禁疑惑: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会导致孩子们如此命运多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那段动荡岁月,要从1967年说起。当时,曾经戎马一身的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虽名存实亡,只能在无锡暂居。不过好在有老战友尤太忠的照顾,生活还算可以。期间,一件震惊全军的事情发生了——副司令员陶勇在上海意外身亡。这位曾经视死如归的老革命的离世,让多年战友陈毅、粟裕等人都无法相信,纷纷表示怀疑。许世友也气愤难平,誓要为陶勇伸张正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勇去世后,他的遗孀朱岚不久也遭迫害,含冤离世。在那特殊年代,三个孩子顿时成了"禁忌",无人敢抚养,沦为街头乞儿。尤太忠和许世友得知此事后,决心施以援手。于是尤太忠找到了肖永银,暗示他来无锡一行。肖永银当即会意,匆匆赶到。

许世友首先叮嘱肖永银"抓部队稳住",随后漫不经心地问及陶勇三个孩子的下落。肖永银了然,这正是此行的主要目的。作为老战友的后代,陶勇三子的命运自然与肖永银息息相关。当即表示要收留孩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太忠很快将陶勇三子送往南京。肖永银看着这些孩子,情何以堪,当即收编入装甲兵部队,安排工作岗位。他更豪迈地宣布,只要是军人子弟、干部子女家境不佳,统统都要收编。一时间,南京军区装甲兵部队出现了不少"娃娃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料这件事很快就被人举报了。没过多久,周总理办公室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询问事情的真相。面对总理亲自过问,南京军区几位领导面面相觑,最终将话筒交给了肖永银。

肖永银对总理并无隐瞒,将他收留"娃娃兵"的全过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最后,他满怀深情地补充道:"总理,按理我不应该给您添麻烦,但咱两个人就直说了吧,他们可都是我们的后代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然,在肖永银的一番真挚陈词后,总理办公室似乎默许了这件事,没有再多加追究。只是没过多久,军队上面又来了新的指示:检验一下这些"娃娃兵",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遣散回家。

眼看好不容易收留的孩子们又将重返街头,肖永银怎能坐视不理?他在司令部踱来踱去,喃喃自语:"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清退,"忽然,他靠腾地一拍大腿,对参谋长说:"那我们全都合格,不就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谋长恍然大悟,连连称是。于是肖永银写了一份面面俱到的报告,对招兵情况进行了"修饰",掩人耳目地通过了这一关。从此,"娃娃兵"们在肖永银的庇护下,得以安全度过那个动荡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许世友重新回到南京时,已是几年后的事了。得知肖永银一路为他所托的后代们开绿灯,护驾有方,许世友深受感动,拍着肖永银的肩膀哈哈大笑:"你顶住就行了!"两人谁曾想,一句无心的玩笑话,竟成为了彼此守护革命友谊和革命后代的铮铮誓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与责任。在那个动荡年代,许世友、尤太忠、肖永银等老革命军人,本已退居二线,但对战友子女的命运仍怀揣满腔热忱。他们想方设法,不遗余力,为陶勇等老战友遗孤解围,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友谊赞歌。这不仅彰显了他们的人格力量,更是革命友谊的至高写照,永载史册。#头条首发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