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不仅需要明确规范的建章立制,而且更需要有温度的引导推动。9月27日,在东营市“深化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公益宣传采风活动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揭示了东营移风易俗“走心”的探索。
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新标杆
在全国文明村店子村的一张白事清单上,“排骨、丸子378元,筷子、杯子25元,火化费600元,车费400元……”这是今年6月25日一户村民家办白事的支出账单,全部费用2083元。这样的红白事账单从2022年便开始记录。“自从2022年出台村规民约后,结合全村19个网格划分,红白理事会直接负责到户。”村支书黄树强介绍,推行大锅菜,不搞大祭拜,红白事的标准也有上限划定,杜绝了铺张浪费、盲目攀比,过去一场白事七八千元,如今只花两千多。这样的情况在崔林村也同样流行着,婚丧嫁娶避免了铺张浪费,但在村民子女考学、入伍,为八十岁以上老人过生日、评选“好媳妇”“好婆婆”等事情上,村里拿出专款奖励,营造良好的民风、村风。
文明实践站“育”出文明新温度
东营区黄河路街道耿井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成文明实践喜宴大厅,舞台、LED屏幕、厨房、桌椅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给有需求的村民无偿提供,过去村民在酒店办席一桌至少1100元,现在只需每桌480元。像这样抓住了群众需求,移风易俗工作推进才更有力量。广饶县稻庄镇宣传委员高杜康便调研起全镇85个行政村的村情民意,发现大家一致反映“响门当天演出花费是越来越贵,而且表演内容参差不齐,容易滋生不良风气”。于是,“文明稻喜·文化有礼”项目应运而生,每个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至少培育一支村民文艺团队,在活跃群众文化基础上邀请专业老师进行喜庆类节目编排培训,引导各团队为村民提供无偿的喜事演出。皂李村作为项目试点进行了扎实的推进,乡亲们的上门无偿演出让主家省了钱,也让喜事更加热闹,得到了村民的点赞。
婚登巡回点“创”出文明新内涵
移风易俗要改陋习,更要倡新风。在九曲黄河入海前的最后一个渡口——东津渡,利津县建起了一个集阅读、文化交流、黄河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特色书房。今年,它又多了一重身份:婚姻登记巡回点。5.20、七夕、国庆等节点,新人们便早早预约来这里登记,这里还举办了青年集体婚礼、金婚庆典、结婚慈善捐等活动。沿着黄河不仅遇见海,还能遇见你。相约黄河畔,相知书香里。成长、爱情、梦想在这里具象化,成为了年轻人追捧的网红打卡地,也让移风易俗焕发了新的活力。在广饶县西关小镇,一处便民婚姻登记巡回点带动着40多家婚庆商铺安家发展,一份“简·爱”清单服务项目在服务结婚新人与婚庆商家的同时,也引领着婚庆服务万元以下套餐、800元以下喜宴。抛去了世俗攀比,追求爱情的意义,正如明清建筑风格追寻着“老广饶”的文化灵魂,也还原着现代年轻人的幸福与梦想,对文明多维度的理解也让东营的移风易俗走在了与时俱进的道路上。(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余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