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按:适逢鲁迅长安行一百周年之际,本报连载王鹏程教授的《1924鲁迅长安行》。该书穿越百年时空,聚焦鲁迅人生轨迹里唯一一次西北之行,透过日常生活、旅途行踪和阅市交游等,在鲁迅的行迹和视线里,给我们呈现了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民国长安,也让我们有幸与鲁迅在长安相见。

1924年7—8月,时任国立西北大学校长的傅铜有感于陕西交通不便、文化闭塞,遂在陕西省政府的支持下,与陕西省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邀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桐龄、李顺卿,南开大学教授李济、蒋廷黻,前北京大学理科学长夏元瑮,东南大学教授陈钟凡,法国大学法学博士王凤仪等十几位学者名流前来西安讲学。他们以民国暑期学校最“豪华”的师资阵容,为三秦大地输入新思想、新学术与新方法,可谓规模空前的文化盛宴,在中国现代教育史、学术史与文化史上占有特殊而重要的一页。

1935年,周作人作《隅卿纪念》回忆他在北京孔德学校与马隅卿、钱玄同、王品青一起“闲谈不够,还要大吃”,喝啤酒汽水聊到深夜的往事。在《隅山川两岸一览》中提到他曾同王品青比赛喝酒,“三和居的一斤黄酒两人分喝,便醺醺大醉了”。以上足见两人交情匪浅。

章衣萍的悼念文章《吊品青》与周作人的《关于失恋》发表在《语丝》同期上。文章开头写道:“从小峰处得来的消息,知道品青已于两三个月(?)前在河南病故了。这实在很令人悲伤,但为品青自己,沉默的死或是他自己所希求的吧?”章衣萍说:“孔德的一位朋友说起你已经疯了,整日一个人在外面乱跑。并且总怀疑旁人害你,连对于我们最敬爱的岂明先生也有微词。我知道你已经神经变态,但我想不出什么法子可以安慰你,因为我知道能够愈你的病的世界上也许只有一个人罢。后来又听说他们把你送进医院,你要从医院的楼上跳下,大家没有法子,只得由你的家人把你送回河南去了。”章衣萍回忆自己与李小峰、王品青一起“去西三条访鲁迅先生或往八道湾访岂明先生”的往事,以及听台静农说起“你在河南正在用鸦片消磨你的生命”,不禁在文末感叹:“品青,你竟用鸦片麻醉你自己的心灵么?人世太寂寞了。桃色的爱又常常变成灰色的虚幻。你不能寂寞以生,自然希望沉默以死。况且你的故乡的河南正在刀兵水火之中,你的家庭也有若干的纠缠罢?你的死是我们意料所及的事。品青,你竟永久地平安地沉默地去了。在这样扰攘不安的诡谲而黑暗的乱世,死对于人生也许算是幸福的事罢。但是,品青,你的清瘦而苍白的影子却印在语丝社的几个朋友的心里,直到永远!”

第十二章

“道中喝了不少的黄河水”:

鲁迅的赴陕之旅

1924年7月7日晚十时,鲁迅一行十二人,从北京西车站坐火车出发,西行前往西安。出发前,陕西省长驻京代表在西车站食堂设饯行宴,饭后鲁迅等十二人即乘火车前往西安。与鲁迅同行的有《晨报》记者孙伏园,《京报》记者王小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桐龄,天津南开大学哲学教授陈定谟、人类学教授李济之、西洋史教授蒋廷黻,基泰公司工程师关颂声、邝伟光、郭如松、沈汝楠,天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生刘鸿恩,北大哲学系三年级学生王捷三。据许钦文回忆,那天晚上,陶元庆刚到北京不久,他们经过西车站时,陶元庆忽然叫了他一声说:“周建人在这里吃夜饭!”许钦文“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在玻璃门内的灯光下,映着昂着微翘胡子的鲁迅先生的侧影”。陶元庆之前没见过鲁迅,但在上海认识了周建人,远距离加之光线问题,故陶元庆将鲁迅误认作周建人。

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中云:“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不过那是在唐朝,1924年的长安道并不好走。从北京到西安一千一百公里,今天乘飞机不过两小时,坐高铁不过五小时。当时鲁迅一行乘火车、坐渡船、换汽车、倒骡车,用时八天七夜,才到达西安。旅途中最危险的是乘船渡过黄河时遇到暴雨逆风,相当惊险。看鲁迅的赴陕日记,真可谓“路长人困蹇驴嘶”了。

7月7日,“昙。……晚晴。赴西车站晚餐,餐毕登汽车向西安,同行十余人,王捷三招待”。

8日,“忽晴忽雨。下午抵郑州,寓大金台旅馆。晚与四五同伴者游城内”。

9日,“晴。上午登汽车发郑州。夜抵陕州,张星南来迎,宿耀武大旅馆”。

鲁迅一行7月8日下午抵达郑州。晚上四五人结伴稍作游览。9日晚到陕州驿,即今河南三门峡市。时任陕西省长公署秘书兼西北大学英文系讲师张辛南(按:鲁迅日记写作“星南”,系同声而误)等人前往迎接,夜宿耀武大旅馆。

当时陕州为陇海路西段终点,鲁迅一行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走陆路,先乘骡车到潼关,再坐汽车到西安;二是走水路,坐船经黄河到潼关,再坐汽车到西安。考虑到陆路不易雇车,沿途山路崎岖难行,恐有土匪出没,为避免意外的风险,张辛南提议走水路,大家一致赞成。故次日,鲁迅等改由黄河水路西进。

东南大学教授兼国文系主任陈钟凡也应西北大学暨暑期学校校长傅铜和陕西省教育厅厅长马凌甫函聘,任暑期学校国学讲席,去西安讲学。当时西北大学暑期学校邀请了东南大学的三位教授,即陈钟凡(国文系)、吴宓(西洋文学系)、刘静波(政治系)。最终陈钟凡与刘静波成行。1924年7月9日晚,他们在陕州与鲁迅相遇,次日一起前往西安。陈钟凡(字斠玄)《陕西纪游》9日记:“晚九时,北京天津讲师七人至。”这里七人是王桐龄(北京师大教授)、李济之(南开大学教授)、夏元瑮(北京大学理科学长)、蒋廷黻(南开大学教授)、孙伏园和鲁迅(北京大学教授)等人。鲁迅虽在日记中没有提到陈钟凡,但陈钟凡及王桐龄对他们从陕州到西安的旅途细节记录甚详,可与鲁迅的日记对读互参。

7月10日,鲁迅记:“晴。晨登舟发陕州,沿河向陕西。下午雨。夜泊灵宝。”

陈钟凡记录稍详,10日“晨七时,乘民船沿黄河西行,两岸乱山嶙峋,浊流汹涌,倚舷湿足,凉爽沁人。 晚七时宿灵宝,暴风大作”。

(未完待续)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责 编 | 高思佳

审 核 | 慕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