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安徽省九华山,通慧禅林寺院。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寺院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香烟缭绕。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众和僧人们齐聚于此,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寺院中央的一个巨大的陶缸上。
这个陶缸,就是传说中仁义师太坐化的地方。
三年前的今天,仁义师太在众弟子的协助下,进行了坐缸仪式。从那天起,这个陶缸就被严密封存,直到今天——开缸的日子...
01
"听说仁义师太是药王菩萨转世,不知道是真是假。"
"我可是听说她年轻的时候还参加过抗美援朝呢!"
"嘘,别说了,看,思尚师太来了!"
随着一阵骚动,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尼姑缓步走来,正是仁义师太的大弟子——思尚师太。
思尚师太来到陶缸前,双手合十,向四周的人群微微点头。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着眼前的陶缸。
"各位,今天是我师父——仁义师太坐缸三周年的日子。按照佛门规矩,今天我们将为师父开缸......"
要说仁义师太的故事,就得从她还俗家的时候说起。
仁义师太俗名姜素敏,生于1930年,家住安徽省黄山市的一个小镇上。姜家是当地有名的商户,家境殷实。
小素敏从小就与佛结缘。据说她刚会走路的时候,就喜欢往家里的佛堂里钻。每次家里人找不到她,准能在佛堂里看到她坐在佛像前,一动不动地"发呆"。
姜家老太太常说:"这孩子,准是个转世的菩萨!"
尽管家里人都觉得小素敏与众不同,但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乖巧的小女孩,日后会成为震惊世人的高僧。
素敏十岁那年,镇上来了一位云游的老和尚。那天,素敏正在家门口玩耍,突然看到一个面容慈祥的老和尚向她走来。
"小施主,可否给老衲一碗水喝?"老和尚笑眯眯地问道。
素敏连忙点头,跑进屋里端来一碗水。老和尚接过水,慢慢喝完,然后意味深长地看了素敏一眼。
"小施主,你与佛有缘啊。"老和尚说,"日后必成大器。"
说完,老和尚转身离去,留下一脸茫然的素敏。
这件事成了素敏人生的转折点。从那天起,她开始主动学习佛经,常常跑到镇上的寺院里听老和尚讲经说法。
十八岁那年,素敏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出家为尼。
"爹,娘,"素敏跪在父母面前,坚定地说,"我想出家修行。"
姜家父母震惊不已。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宝贝女儿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素敏啊,你可想清楚了?"姜父皱着眉头问道,"出家可不是闹着玩的。"
素敏点点头:"我想得很清楚。我感觉这就是我的使命。"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姜家父母最终尊重了女儿的决定。就这样,十八岁的姜素敏剃度出家,法号仁义。
02
出家后的仁义师太并没有待在一个地方苦修,而是云游四方,学习医术。
"佛度众生,医者济世。"仁义师太常说,"学医就是修行。"
凭借着惊人的悟性和刻苦的钻研,仁义师太很快就掌握了精湛的医术。她走遍山村僻壤,为穷苦人家看病。不收诊金就算了,有时还倒贴钱给病人买药。
"师太,您这样不是要亏本吗?"有弟子不解地问。
仁义师太笑着说:"我们修行人,不就是要广结善缘吗?"
就这样,仁义师太的名声渐渐传开了。人们都说她是药王菩萨转世,有求必应,妙手回春。
有一次,仁义师太路过一个偏僻的山村。村里有个老人得了重病,眼看就不行了。仁义师太二话不说,留在村里照顾老人。
她日夜守在老人床前,熬药、施针、按摩,忙得不亦乐乎。村民们都劝她:"师太,这老头儿怕是不行了,您别太累着自己。"
仁义师太却说:"人命关天,我得尽力而为。"
就这样坚持了半个月,奇迹发生了。老人竟然慢慢好转,最后完全康复了。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仁义师太的名声更大了。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仁义师太,毅然决定前往朝鲜战场。
"我是中国人,更是一个医生。"仁义师太说,"国家需要我,我就去。"
就这样,仁义师太成了一名战地医生。在枪林弹雨中,她救治了无数受伤的战士。
有一次,一个重伤的战士被抬到了医疗站。他腹部中弹,情况危急。仁义师太二话不说,立即开始手术。
就在这时,敌人的炮弹落在了附近。医疗站里的其他人都吓得躲了起来,只有仁义师太依然专注地进行着手术。
"师太,快躲啊!"有人喊道。
仁义师太头也不抬:"我躲了,这个战士怎么办?"
就这样,在炮火纷飞中,仁义师太成功地完成了手术,救回了那个战士的性命。
战争结束后,仁义师太悄悄地回到了九华山。她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自己的战争经历,但是那些被她救过的战士,却一直记得这位慈悲的师太。
岁月如梭,转眼间仁义师太已经九十多岁了。
2020年夏天的一天,仁义师太突然召集了所有的弟子。
"我的时间不多了。"仁义师太平静地说,"我想坐缸。"
弟子们都惊呆了。坐缸,是佛教中最高境界的圆寂方式,只有修为极高的高僧才能做到。
"师父,您......"大弟子思尚师太欲言又止。
仁义师太笑了笑:"不用担心,这是我的选择。思尚,你来主持坐缸仪式吧。"
就这样,在仁义师太的指导下,弟子们开始准备坐缸仪式。
七天后,仁义师太开始辟谷。她不吃不喝,只是静坐在禅房里。
又过了七天,仁义师太示意可以开始坐缸仪式了。
03
思尚师太小心翼翼地扶着师父,来到早已准备好的大缸前。仁义师太看了看缸,又看了看周围的弟子们,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记住,"仁义师太说,"如果三年后开缸,我的肉身没有腐烂,就给我镀金身。如果腐烂了,就把我葬在后山吧。"
说完,仁义师太在弟子们的帮助下,缓缓坐进了大缸里。
思尚师太强忍着泪水,开始往缸里填充防腐的材料。其他弟子们也都忙碌起来,有的往缸里放檀香,有的念诵佛经。
终于,大缸被封好了。思尚师太最后看了一眼缸,然后转身对其他弟子说:"从今天起,我们要严格保护这个缸。三年后,我们再来开缸。"
三年时光,转眼即逝。
开缸这天,整个通慧禅林寺院沸腾了。不仅僧众齐聚,还有无数信徒从全国各地赶来,就为了一睹仁义师太的风采。
思尚师太站在大缸前,环视四周。她深吸一口气,然后高声说道:"各位,今天是我们开缸的日子。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以虔诚的心接受。"
话音刚落,思尚师太就示意几个壮年僧人上前。他们小心翼翼地揭开了缸口的封泥,然后慢慢地把缸盖抬了起来。
现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大缸。
缸盖被完全揭开的那一刻,思尚师太探头往里看去。突然,她的身体猛地一颤,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