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前不久,一段大娘在公园清唱《沂蒙山小调》的视频走红网络。老人嗓音清澈、感情真挚,引得网友纷纷点赞转发。

山东临沂是革命老区,也是沂蒙精神发源地。革命战争年代,百万沂蒙人民拥军支前,十万英烈血洒疆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践行新时代沂蒙精神。临沂市持续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新画卷正在沂蒙大地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沭河沿着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蜿蜒流过,留下风景秀丽的好运角。

“盼着总书记再来看看俺们村的新变化”

9月初,秋意渐起,暑热未消,记者来到临沭县曹庄镇朱村。

走进朱村,“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石雕立体字映入眼帘。站在村里中心大街,向北看,是青砖黛瓦的传统民居;向南看,是新开发建设的红色旅游景区,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沂蒙支前纪念馆分列道路两旁。

朱村是名副其实的“红”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留下了钢八连抗击日伪军救百姓、沂蒙人民踊跃支前等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村,观看这个抗战初期就建立党组织的支前模范村村史展,了解革命老区群众生产生活。在“老支前”王克昌家中,总书记挨个房间察看,并坐下来同一家人拉家常,关切询问家里有几亩地、搞柳编能挣多少钱、还有什么困难?听老人说家里的生活有了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很高兴。

总书记强调,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

采访中,记者见到了年逾九旬的王克昌老人。老人尽管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思路清晰。

1948年,年仅18岁的王克昌成为一名支前民兵,抬担架、救伤员。淮海战役期间,他推着小车一路南下,给解放军运送后勤补给。新中国成立后,王克昌投身农业生产、水利建设,当了多年生产队会计。2019年,他作为支前模范代表,出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致敬方阵的礼宾车上。

“说起现在的生活,那可是忒好了!米面肉蛋菜都不缺,小病不出村,大病去县城,日子越过越好!”王克昌老人目睹了朱村的变化。

村民生活水平和村容村貌持续提升。摘掉了“穷帽子”,朱村的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漫步朱村,幼儿园、卫生室、供销超市、村民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到621万元,是2013年的12倍;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是2013年的2.2倍多。

“和习近平总书记来的时候相比,现在村里大变样,盼着总书记再来看看俺们村的新变化!”王克昌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图/朱春晓)

打造沂蒙老区“好日子”乡村振兴示范区

近年来,临沭县以朱村为中心实施“一村带九村”,以片区思维、共富理念,全力打造沂蒙老区“好日子”乡村振兴示范区。整个示范区覆盖8个行政村10个党支部,面积38.5平方公里,人口1.7万。

一方面,示范区以“百千工程”为切入点,硬化水泥道路、铺设污水管网、安装太阳能路灯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进美丽庭院、垃圾分类亭、文体广场等建设,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另一方面,推动“农业+文化+旅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临沭杞柳”“红色旅游”“无抗鸡蛋”等为品牌,构建农业产业现代化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作为农业大县,临沭农业、手工业产品资源丰富。其中,临沭杞柳栽培和加工历史悠久,全县从业人数众多。为此,当地整合资金、平台、渠道等资源,助力柳编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欧拉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的展销大厅里,一件件做工精美、天然环保的柳编花盆、花篮、簸箕、箱子、笸箩、家具等制品琳琅满目。

公司总经理张志全介绍,目前该公司已形成从种植、设计、加工到销售的柳编全产业链模式,直接带动就业500多人,间接带动村民就业上万人。

“编一个篮子能挣5元加工费。”村民张德霞说,“这份工作既不耽误干农活,也方便照顾一家老小,还能多一份收入。”

如今,“种植杞柳喜洋洋,一亩能抵三亩粮”“学会柳编这一行,三到五年盖楼房”这些顺口溜成为当地柳编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曹庄镇党委书记王从征介绍,近年来,曹庄镇通过培育地理标志产品,积极推广“地理标志+基地(农户)+龙头产业”的产业化模式,加快推动柳编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截至2023年,临沭已发展柳编企业46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柳编企业5家,产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产值40多亿元,出口总量占全国柳编产品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今年1月,临沭县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柳编工艺之都”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村旅游区(图/郝鑫城)

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以文养旅,以旅促文。

朱村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村内保存有明清古街、民居、家庙、牌坊等古建筑,是鲁东南一带规模较大、保留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成为经济发展优势?

朱村立足红色文化、明清古居等优势,积极打造红色朱村文化旅游项目,初步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发掘特色,市场运营、连片发展,群众增收、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随着一个个红色场馆、旅游景区建成投用,朱村及周边村民用土地入股当“社员”,到景区务工当“职员”,售卖产品当“店员”……

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介绍,景区建成投入运营以来,提供保安保洁、群众演员等岗位160多个,九成商户经营者是本村及周边村民,村民人均年增收3500元。

今年74岁的王经臣是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小时候,王经臣就常听村里老人讲述村子的红色故事,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一有空就翻阅历史书籍,查找相关资料。上了年纪后,他便成了村里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每逢节假日,到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参观游览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最忙的时候一天接待了五六拨游客,好多游客还专门点名要我讲解。”王经臣自豪地说。

不过,最让王经臣高兴的是,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招聘了专职讲解员,其中就有他的孙女,“弘扬沂蒙精神,讲好红色故事,朱村红色文化后继有人!”

目前,朱村已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获得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首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第二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等荣誉称号。

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在朱村,有个传承80年的红色民俗—每年大年初一,全村老少齐聚抗日战斗纪念碑前,把第一碗饺子献给烈士。

时针拨回到1944年除夕夜,日伪军疯狂“扫荡”朱村,刘希权、陈茂、焦锡模等24名战士为保卫村民英勇献身。第二天,村民自发将第一碗饺子献给烈士,这一红色民俗传承至今。

最后一匹布做军装,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当时,沂蒙地区人口约420万人,其中就有21.4万人参军参战,120万人拥军支前,10万多人英勇牺牲。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庄严肃穆,苍松翠柏。革命烈士纪念堂内,巨大的石碑上镌刻着62576名烈士的英名。注视着一个个名字,记者思绪万千,仿佛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明德英、拥军模范王步荣、宁死不屈的吕宝兰、永远的新娘李凤兰……一个个感人故事的背后,是沂蒙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军民鱼水赞歌。

“山东人民知党心、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勇于斗争、甘于奉献、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山东省委党校沂蒙干部学院副教授刘占全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于爱梅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1939年至1943年,王换于带领全家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40多名革命后代长大成人。王换于对两个儿媳说:“我们就算把全家人的性命都搭上,也要保护好革命先辈的‘根’啊!”

于爱梅的母亲张淑贞是王换于的得力助手,也是沂蒙山区党龄最长、年龄最大的“沂蒙红嫂”。临终前,张淑贞把省吃俭用一辈子的积蓄共计18939.8元,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

退休后,于爱梅组织成立了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承担起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重任,组织300多名会员走访慰问部队哨所、到各地开展宣讲报告。“我是红嫂后人,有责任把前辈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沂蒙精神之花开遍全国各地。”于爱梅说。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伴随这悠扬动人的旋律,沂蒙革命老区干部群众正昂首阔步奋进新征程。

出品|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

原文刊载于2024年第19、20期《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引题)山东临沂市持续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主题)“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记者 | 贾伟 本刊特约记者 王珊珊 秦承军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