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成都谈《流浪地球3》最大挑战:宇宙航行和意识上传如何完美结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刘慈欣成都谈《流浪地球3》最大挑战:宇宙航行和意识上传如何完美结合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吴德玉 雷蕴含 摄影报道

黑色衬衣、牛仔裤,这是刘慈欣亮相在媒体记者面前比较常见的穿搭。这一次,依然如此。

9月28日晚,第35届银河奖颁奖典礼在成都“天府国际动漫城”举行。上午,作为第35届银河奖评委会主席,刘慈欣在锦江宾馆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从《三体》系列问世至今十多年,刘慈欣接受过不计其数的采访,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也多次参与。不管是前些年作为圈内实力派科幻作家,还是后来出圈成为华语科幻扛鼎者,他回答记者提问,态度始终如一: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声音平和、低沉,不时停下来思索,表现出十足的思考者状态。

根据刘慈欣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系列,取得口碑票房双丰收。有消息称,《流浪地球3》将于2027年大年初一上映。刘慈欣透露,他一直非常关注自己作品的影视改编,《流浪地球3》也不例外。同时他也坦言这个电影的制作难度肯定很大,“《流浪地球2》已经十分精彩了,而且留下很多剧情后续接口。按照剧情走向推理,《流浪地球3》面临一个巨大任务,就是如何将地球在太空中的航行,虚拟世界人工智能以及人的意识上传等完美结合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宇宙航行是一个很广阔的场景,而意识上传发生在地球上一个很小的电脑计算机上。这两者如何结合起来,才是让人震撼的场景和故事。要完成这个任务,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对此,我充满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慈欣在成都接受采访

01

盛赞银河奖|坚持科幻传承“最有含金量”

银河奖由《科幻世界》创办于1985年,有“中国科幻界最高奖”之美誉。中国的科幻作家大多都是经由银河奖,开始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包括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等在内的一众中国科幻作家,都曾是银河奖的获得者。刘慈欣与银河奖渊源甚深,包括《流浪地球》《三体》等在内的多部作品都曾获奖。

对于银河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刘慈欣说,《科幻世界》杂志以及其创办的银河奖,培养了大量的科幻作者,对中国科幻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银河奖是国内设立最早的科幻奖项,而且一直持续举办下来。可以说,在很长时间内,中国的科幻作者都是从这个平台出来。“包括我的《流浪地球》《三体》,还有其他一些作品。今天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科幻奖,数量很多。但我认为,银河奖以其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和传承下来的尊重科幻多元化的文学传统,以及它对年轻创作力量一如既往地发掘,在国内科幻界,依然是最有含金量,也最重要的奖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慈欣在接受采访

作为本届银河奖评委会主席,刘慈欣分享了在今年评奖过程中的新鲜观察和发现,“这届银河奖获得者的作者构成,年龄层上更年轻了,参评的作品风格也比以前更为多样化。我想这跟近些年来出现的重大技术发展、技术突破(有关),比如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这些,激发了更多年轻人的想象力。”对于未来,他也给出寄语,“希望银河奖能够面向未来,走向未来,在未来创造更大成绩。”

为促进全省青少年想象力和创新力提升,全力推动四川省科幻事业繁荣发展,近些年来,四川省科协开展“青少年想象力教育工程”。对于科幻与想象力的关系,刘慈欣说,“想象力是人综合能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各个学科都需要,在有些领域学科下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想象力在教育中的培养很重要。这个工程有很大的意义。”对于青少年,他也给出寄语:“有一个历史学家曾经提出一个观点,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的动物建造创建了文明,那是因为他们能在头脑中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这就是想象力。所以我希望他们能够培养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大家一起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02

观察科幻之变|正从文字载体转变为多媒介

2023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举行后,中国科幻迎来了一次高光时刻。广大的华语科幻作者和科幻机构们,如何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也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0月19日,刘慈欣出席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开幕式 图据组委会

作为中国科幻近几十年发展变化的见证人,刘慈欣的观察和思考很冷静。在他看来,中国科幻其实分为好几个领域。“就我所在的科幻文学这个领域,总体来说,目前发展还远不够充分,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科幻文学的作者队伍和特别有影响力的作品,都严重缺乏。当然,科幻文学从此前非常边缘的状态,转变到如今受到很多关注,有了很多进步,但这还不够。” 刘慈欣由此提出建议,“中国科幻文学创作还需要充分扩大创作规模。只有从事科幻文学创作的作者群体,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才有可能从中诞生出非常优秀的作品。同时出版上的力度投入被增强,才会有质量、影响力等方面的长足发展的可能。据我观察,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科幻文学创作处于一种比较低迷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中国的科幻写作者要敢于迎接这个挑战,尽可能去发展自己。”

与此同时,刘慈欣提到中国科幻的另外一个领域——科幻影视。他认为这个领域跟科幻文学的情况有所不同,“在我们国家,科幻文化也正在从文字这个媒介渐渐转变为影像等多媒介表现。科幻影视发展很快,它一方面可以从科幻文学中寻找故事资源,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原创剧本出现。我认为,科幻影视的前途是光明而广阔的。”

在当下的国内科幻界,刘慈欣认为,影视和文学还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关系,“美国的科幻影视作品大概有一半甚至大部分是原创故事。跟美国科幻界不一样,中国科幻影视的故事资源,相当大一部分,是从科幻文学中改编而来的。这样一来,科幻影视的成功,肯定会反过来促进科幻文学发展,比如带动原创故事的销量,引发大量读者对科幻文学产生兴趣,等等。”

在刘慈欣看来,科幻文学之所以能成为超越语言等差异壁垒,成为世界性的交流语言,成为最能够引起不同的文化、国家的人共鸣的一种文学题材,最核心的品质在于,“它是一个把人类作为整体的文学。在科幻文学中,人类往往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通过科幻平台,全世界的人们可以一起面对危机、展望未来。比如,地球作为飞船,向宇宙飞去,是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存在。所以,在我的科幻写作中,视野是放在全人类、整个地球上。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中很多优秀的因素,比如天人合一的思想,面对大自然比较节制、节俭的理念和生活方式,都可以在科幻文学中体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慈欣在签售会上

03

分享对AI的思考|“AI抢饭碗是最迫在眉睫的威胁”

对于AI的存在和发展,科幻作家往往比大部分普通人更早关注并在小说中给予表现。如今,AI正在渗透人类的现实生活,甚至人文艺创作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慈欣

对于AI,刘慈欣有独特的分析和思考。他首先提到,在已有的众多科幻小说中,人工智能普遍被设定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行为的存在,它要征服世界,甚至想把人类都灭绝了,“基本都是一个偏负面、消极的设定。在我个人看来,如果人工智能仅仅按照目前的大数据模型发展下去的话,它是达不到科幻作家所普遍设定的消灭人类的那个目的。但这不等于说,人工智能对人类就没有威胁了。我认为,它现在带来的最大威胁,就在抢走人类的饭碗——工作,这是最迫在眉睫的威胁。而这个威胁,在此前的科幻小说中普遍被忽略了。大部分的科幻作者想象人工智能,都是朝着它征服世界、灭绝人类这么一个前景。描写人工智能、机器人造成人类失业的科幻小说非常少。即使有,也不占主流。”

也正因此,刘慈欣坦言,他渴望看到更多的科幻小说作家去思考人工智能带给当下现实社会的影响,“中国科幻小说有一个流派叫科幻现实主义,就是通过科幻的眼睛去看现实。我非常期待,能够出现更多科幻作品是描写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近未来前景,而不只是描述远未来的那种人工智能。”

当被问到会不会去写这样的作品,刘慈欣说,自己目前还没有这个计划,“我本人就是搞计算机的。现在大家都很关注人工智能软件能写出小说、诗歌,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就曾编过一个可以写现代诗的计算机软件。所以,我作为一个搞计算机的人来说,对这个领域总感觉没有太大的新鲜度。这种熟悉,无形之中让我也感到受到某些束缚:不能让我兴奋起来,产生一种想要去写一个作品的创作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