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 年 9 月 25 号,周总理于人民大会堂东山厅主持了一次庆功的晚宴。

这次庆功晚宴,就是为人民大会堂按时完工举办的。宴会上周总理多次举杯,给参与建设人民大会堂的功臣们敬酒。走到跟自己同桌的张镈那儿时,周恩来一边向他敬酒,一边拉着他说道:

“我觉得人民大会堂的设计特好,能给你们打个满分五分。”

虽说就那么短短一句话,可张镈听到后,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周总理这话,不单单是跟他讲的,也是对所有参与人民大会堂设计的人讲的。

张镈晚年在《回到故乡——建筑师张镈回忆录》里,提及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和建设时,这位老人深有感触地表示:

这所有的成果都得归功于总理,归功于党的领导以及群众路线。

【张镈:一个放弃月薪10两黄金回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师】

今天要是说起张镈,好多人可能都摸不着头脑,不过在建筑设计这个领域里,张镈那可是大名鼎鼎。

张镈一生的设计成果,大多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像咱们前面讲过的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北京饭店这些叫得上名的建筑,都融入了张镈的心血。张镈一生主持了两百多个建筑项目,这般高深的造诣,世上少见。

不过好多人根本想不到,就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张镈决定回国的那一瞬间,他放弃的待遇有多优厚。

张镈出生于世家,他父亲张鸣歧在清末的时候当过两广总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张鸣歧过去当官的经历,从政的过程,几乎没啥能摆得上台面的政绩,抗战那会还投靠过日伪。虽说张鸣歧这辈子实在不咋地,但他的几个子女倒是都学业有成,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张镈的大哥张锐是有名的市政专家,得说张镈后来能进入建筑设计这一行,多亏了大哥给他点拨。

张锐在兄弟姐妹里是最早接受现代教育的,后来还拿到了哈佛大学市政专业的硕士学位,他跟张镈说:

在西方,建筑师跟律师、医师类似,属于自谋生路,不依靠他人的自由职业。

不仅这样,张锐还给自己弟弟举了个例子,和张家有老交情的梁思成,那可是个建筑大师。

1930 年,张镈高中毕业了,他报考了张学良当校长的东北大学。那时候,东北大学的建筑系在全国特别有名,建筑系的老师里,有梁思成、陈植这些教授,这给张镈日后从事建筑工作筑牢了深厚根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毕业以后,张镈去了当时中国特别有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基泰建筑事务所的天津分所瞅瞅,碰到了一位对他一生影响很大的老师——杨廷宝。

以至于张镈回忆起这位先师的时候,还曾这般感慨道:

杨师对我的影响,主要在设计实践这块儿,刚好跟梁师(指梁思成)相互补充。

张镈毕业后,考进了基泰建筑事务所的天津分所,从一开始学习,到四十年代之后,张镈就成了基泰在北京和天津设计业务的全部负责人。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张镈最大的贡献就是承揽并且主持测绘了故宫中轴线上的那些古建筑。

有一回,中国现代建筑学会的创立者朱启钤碰到了张镈,他俩说起在战争的状况下,对于中国未来命运的发愁事儿,朱启钤跟张镈讲:

从历史来讲,过去各代的宫室,都躲不过 500 年一轮的大劫难。传统木结构扛不住火焚、雷击,圆明园的石结构也躲不过战火。所以得对明清两代留存下来的文物建筑进行现场精准实测,留下真迹图卷。要不然,在日伪统治的沦陷时候,很容易遭日寇践踏或者反攻时的战火之灾。你能不能以基泰的名义,和有关方面签承揽测绘故宫中轴线上古建筑的合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镈心里特别受触动,觉得这是对国家和百姓都好的大事,就高兴地去了。

虽说在咱们当下看来,这属于爱国的行为,可在当年,所有干这项工作的人都没法躲开,挨了好多骂。

当时北平正处于日伪统治的时候,要是想把这个工程做完,就得跟日伪当局签合同,所以好多人都害怕,事后会被骂。

于是张镈在跟伪建设总署都市计划局签协议的时候,用的是化名“张叔农”。

就算处在极大的心理压力之中,张镈还是达成了这一了不起的成就。

在整个绘制过程当中,他还跟参加的学生还有工作人员说,每个部件都得小心谨慎,得画得明明白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