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形式主义的危害,路人皆知,现在大家真的无需再探讨了。如果我们对形式主义的认知只停留在它的表现形式上,那么治理形式主义要么只能单纯地打击一些表面表现出来的严重形式主义行为(就像得了疱疹后不知道疱疹是一种病毒,更不知道什么性质的病毒,在这样的情况下,把露出皮肤的疱子一个一个地掐掉,以为这样就是在治疗疱疹),要么只能以形式主义治理形式主义。所以研究探讨产生形式主义的原因是当务之急。

产生形式主义的原因很多,本文所探讨的上级往下层层推卸工作任务和责任,是其中的直接根源之一 。

观点可能有失偏颇,希望大家谅解。

上级把工作任务、工作责任通过会议、文件一层一层往下推,即“任务分解,压力传导,层层压实责任”。其结果就是:上级部门把具体的实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都分解到下面了,他们所有的工作最后只剩下开会、发文件,向下面要数据、要报表、检查、督促、评比了。而越往上,机关职员越多,越臃肿,越往上,领导越多,职务越高。这些职员不能太闲吧,特别是这些领导要刷存在感,要有领导的权威,要下级部门的人怕他,理他、巴结他,但没有了实际工作,怎么办?

首先第一是开会!会议上领导的存在感最强,而且会议即是拿捏下级领导的利器,又是推卸责任的最佳方式,准备会议也是机关职员的重要工作。当然会议之外还要发文件,上级部门的工作成绩是由发的文件数量来衡量的,上级领导的工作能力是由召开会议的数量和讲话能力衡量的;

第二是领导的工作“创新”——想尽一切办法折腾下级,比如搞五花八门的活动、没有意义的调查登记、搞会战、搞清查等。折腾下级一方面体现你在“工作”,你有“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拿捏、管控下级领导的好方式;

第三是向下分解工作任务时细化并加码,比如上级给你的任务有十项,你向下面分解时再加上五项,这项工作上级要求你半年完成,你变成了三个月要完成,这样才能体现你的工作“魄力”、工作能力和领导强势。面对上面部署的阶段性工作,马上召开会议向下分解推卸工作任务和责任,叫做:非常重视,快速反应,精心设计,细化责任,严密部署。雷厉风行、强化问责、任务责任细化、加压加码、加强监督检查,一刀切……这些都是上级领导的拿手好戏。因为他们把工作任务和责任都推给了下级,最后剩下的就是如何用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体现上级和上级领导的官威了;

第四,因为他们的唯一工作任务或者主要工作就是上传下达,开会检查,汇总下面的数据报表、总结材料做好自己的工作档案,加上人多官多,为了表现上级的“专业能力”和权威,于是空心思设计各种报表、检查评比表、个人思想工作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表,要求下面每天一小报,每星期一中报,月底一大报,当然了季度、半年那还要详细的总结报告——制造形式主义;

第五是当一级一级往下检查验收时上级部门只能走形式主义程序,因为比如你省上检查地市的工作,地市的所有工作都已经分解到了区县,你检查什么呢?只有检查通过区县报上来的那些数据、报表、总结所形成的自己的那些数据、总结,然后听听汇报。当然有时候也会到实际一线看看,但一线的工作已经是一线的工作和责任。区县好一点,虽然把大部分工作分解给了乡镇,但是自己还是留了一部分实际工作的,但即如此,上级检查区县工作时同样也只能是检查各种档案、卷宗、图表,听听汇报了。

现在看懂了没有,上级把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全部推卸传导给下级,自己没有了实际工作,也不愿意干实际工作,但还要刷存在感,时刻保持上级部门特别是上级领导的权威,怎么办?只能搞形式主义。

许多领导由于长期没有实际工作,习惯了开会、听汇报、看文件、看数据,叫他下基层调查研究,他竟然只能同样以开会、听汇报、看数据这样的形式主义做所谓的调研,甚至调研的目的只是为了新闻宣传的需要。因为其它的他没干过,或者长期不干生疏了,不会干了。

形式主义就是这样产生的。

有人说形式主义是上级对下级的忠诚度测试,那么我加两条:形式主义上级给下级耍的官威,形式主义是上级无正事可干时的无意义工作。

所以减少形式主义,有两个治本的途径:一个是精兵简政,上级机关人少了,特别是领导少了,形式主义自然就少了。二是哪一级的工作任务就要哪一级完成,每一级的工作任务要清楚明白,不能推给下一级,特别是你这一级的工作责任必须由你自己负,绝不能推给下级。必须把推责当成严重违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