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解囊萤

小窗花影月微冥,寂寞虫灯偎眼青。

昌谷诗才拈一卷,帘风何用解囊萤。

首句“小窗花影月微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晚小窗前的景致,月光朦胧,花影摇曳,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既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次句“寂寞虫灯偎眼青”,转而将视线聚焦于室内的灯火与虫鸣。这里的“虫灯”或可理解为微弱的灯火,与窗外的月光相呼应,而“偎眼青”则形象地描绘了灯火映照下,诗人专注阅读时眼眸的清澈与专注。虫鸣的加入,更添几分夜晚的寂静与生机,同时也衬托出诗人的孤寂与坚韧。

第三句“昌谷诗才拈一卷”,突然引入历史典故,昌谷指的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故乡,李贺以才华横溢著称。诗人自比李贺,手拈书卷,展现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这一句不仅提升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表达了诗人对前人智慧的敬仰与学习之心。

最后一句“帘风何用解囊萤”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囊萤映雪是古代勤奋读书的典故,但在这里,诗人却反问“帘风何用解囊萤”,意即在如此静谧美好的夜晚,有明亮的月光与微弱的灯火相伴,已然足够,无需再借萤火虫之光来照亮书卷。这既是对自己现有学习条件的满足与珍惜,也是对追求知识过程中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超脱物外、不为外界条件所限的豁达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蛱蝶无

醒梦秋窗色异殊,灯灵拍枕影难扶。

坐惊落叶浮身骨,认取前生蛱蝶无。

这首《七绝·蛱蝶无》以梦醒后的恍惚与深思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富有哲理与意象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梦境与现实之间微妙关系的独特感悟。

首句“醒梦秋窗色异殊”,诗人从梦中醒来,发现秋日的窗景与梦中的世界截然不同,色彩与氛围都发生了奇异的变化。这既是对现实与梦境差异的直观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波动与转变。

次句“灯灵拍枕影难扶”,进一步描绘了醒后的情景。灯火摇曳,仿佛有灵,轻轻拍打着枕头,而梦中的影像却难以留住,难以扶持。这里的“灯灵”或许是诗人的想象,赋予了灯火以生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逝去梦境的留恋与无奈。

第三句“坐惊落叶浮身骨”,诗人坐起身来,惊觉窗外的落叶随风飘舞,仿佛自己的身躯也在这轻盈的落叶中漂浮不定。这一句通过“落叶”与“身骨”的对比,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如梦的深刻感悟,以及面对这种无常时内心的惊悸与不安。

最后一句“认取前生蛱蝶无”,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经历了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后,开始反思自己的前生今世,试图从中找到某种答案或慰藉。然而,他最终认识到,无论是前生还是今世,都如那蛱蝶般虚无缥缈,难以捉摸。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使诗人超越了世俗的束缚与执念,达到了一种超脱与淡然的心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惟鹤骨

幽匣剑气破丰城,断壁吟无牛斗惊。

病句艰难惟鹤骨,文章瘦处起轰铿。

首句“幽匣剑气破丰城”,以“幽匣剑气”比喻深藏不露的才华或灵感,而“破丰城”则借用了古代宝剑出土、光芒四射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才华一旦展现,便能震撼人心、不同凡响。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己或他人文学才华的自信,也暗含了文学创作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具有永恒的价值。

次句“断壁吟无牛斗惊”,转而以“断壁”与“牛斗”相对照,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宁静的氛围。“断壁”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积淀,而“牛斗”则常用来形容激烈的争斗或争斗之声。但在这里,“吟无牛斗惊”却表明,在这断壁残垣之间,诗人的吟咏并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更不为争斗所惊扰,显示出一种超脱与淡泊的情怀。

第三句“病句艰难惟鹤骨”,将笔触转向文学创作的过程。“病句”或许指的是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不尽如人意之处,“艰难”则强调了这种过程的艰辛与不易。然而,在诗人看来,正是这些“病句”与“艰难”,才锤炼出了如“鹤骨”般瘦劲有力的文风。鹤骨以其清瘦而坚韧著称,这里用来比喻文章在经历艰难磨砺后所呈现出的独特韵味与深刻内涵。

最后一句“文章瘦处起轰铿”,是全诗的高潮与总结。“瘦处”指的是文章在形式或语言上的精炼与简洁,而“轰铿”则形容声音宏大、有力。诗人认为,正是这些看似“瘦”的地方,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与感染力,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与震撼。这既是对自己文学创作理念的坚持与自信,也是对优秀文学作品所应具备品质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的坚韧不拔与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读优秀文学作品的钥匙——那就是在精炼与简洁中寻求力量与感染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绝.转人间

秋黄蝶泪两斑斑,夜雨洒寒窗自阑。

照影屏中水云调,教谁蚁梦转人间。

首句“秋黄蝶泪两斑斑”,以秋日黄叶与蝴蝶之泪为象,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哀婉的氛围。黄叶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衰老,而“蝶泪”则可能是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或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感伤之情。

次句“夜雨洒寒窗自阑”,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清与孤寂。夜雨绵绵,打湿了寒窗,也似乎打湿了诗人的心。一个“自阑”字,既表现了雨声的持续不断,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隔绝,只剩下这无尽的雨声陪伴着他。

第三句“照影屏中水云调”,笔锋一转,将视线引向了室内的屏风。屏风上的影像在水中摇曳,仿佛是水与云交织的曲调,既虚幻又美妙。这里的“水云调”可能寓意着人生如梦、变幻无常,而“照影屏中”则暗示了这种虚幻之美只是暂时的、不真实的,如同镜花水月一般。

最后一句“教谁蚁梦转人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蚁梦”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渺小,仿佛蚂蚁在梦中穿梭于人间,既不知来处,也不知归途。这里的“教谁”二字,既是对自己的质问,也是对世人的发问:谁能在这如梦似幻的人世间找到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整句诗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整首诗通过秋日雨夜、黄叶蝶泪、夜雨寒窗、屏中水云等意象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凄美又充满哲思的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人生如梦的感慨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