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林(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本刊学术顾问)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 读:

一个采访高手,要具备两种强大的突破能力,一是进入新闻现场,二是让被采访对象充分信任。

前段时间,一名前调查记者写了一篇文章,谈到自己是一个“被误传自带七品官相”的记者,媒体同行开玩笑说他天生长了一副“县委副书记”的脸,这样的长相,让他过去当记者做新闻的时候偶尔能进入到其他记者无法进入的新闻现场。他在文章中说,“我这人看起来不太像一个记者”,但正因为这一点,给他过去十多年的记者生涯提供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便利,能在新闻现场有所作为。

怎么看“一个记者看起来不太像一个记者”这句话,深刻体现着“记者”的职业特质,即需要形态和精神某种程度上的非对称性。

如果评论说一个法官不太像法官,检察官不太像检察官,医生没有医生的样儿,这绝对是批评:法官应公正无私不露声色;检察官应正义庄严气存浩然;医生应安定温和严谨负责。这些职业从业者在形态与精神上有着高度的统一。说不“像”,是从形态举止上对一个人职业精神的否定。但记者就不一样了,说一个记者不太像记者,是对他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肯定。这也是为什么法官、检察官、医生都有自己的职业制服,去强化那种让人一眼能识别的职业性,而记者是没有职业制服的。

为什么?因为记者是一个记录者、旁观者,他的工作是为了呈现新闻事实和真相,而不是让自己成为新闻现场的“显眼包”。真正的新闻、赤裸裸的事实,往往也带着某种“冒犯性”,会冒犯某些人。所以,有一种对新闻的别致定义是:正在发生的、你想知道、但有些人不想让你知道的事实。这种结构性的张力,让新闻常常存在于“防记者防媒体的地方”。读懂了这个定义,你就知道为什么“记者长得别太像记者”了。

不少写出了经典新闻作品的记者,都在采访后记中写到过自己如何“隐藏身份获得关键事实从而实现突破”的经历。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这名记者就谈道:“刚当记者的时候,尚有极强的职业荣誉感或虚荣心,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记者,那个时候,很多男记者女记者都喜欢穿牛仔裤,搭配一件衬衣,戴着眼镜,然后标配一个双肩包。就是这个双肩包,很容易暴露记者身份。我去污水事件现场的时候,就是背着一个双肩包。下火车,一到出站口就有人迎了上来问,‘是不是新闻记者?’我顺口就答了‘是’。对方笑了,我们是县里的工作人员专门在这里迎接来我县采访的各地记者。”

他反思说,这就是教训,以后再去突发事件现场就有意不让自己看起来像个记者,改用了手提包,还经常端一个双层真空保温的玻璃杯,里面泡上新茶。这招非常管用,有一次某地一座大桥垮了,那些背着双肩包的记者都被清理出了现场,唯独端着茶杯的他没有被清理出来。

这就是采访高手,记者看起来不像记者,就是为了融入环境,从而拿到未被设防的第一手材料。

一个采访高手,要具备两种强大的突破能力,一是进入新闻现场,二是让被采访对象充分信任。“进入新闻现场”太重要了,能不能写出独家报道、有不一样的视角、让报道有关键的突破,就在于进入新闻现场。多数记者,之所以成不了名记者,就是永远远离大事件、大新闻、大人物出现和发生的地方,永远徘徊在新闻现场之外。要么是懒,不动脚;要么是笨,进不了现场;要么是躺平,自认为反正去了现场也没用,认为进入的“现场”其实只是“伪现场”,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后真相现场”。

再说说“让被采访对象充分信任”,也不能有记者的“端庄范儿”。是的,记者绝不能端着记者的范儿,记者不应该起范儿。你得融入采访环境之中,采访皇帝,你就是“皇帝”;采访乞丐,你就是“乞丐”,这样的平等,不卑不亢,才能不“隔”,让被采访对象进入自如交流的状态。采访皇帝,你却谦卑得像一个乞丐;采访乞丐,你高傲得像个皇帝,怎么可能让别人开口说真话?所谓“隔”着,就是一种身份的别扭,你缺乏一种对人之“同情的理解”,缺乏进入对话状态的平等与真诚,结果就是与真正的新闻失之交臂。好的采访,应该是收起采访本、录音笔、停下疯狂记录的无感采访,像普通人那样聊天,在自然交流中抵达和呈现真实。

记者不太像记者,是一种“非对称性”,学者塔勒布在《非对称风险》中有一章题目就叫“外科医生看起来应该不像外科医生”。塔勒布设置了一个选择情境,假设需要选一位外科医生给你做手术,两名候选人在同一家医院同一科室,排名旗鼓相当。一个医生外表干练戴着银丝边框眼镜,谈吐不俗举止优雅,如果是导演肯定会选他担任电影里的医生角色。另一个呢?看起来像个屠夫,身材肥胖,有一双大手,外表邋遢,衬衫松垮地露在皮带外,办公室墙上没有挂任何学历学位证书。老塔说,自己肯定选后者!如果一个人看起来不像是干这一行的,却又在这一行干了很长时间,他一定是用卓越的医术成功地扭转了别人对自己不利的第一印象,否则他早就被淘汰了。塔勒布俏皮地说:所以下次你挑选书籍的时候,如果看到作者的照片是他站在一大排书架前,系着一条宽领带,抱肘做沉思状,那么你还是算了吧。

采访不是演戏,不是做给人看的秀场。从这个角度看,太像记者的,往往是演戏给人看、骗骗外行人的假记者;或者是拿记者身份忽悠招摇的记者;或者是营造新闻假象的“盆景记者”;或者是刚入门不知深浅有着职业虚荣心的年轻记者。挖掘事实,获得真相,需要那种“别太像”所包含的强大“非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