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为切实提高广大青年学子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大使命的认识,皖江工学院“徽遗地图”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着眼于安徽版图,派出三支队伍分别前往芜湖市、安庆市、马鞍山市开展调研实践,不断拓宽安徽非遗文化板块,将非遗文化中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表达注入全新的青春活力,积极促进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与价值挖掘。

葳蕤光影,铁韵悠扬,芜湖铁画作为当地独特的非遗技术而闻名遐迩。怀揣着对非遗技艺的好奇和对非遗传承的思考,将徽遗地图拓展纵深,“徽遗地图”第一站来到芜湖。

作为芜湖的城市名片之一的芜湖铁画,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既具强烈艺术张力又还原国画神韵。此行首先参观芜湖铁画博物馆,在那里队员们看到许多大师作品,了解到了芜湖铁画的历史发展脉络。

随后队员们赶往位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储氏铁画工作室现场跟着师傅们学习制作铁画,与铁画大师一起进行铁画锻制技艺实践活动,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随行还采访到了储氏铁画传承人储铁艺先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美、琢磨工匠心,在交谈中对芜湖铁画的起源、发展、艺术内涵、国内外艺术地位以及目前发展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芜湖队实践成员们在储氏铁画工作室制作铁画校徽。 单梦婷 供图

区别于铿锵硬朗的铁画,芜湖的另一张名片——剔墨纱灯,则是温婉柔和、颇有另一番韵味的代表,有据可查此项技艺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剔墨纱灯这项技艺充分体现出了匠人们的巧思。先用勾线笔蘸墨在绢纱框上勾出画图轮廓,把轮廓以外空出部分用淡墨涂抹,而后剔除焦墨,再将预留作画的图画均匀涂上透明胶,晾干后,在胶面上勾线、着色、晕染,使画面更为立体,有凌空之感。巧妙利用灯光透过绢纱,纱隐画现,绚丽多彩,栩栩如生。纱灯在图册的选取上多以人物花鸟、飞禽走兽、神话传奇或者青山绿水、田园风光为主,其制作工艺可以分为灯架制作和纱面绘制。团队在与剔墨纱灯传承人张文泉老师的谈话中了解到此项技艺传承中的艰辛:此项非遗技术涉及到的工艺流程较多,需要对工笔画、纺绢工艺、木工、漆工等都有所涉猎,其中工笔画的培养更是离不开长期的训练与钻研。在芜湖电缆工业学校的支持下,张老师结合相关专业开展技艺传授,带领学生多次参加各级展览,既将剔墨纱灯这一独特的非遗技术展现给更多人,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具有相关素质能力的从业者,除了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也在非遗创新的路上不断尝试与开拓,让剔墨纱灯走近生活,走近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剔墨纱灯传承人张文泉老师向指导老师及随行队员介绍纱灯工艺。单梦婷 供图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长江畔,黄梅调顺着江水传出了黄梅之乡安庆的大地。黄梅戏,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以其清新质朴的表演风格和优美动听的唱腔而闻名;南湖旁,皖江工学院“徽遗地图”实践队员第二站则去往安庆市,探黄梅雅韵、听戏曲流芳,去找寻一段属于安庆黄梅的非遗故事。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演员通过细腻的动作和表情,生动地展现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其经典剧目众多,如《天仙配》《女驸马》等,这些剧目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声誉。在专业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参观了安庆市博物馆,步入馆中,那关于黄梅戏的展示区域,仿佛是一个独立的艺术世界。在这里,陈列着黄梅戏发展历程中的点点滴滴,从它的起源到兴盛,每一个阶段都被清晰呈现。如今黄梅戏以特色学院的方式进行技艺传承,例如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菱湖校区),现有表演(黄梅戏表演方向、戏曲器乐方向)、戏剧学(黄梅戏编导方向)两个本科专业,艺术(戏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形成以黄梅戏为特色、涵盖黄梅戏表演、编导、音乐、舞美、戏曲教育与艺术管理等专业方向较为完备的戏曲教育本科与研究生培育体系。学院表演本科专业主要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其中黄梅戏表演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徽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梅香绘影,芳华青春,越来越多青年学子立志于在传承戏曲非遗文化中书写青春答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安庆实践队员与黄梅戏剧院全体演员的合影。 龚新月 供图

展示柜中陈列着精美的黄梅戏服饰,那华丽的色彩和精致的绣工,让人不禁浮想联翩,还有那古老的剧本、唱片等,无不诉说着黄梅戏曾经的辉煌。墙上的图文资料详细介绍了黄梅戏的经典剧目和著名演员,如严凤英等大师的风采仿佛就在眼前。通过这些展示,队员们能深切感受黄梅戏在安庆占据的重要地位,不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安庆人民心中的情感寄托和文化骄傲。

品味徽州,走进当涂,“徽遗地图”探寻之旅第三站来到马鞍山市,寻觅那一曲飘荡千年的淳朴回音。首先,队员们抵达当涂县文化馆,杨馆长带领队员们在文化馆的一楼展室参观书画类非遗文化——姑孰画派,并细致介绍其魅力起源:明末清初,以萧云从为代表的画家,集中活动在姑孰及其周边地区,或写生,或临摹,或创作,在山水画的创作技法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该画风画技被后人称为“姑孰画派”。姑孰画派的艺术主张是“自我为法”,用笔“力古势健”,构图繁而有序,空间处理细腻、色彩与墨色搭配得当,描绘带有实景写生特征的山水,该艺术理念一直延续至今,依旧保持着蓬勃的发展态势和旺盛的生命力。通过传承与创新并重、学术研究与展览活动接连举办,来增强姑孰画派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并且通过开设培训班、建立艺术工作室等方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画家。这些年轻画家在老一辈画家的指导下,逐渐成长为姑孰画派的中坚力量。相信姑孰画派将在未来为中国美术事业贡献更多自己的力量。

在文化馆杨馆长的带领下,队员们继续参观了当涂民歌艺术馆,在艺术馆内陈列了当涂民歌的发源元素,了解到当涂民歌历史悠久、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内容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涂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优秀民歌二百余首。随即来到当涂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陶小妹老师的工作室。在采访中,陶老师告诉队员们:“当涂民歌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在六朝时期就有当涂民歌的记载,宋武帝刘裕主持的著名的‘白纻歌舞’就是当涂民歌演唱的一脉。长期生活在当涂的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吟唱都属于当涂民歌范畴。当涂农民欢欣鼓舞,演唱民歌和创作民歌形成了热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当涂民歌再次繁盛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马鞍山分队实践队员采访当涂民歌国家级传承人陶小妹。 黄思钰 供图

傍晚,沿着行春路,队员们还通过对来往的市民采访调查,了解到节假日会在龙舟广场和凌云山公园等地方举行民歌演出活动。市民表示,每隔一段时间在社区举行民歌表演,道路上的洒水车广播也时常播放当涂民歌。据《央广网》采访报道,近年来,陶小妹开始深入乡村,走到群众身边,和许多会唱民歌的老人交流,听他们唱民歌,然后通过录音录像,收集整理了30多首完整的当涂民歌。同时在当地各级政府的积极宣传和重视保护之下,当涂民歌越来越受大众喜欢,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成了人民群众“耳朵里的非遗”。

铁为肌骨,画影为魂,千古芜湖铁画锤出一曲墨色与铁痕的交响乐;芳华永世,戏台生辉,百听不厌的黄梅戏在安徽经典永流传;唱了千年,美了两岸,当涂民歌回响在稻田麦浪间,一咏三叹讲述着当涂魅力与南北融合,也将带着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乡音逐渐传颂到远方。

此次三下乡之行,将非遗现实与文化历史相遇,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窥见光影与皖韵,顷刻间已一眼万年。让非遗走入寻常生活,关键是传承人队伍建设,而关键的关键又是青年一代的参与和成长。队员们表示将不忘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寄语与谆谆嘱托,将继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将“上善若水,笃学敦行”的校训记之于心,践之于行;继续将理论联系实际,队员们一直在学习,也一直在路上。

(通讯员 彭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