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9日)上午10时,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隆重表彰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决定授予王永志等4人“共和国勋章”,授予迪尔玛·罗塞芙“友谊勋章”,授予王小谟等10人国家荣誉称号。

其中,“共和国勋章”是颁发给在建设和保卫国家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作为最高荣誉,过去五年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仅有8人。

今年,王永志、王振义、李振声三位科学家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们不仅是各自专业领域的领航者,更是国家发展与民族进步的坚实脊梁。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三位科学家的辉煌人生,感受他们为国家科技进步所付出的心血与智慧。

王永志:“我们什么时候敢坐飞船了,才能让航天员坐”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安全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当大家来到已经92岁的钱学森的床榻前,向他汇报这一喜讯时,他却提到了一个人。

“王永志还在吗?”

旁边的人听到钱学森的询问,立马回答道“在在在,他一直在基地盯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永志和夫人王丹阳(右一)看望钱学森和夫人蒋英

来源丨中国新闻周刊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载人航天工程,汇集了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新技术,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和挑战性。那一年,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正好60岁。

“任命我当总师,我马上就想,要砸在我手里怎么办呢?把航天员给摔了,那怎么办?绝对不能出这个事,整个在任上一定要安全过来。”

为此,王永志提出了从源头查找问题的“归零”制度,不带任何隐患上天,是“归零”的核心。

但保障安全,并非束手束脚,永远跟在其他国家后面亦步亦趋。当时,在技术方案论证会上,航天员系统的技术负责人都认为先送大动物上天试验比较保险,国际上各个国家在送人上太空之前,也都会进行多次大动物实验。可王永志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中国飞船一经问世就是世界水平。为什么可以这么做?就利用后发优势,你们先干,我后干,我可以许多事避开、跨越、跳过去。”

在王永志的坚持下,中国载人航天跨过了搭载动物试验阶段,直接从无人飞行进入载人航天飞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永志(左三)与同事合影

来源丨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2003年,中国人的脚步终于第一次迈进太空。“飞云直上八千丈,只手拨云观沧海”这是王永志在神舟五号上天前送给杨利伟的一句诗。

当杨利伟从神舟五号返回舱安全走出来时,王永志内心一时百感交集,“把中国人送上天,这也是天遂人愿,最后的目标都达成了,无怨无悔。”

担任总设计师的14年间,王永志主持了工程设计、研制4次无人飞行试验和神舟五号、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技术工作。从载人飞船到空间实验室再到长期有人照料的永久性空间站,他的构想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战略。

王永志留学苏联时的导师米申曾说:“做总设计师风险很大,这一生你不得神经病,也会得心脏病。这是一项压力很大的工作。”他一语中的,王永志几乎每天都处于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中,一刻不敢懈怠,随身带着速效救心丸。

“第一艘飞船的乘员应该是我们这些总设计师。我们什么时候敢坐飞船了,才能让航天员坐。”在王永志的精神指引下,后辈航天人正在继续勇攀高峰,圆梦飞天。

王振义:“我有勇气,我尊重科学”

20世纪80年代,日本爱情剧《血疑》风靡亚洲。

人们在感叹主人公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同时,也记住了一个可怕的病魔——白血病。

这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种类繁多,死亡率极高。因为缺乏有效疗法,在与死神角力中,医生和患者,总是失败的一方。

看着一名名患者逝去,甚至是非常年轻的生命抱憾而终,王振义的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20世纪50年代末,他开始进入白血病领域,与白血病患者近身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振义(前排左三)和病理生理学教研组的同事在一起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979年,王振义开始进行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研究,他与同事商量把“诱导分化”确定为对白血病研究和治疗的主攻方向,经过几年的反复寻找与验证,曙光终于出现。越来越多的实验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作用下,奇迹般地“改邪归正”,转化成了正常成熟的细胞。从1979年到1986年,经过长达8年的不懈探索,王振义和自己的学生终于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急性早幼粒细胞的结论确定下来。

一个偶然的契机,全反式维甲酸运用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1986年5月的一天,一对夫妇抱着个5岁大的女童,到达上海市儿童医院,经诊断,她患的是白血病中最为凶险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当时白细胞数量已达2万多,病情相当严重,生命垂危。

在这个关键时刻,王振义提出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尽管这一疗法当时还处于试验阶段,尽管面临着巨大的争议和反对,王振义依然坚定地选择了相信科学,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

“我有勇气,我尊重科学。”

这是王振义当时说得最多的话。

在用药7天后,奇迹出现了,小女孩的病情出现了转机,一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王振义的这一创举,不仅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更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纪元,成为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振义带领学生查房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吃得起药,王振义并没有申请专利,当时只卖11块钱。30多年过去了,一盒药在国内售价仅290元,还纳入了医保。

王振义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与学生们提出的“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成功地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转变为全球首个可治愈型白血病。这一疗法的发现,与青蒿素的发现等并列为“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之一,彰显了中国科学家在世界医学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从医近80年,“解决患者的问题”,是他一生不懈探索医学创新的动力来源。王振义还为中国医学科学界培养了无数精英,创造了“一门四院士”的奇迹。

他最爱的一幅画,是家中客厅的水粉画《清贫的牡丹》。“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这是王振义为学、为医、为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他始终相信的做人最本质的东西。

李振声:“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20世纪末,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粮食生产普遍存在着一种“担忧”,认为中国人口多,自产粮食不够吃,给世界其他国家增加了负担。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出版《谁来养活中国?》一书,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

2005年4月,亚洲博鳌论坛。李振声站在论坛主席台上,他通过大量的数据郑重驳斥了莱斯特·布朗的观点,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认为应该将这些真实情况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和科技、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回应他的,是顷刻响起的雷鸣般的掌声。

1956年,25岁的李振声为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奔赴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开展小麦育种研究。

经过20多年的研究,他将小麦和牧草杂交,成功将偃麦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转移到小麦,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后代不育、疯狂分离等困难,培育出了小偃6号、54号、81号等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为我国粮食产量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李振声在开展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来源丨中国科学报

这一系列成绩让他声名鹊起,奖励不断。1987年,李振声被调到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期间,他把目光聚焦到了我国农业领域的战略发展上。

1985年到1987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三年未增长,而当时我国人口却猛增了近5000万。李振声当时惊叹:“一个大国,怎么寅吃卯粮?‘国以粮为天’啊!”

解决粮食问题急需寻找一个突破口,他很快组织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部门的一些农业专家组成调查小组,到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马不停蹄去各农业试验区进行考察。

在河南省封丘县的旱涝综合治理试验区考察时,他发现实施中低产田治理措施以后,封丘县粮食产量从平均亩产400斤增长到了1000斤,这个过去每年都要吃国家7000万斤返销粮的贫困县,1987年却给国家贡献了1.3亿斤粮食。

李振声算了一笔账,如果将封丘县的经验推广到黄淮海地区五百个县,哪怕每个县粮食每年增长一亿斤,合计就能增长五百亿斤!在国务院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与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四省省政府签订了《联合承包综合治理低产田协议》。

1988年,李振声带领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到黄淮海平原地区,围绕治理中低产田和发展农业生产,打响了农业科技的“黄淮海战役”,并取得显著成效。经过六年的艰苦治理,1993年,全国粮食产量净增产1000亿斤,其中黄淮海地区就增产了 504.8亿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振声在田里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

来源丨中国科学报

李振声带领着几百名科研人员为国家粮食增产艰苦奋斗,铸就了“黄淮海精神”。但他始终保持农民情怀,仍旧热衷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参考资料:

[1]宋春丹.中国载人航天“大总师”走了,钱学森推荐了他[J].中国新闻周刊,2024.07.06

[2]收到“宇宙级祝福”的他,走了……[OL].央视新闻,2024.06.13

[3]科学领航者的故事|王振义:我愿做一株清贫的牡丹[OL].人民资讯,2021.09.09

[4]冯丽妃.挨过饿的他,只想让中国人家中装满粮[N].中国科学报,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