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讲旧上海的故事,那必定绕不开杜月笙。
“上海皇帝”“上海三大亨之首”“上海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上海三大流氓”……这些都是杜月笙的代名词,但不是对他的完全概括。
之后不少影视剧都曾对他的形象进行塑造,其中电影《建国大业》,冯小刚饰演的杜月笙应当算得上是相对成功的一个。
电影中“杜月笙”每次出场,都是一副典型的民国黑帮大佬形象。
头戴黑色礼帽,脸上架着一副圆墨镜,身着中式黑色长衫,两手叠放拐杖之上,身旁跟着一群黑衣黑帽的小弟。
电影中的“杜月笙”,一副墨镜是点睛之笔,将他这一人物塑造得经典。
可据杜月笙的女儿杜美如回应,真实的杜月笙却从不戴墨镜,这一点瞬间就让人觉得他身上的“黑”少了几分。
实际上来说,与同时期上海几位黑帮大佬相比,杜月笙确是一位亦黑亦白的人物。
他常说人的一生要吃好“三碗面”,人面、场面、情面,吃得好,才能如鱼得水,万事顺利。
自己也是凭借吃好这“三碗面”,才在势力盘根错节的大上海,闯出一片天地。
那么这“三碗面”到底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凭借它们,在上海开辟出自己的天地呢?
01
作为黑帮大佬,杜月笙不愿别人称自己“杜老板”“杜老大”,却偏爱“杜先生”这一称呼。
据杜月笙回忆:当时一月学费只需五角,可家中实在困难,只读到第五月,便再也缴不起学费,从此停了学。
许正是因少时家境贫寒,囊中羞涩,导致其未曾受过教育,所以一直对文化追求甚高。
在上海站稳脚跟后,他利用人脉广结名流,常邀请章太炎、杨云史、江一平等上海文化界鼎鼎有名的人物,一同聊天吃饭。
在他们面前,杜月笙从不以自己的身份为傲,反而摆得一副虚心请教的学生样,请他们教导自己。
他知道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大字都不识得几个,便专门请老师来教,同时还特意请了位专门讲史的说书先生,每天为他讲《三国》《水浒》。
不得不说,在对待文化这方面杜月笙是极认真的,他不仅为此努力学习历史知识,还曾勤练书法,练得一手漂亮的小楷。
为督促自己学习,他在自己府上门厅处悬挂了一副对联,“友天下士,读古人书”,每天一进门,抬眼就能望见。
还总是身穿一袭长衫,以彰显自己文化人的形象,且纽扣一定要系到最上面一颗,无论天气如何,都不曾更改。
他自己是如此,也见不得帮下弟子衣冠不整,袒胸露背,用他的话就是“做人要注意人面”。
经过长期的文化熏陶,杜月笙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属于知识分子的书生气。
著名报人徐铸成晚年回忆起第一次见杜月笙:
“我本以为像他这种人,定是青面獠牙,横眉立目,结果见面时,发现对方竟是个言谈举止都很斯文的老人。”
自己年少时没有好好学习的条件,文化不高,杜月笙便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在女儿杜美如的记忆中,有一次外语考试她的成绩很差,父亲知晓后很是生气,当即就用鞭子抽打她,手下一点未曾留情,腿上的伤足足养了半个月之久。
而面对儿子杜维藩在一次大考时逃考的行径,他也丝毫不留情面,下令手下将其找回后,当着众人的面,狠狠打了儿子两个耳光,并罚跪两个时辰。
在他的严厉教导下,他的儿女没有一人跟他一样走上黑道,反而都光明正大地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两个女儿,一个杜美霞,在台湾开设“孟小冬国剧基金会”,专门用于培养京剧人才,宣传和发扬京剧文化。
八个儿子中,长子杜维藩在银行做高级职员;次子杜维垣长期定居美国,在联合国秘书处工作;
三子杜维屏、四子杜维新则一直在巴西、美国等地经商;五子杜维翰从军校毕业后,便一直留在上海工作。
与其他几位相比,七子杜维善活跃在大众视野中较多。
杜维善是一名收藏家和古钱币研究员,曾多次向上海博物馆捐献古钱币,为此馆中还专设“维善钱币馆”,一供参观,二为感念他的捐赠。
如此看来,“三碗面”中的第一碗“人面”,杜月笙是吃得相当不错。
02
杜月笙四岁时,他父亲的生命就被一场大病夺走,他只好跟着继母张氏生活。
父亲的去世,令本就困苦的日子雪上加霜,他年纪尚小,没法赚钱,于是家中的所有开支都靠继母一人承担。
也许是这种日子实在令人疲累,继母张氏在某个寻常早晨失踪,没人知道或者本就不关心她究竟在哪里。
十几岁的杜月笙无处可归,只能混迹在茶楼赌坊之间。时间一长,听着赌桌上骰子叮当作响,桌旁有人欢喜有人忧,他不免感到有些手痒。
于是,他带着“万一老天眷顾我”的想法,一头扎进赌博之中,结果欠下一大笔钱。
没钱还债,他就盯上家里的老宅,想将其偷偷卖掉换些钱,但还没等计划实施,就被舅舅察觉到风声,将他从赌场捉回,在祠堂罚跪。
这样一来,卖老宅的方法行不通,他没钱,只能去投靠最疼爱他的外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