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四年级后,家长会发现孩子成绩会稍微出现下滑现象,尤其是数学。有的家长就给孩子报补课班,但坚持一两年,孩子进入高年级之后,这些报补课班的孩子就出现了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在“学校+补课班”的双模式学习下,孩子成绩能够保持稳定,但一断了补习班,孩子成绩就会马上下滑。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参加补课班之后,孩子的数学成绩仍然没有明显的提高。

其实不论哪种情况,最着急的要数家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为什么学不好数学?

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要思考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学不好数学?”想要找到这个答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孩子的错题本来获得。

1.数学计算

数学题主要分为选择、计算、填空、判断、应用题,这5大类型。然而不论哪种类型的题都离不开计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错题本,看计算导致的错误占比是多少。不管比例是多少,加强孩子计算是跑不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掌握概念

从一年级刚入学开始,孩子就会接触数学的概念、意义,还有一些规则。如果孩子记不牢这些,在做题时就很容易出错。比如混合计算、两位数加法竖式计算、因数、积、除数、被除数、图形的周长、面积等等。

把孩子错题本中,因为概念不理解、没记住导致的错误统统整理好,带着孩子把概念背熟并吃透含义,然后找相关题型进行练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注重思维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解题思路,这是孩子思维的表现。

孩子进入中、高年级之后,数学计算只是最基础的能力,决定孩子成绩高低的还要数思维能力。因为有些题,如果孩子思维转不过弯,没有解题方法,这道题就无从下手。

所以我们还要通过日常的题,来帮助孩子提高他的思维思考能力。

这么一看,我们就会对刚才的问题有了一个答案。补习班老师只会带着孩子进行做题、解答,他并不会着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思考能力。毕竟补习班的老师是一对多的,而每个孩子的思维形式又是千差万别。

如果孩子的思维能力没有搭建起来,在面对没有见过的题、难题、需要加工思考的题,他就会无从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帮助孩子搭建数学思维呢?

1.一单元一总结

我认为让孩子了解他学过了什么,是一个搭建知识体系、建立思维框架的途径。我们可以养成一个单元一总结的习惯,把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

在进行单元总结的过程中,也是带着孩子回顾本单元学了什么知识的过程。同样也是让大脑把各个知识点搭建关系的过程。

这样遇到不会的题,不用整本书去翻找需要什么知识点、公式,只要看一下自己的思维导图就能有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懂得筛选和运用知识

在面对一道题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道题问的是什么?因为这可以帮助我们筛选所需要用到的知识点。如果孩子对知识运用还不够灵活,甚至可以把知识点写在草稿纸。把知识点视觉化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把它们串联起来。

在做完题后,我们还可以多角度的反推、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其实这也是举一反三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多陪孩子玩思维游戏

一直用题来训练孩子的思维是一种方法,但时间久了难免会让孩子产生厌倦和疲惫。所以我给孩子准备了几本训练思维的游戏书。学习累的时候,陪孩子玩一玩思维游戏,也是一种变相的放松。

最后我想说,在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上,我们还可以多和老师沟通。毕竟老师是专业的,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还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毕竟老师也很希望孩子的成绩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