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有这样一位爱好超越实际年龄的90后小伙,因帮忙打造哈尔滨建筑艺术风格书店,由此开始着手收藏老物件、钻研哈尔滨的历史文化,不但以此为乐,还将爱好发展成了事业,成为打造多处哈尔滨历史人文IP的主创之一。随着尔滨旅游的火爆,他也忙得不亦乐乎。27日,记者一行来到黎纲峰作为主创人员之一完成布展的百年公交主题展,采访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醉心历史和收藏 缘起果戈里书店

谈起一个90后,为何会对研究哈尔滨历史文化,收藏老物件情有独钟?黎纲峰告诉记者,他从6岁起学习绘画,大学时期选择了雕塑专业,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十年前的一次契机,他参与到策划哈尔滨一处网红书店——果戈里书店的打造中。当时该书店一经开业,顿时成为哈尔滨一家初代网红书店,也有媒体在报道中称其是“中国最美书店”之一。书店的整体设计散发着浓浓的欧洲古典气息,把哈尔滨的独特魅力和异域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为参与打造这个书店之后,获得了大家的肯定,也让我信心大增。从此,我开始养成没事就去淘一些哈尔滨老物件收藏的习惯,也开始对哈尔滨的历史文化充满了浓厚兴趣。你会发现,你越研究,越有意思。”黎纲峰告诉记者。

成为“冰城公交百年印迹展”主创

27日,冰城公交百年印迹展览《沸腾的生活》在哈尔滨市博物馆正式展出。主创黎纲峰兴致勃勃地带着记者一行观展起来,“这个展览是蛇形排列的,蛇形地走,才能随着时间线去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黎告诉记者,这次展览展出照片230余幅、历史档案78份以及各种图纸和车票等150余张,“马家沟公园‘假桥’这图纸,当时我去建筑公司找都没找到,最后是在电车公司找到的,因为当时这桥就是为了电车行驶才建的,是不是挺有意思?”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其乐无穷,“挺有意思”是小黎在介绍展品过程中,最常说的四个字。“这张照片,这大黄车仔细看就能发现,它没有牌照,因为能装一百多名乘客,所以当时都叫它‘清道夫’,这是当时人多车少的时代产物。”小黎说。

在展览的后部,黎纲峰还巧妙设计出了一面锯齿状的艺术墙,从右看是公交公司的劳模照片,从左侧看是公交公司发展的103年,“那个年代很多公交驾驶员都是每天早上5点上班,后半夜才回家。车上这个标语‘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人’就是那个年代公交驾驶员的真实写照。”

计划做一个 “哈尔滨人老照片”展

现场,一张百年前哈尔滨中外市民一起等车的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照片中的季节是冬季,木质的中俄双语站牌下,国人和俄侨站在一起等车,一位面容精致穿着时髦眼神自信的女士,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你看百年以前,哈尔滨人那种自信的精神面貌,那种范儿,十分洋气,女人还戴着礼帽,今天看起来都很时髦。哈尔滨的文化相当多元,和上海不同的是,没有法祖界等明确的外国租界,而是中国人和外国人混居在一起,更像是一个国际移民城市。哈尔滨这座城市包容又平等,还有更多历史文化有待我们去探索。”黎纲峰说。

黎纲峰告诉记者,他还计划腾出空来做一组展览,展出一些哈尔滨人的老照片,不必标注他是谁,就通过不同年代的时代烙印和精神面貌,让大家一起感受、研究,“像这次百年公交印记展中,我们记录了很多百年以来普通公交人的名字,有的只知道名字和职务,都没有找到照片。你看这位繁体字名字的公交工人,可能是当年跟赵一曼烈士一同参与工人大罢工的同志。我们希望他们的亲朋好友提供线索,讲述他们的故事,共同记录哈尔滨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哈尔滨老建筑“码”上“活”起来

黎纲峰和记者一行走在索菲亚教堂附近的街道上,他说起了自己作为哈市加强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专项课题研究工作组成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哈尔滨老建筑信息牌数字化。

小黎告诉记者,他认为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将市内所有不可移动的老建筑常规信息牌,更换为带有二维码的黄铜信息牌。当你扫描二维码后,就会了解这栋建筑的前世今生,还能自动生成一个地图和路线,去了解附近的其他老建筑。”黎纲峰告诉记者,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两年多,亚冬会开始前能结束,这赋予了哈尔滨文旅新的活力。

记者发现,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小黎很擅长精准地描述他所感受到的哈尔滨:“你看地段街上这两栋历史建筑原来都是银行,里头还有金库大门呢,好几个人一起才能推得动。有了二维码,咱们扫码就可以更好地了解这栋建筑,让它‘活’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头还有另外两项工作正在进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黎纲峰手头还有另外两项工作正在进行,对市民游客领略哈尔滨的历史文化同样重要:道外巴洛克二期沿街老商铺老牌匾的复原,以及布置有关亚冬会的哈尔滨冰雪运动历史图片展。

对此,小黎介绍道,百年前靖宇街上有两家最为知名的商号:靖宇街412号,原同义庆中外货店,建于1920年代,后曾扩建成为纯化医院,四层砖混结构,是“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另一处是靖宇街334号,原四合公洋服店、亨得利钟表眼镜店,建于1920年代,砖木结构,“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

黎纲峰笑着告诉记者,他现在有一个名字长到自己都得翻手机看着读的职务——哈尔滨市加强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专项课题研究工作组信息采集小组副组长。

  • 龙头新闻·生活报实习生:袁苑 卢盈旭;记者:栾德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