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黄河的人都知道,她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之一,素有“一碗水,半碗沙”、“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说法。当然黄河的高含沙量指的是中下游,这里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河水搅动泥沙,导致细小的沙粒很难沉淀下来,最终被冲积到入河口,形成黄河三角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黄河水太浑浊,所以一直有人问我,黄河里到底有鱼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黄河里不但有鱼,而且数量众多,经常能发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新鱼种”。近期,黄河河南新乡段一位钓友告诉我,他在原阳钓获了不少浑身长着斑点的怪鱼,之前没遇到过,最近钓了不少。有时候鱼钩刚扔下去,这些鱼就来抢食,根本忙不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这位钓友把它的渔获发给我时,瞬间明白了,这不就是斑点叉尾鮰鱼吗?属于外来物种,它们集体出现在黄河里,当然算是一个“新鱼种”了。

据钓友李大哥讲述,他本人在黄河河南段北岸一处回水湾垂钓,最近河水不太急,打下两支海竿下去之后铃铛响个不停,一个人根本来不及收杆,钓上来发现全是这些斑点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为啥都是这种鱼,我以前没钓到过,这几天来黄河挂蚯蚓垂钓,这群鱼吃食很猛,一个劲地咬钩,基本上是鱼钩扔下去就咬。”李大哥说:“鱼的个体不大,几乎全是二三两重,这到底是啥鱼?”

当我告诉李大哥这是“叉尾鮰鱼”之后,他有点吃惊地问道:“黄河里咋会有这种鱼?这好像是外来物种啊。”

“你看看这些鱼的体型,大小基本一致,你不觉得有些奇怪吗?”我反问道:“仔细想想它们是哪里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肯定是有人放生的!我俩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出这些鱼的来源。如果不是人为放生,叉尾鮰鱼根本不可能出现在黄河中。叉尾鮰鱼原产于北美洲,由于生长迅速、抗病力强,它们于1985年被引进我国,并在1989年成功繁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叉尾鮰鱼已成为我国不少地区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尤其在广东、广西、湖北等省份养殖较多。叉尾鮰鱼出现在黄河里,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两三年前,黄河郑州段的钓友也钓获过大量叉尾鮰鱼。据称当时有人向河道中放生了超过1万斤鮰鱼,郑州钓友愣是钓了一个多月,还没有钓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鱼种”不断出现,这在黄河算是司空见惯了。前段时间,新乡、郑州钓友在黄河里钓到了不少罗非鱼,经过证实也是有人放生的结果,这让河南钓友也享受了一波垂钓盛宴。

但这种结果并不是钓友们想要的,有人担忧,叉尾鮰鱼、罗非鱼等外来鱼种的出现,对于原本“无鱼”的黄河来说,算是好事还是坏事?会不会影响当地生态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一些非原生物种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之后,根本没有物种可以与之竞争,这会导致它们快速繁衍,最终泛滥成灾,比较典型的有罗非鱼、清道夫,这些鱼已经在南方水域泛滥,当地人束手无策。

对于斑点鮰鱼和罗非鱼,本人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放生者大概不知道它们无法在黄河里生存,尤其是罗非鱼,不耐低温,无法越冬。叉尾鮰鱼自两年多前的夏季出现在黄河里之后,到了秋天基本上就已经消失殆尽,有网友甚至在河边拍到不少死去的叉尾鮰鱼,这证明它们压根就不适应黄河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含沙量的黄河,并不是这些“新鱼种”的温床。这些外来物种,基本上不太可能在黄河掀起多大浪花,反倒是我们常见的鲤鱼,却对黄河构成了一定威胁。近年来不少放生者向黄河里放生杂交鲤鱼,造成黄河原生鲤鱼基因衰退,著名的郑州黄河鲤鱼,基本上已经难觅踪迹,基因纯度大大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意向黄河放生会破坏生态平衡,可能引入外来物种威胁本地鱼类,导致物种退化甚至消失。同时,放生还可能助长非法捕捞,形成“捕—售—放”灰色产业链。更重要的是,盲目放生违背科学原则,忽视生态规律,加剧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在此,小编呼吁那些放生爱好者,别再这样胡乱放生了,放进去的鱼,活不过几个月甚至几天时间,这样放生的意义何在呢?

注:本文素材@新乡钓友李大哥,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