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八路军游击队的厉害之处我们从铺天盖地的抗战电视剧里多少都有些了解,游击战和运动战的配合是我军致胜的秘诀。这使得我军得以从抗战前不过9.2万人增长到日本投降时的正规军和民兵合计超过300多万,根据地面积超过83万平方公里,根据地人口9200万,游击战的厉害可见一斑。我军的游击战在反围剿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完善理论和具体实施方法,有此成就是理所当然的。但绝大部分人肯定不知道国军也有游击队,而且在相当长时间里人数并不少于八路军的游击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国军的游击战是小诸葛在日本全面侵华后不久提出来的,这就是抗战时期国军执行的“以空间换时间战略”,具体点来说是“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听起来和我军的“论持久战”似乎一样,但它们两者内涵相差巨大,它们之间的差别我在之前有一篇文章专门做了分析,在此就不多说了。虽然国军在1937年就提出了实行游击战的想法,但国军的游击战是在1938年武汉会战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才开始实施的。国军不但和我军一样实行游击战,连敌后根据地也照样学了过去,对每个战区都划分了不同数量的游击区和建立了不少根据地,如阎锡山很简单粗暴的让下辖每个县的县长都同时兼任“游击县长”。抗战初期国共双方配合还是相对比较密切的,当时日本来势汹汹,短短一年时间里就突进到武汉,亡国之祸就在眼前,由不得双方再有矛盾。1938年,老蒋在衡山办的“游击干部培训班”里还请了许多我军专家来培训,如张经武、薛子正、边章五等,当校长当上瘾了的老蒋这次也不例外的自任校长,副教育长是我军的叶帅。除了老蒋外李宗仁也请我军将领来给桂系讲解游击战该怎么打,毕竟大家都知道游击战是我军的拿手绝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国军敌后游击部队还划分为“正规军”和“地方军”,两者数量合计最高时是在1940年,当时国军敌后游击队数量高达144万。不过有一句话叫“学我者生,私我者死”,国军的游击队看似数量众多,但实际作用就差得太多了。两者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①我军是站在农民的立场,而游击战必然是在广大农村中进行的,所以我军游击战如鱼得水。而国军即站在地主的立场上又想融入农民难度就太大了。②游击战对我军是战略,对于国军则是配合正面作战的战术,他们的游击队是被正规军管理的,相比游击战,国军实际执行的更像特种作战。③游击战必须获得百姓的完全信任,并辅以根据地壮大自身,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和身体力行的与群众打成一片是重中之重。国军高高在上惯了,根本无法放低身段,国军的根据地和国统区的管理没什么区别,依然是层层下压的管理方式,这种方法只能动员不到10%的群众力量,而我军根据地往往能动员超过50%以上的人力物力。④国军管理人员素质极低,军队军级败坏,许多国军的作为和日军差不多,这导致百姓并不信任他们。⑤游击战要经常分散兵力,在关键时刻又要快速收拢集中力量。在交通被日军县城铁路分割又没有电台的情况下这样分散聚拢需要极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军队凝聚力。国军根本做不到,别说敌后游击队,即使是国军正规军精锐像我军游击队一样分散开来就真的是整支军队散伙了,压根收拢不起来,就更别谈他们的敌后游击队了。这导致他们的游击队只能成建制的行动,所谓游击战就有些不伦不类了。所以越到抗战后期,国军的敌后根据地作用越小,甚至可以说可有可无,根据地数量和面积也被日军不断削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即使国军游击队的能力远不如我军,对于抗战来说也是有着不小贡献的。敌后游击队的存在对于破坏日军消化占领区增长实力是十分有效的,抗战初期,国共双方的游击队经常相互配合打出了不少成绩。如百团大战期间国军游击队就积极给予我军帮助,朱总也配合国军一起打碎了日军摧毁国军敌后根据地的计划。伟人也曾说过“友军的协助是很明显的,没有正面战场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之友军的配合,也不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但这种亲密无间随着抗战相持阶段时间的变长开始慢慢破裂,因为日军给予的压力变小了,到最后国共双方敌后游击队甚至还会兵戎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