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75周年华诞。75年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正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大道上。

时间是最真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回望来时路,伟大精神的感召,是中国昂扬奋进、砥砺前行的动力之源。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携手陕西日报·群众新闻、江西日报·江西新闻、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联动开展“追光——走进革命老区 感悟奋斗之路”大型主题报道,派出全媒体采访团队走进沂蒙、延安、井冈山、西柏坡四大革命老区,溯源伟大精神,记录老区新貌,为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宝塔山下,延安逐梦“绿富美”

□ 大众新闻记者 于新悦 朱子钰

初秋时节的延安,天蓝云淡、万山青翠,来往游人络绎不绝,瓜果满园丰收在望,让人不由感叹:好一派丰蔚景象!这还是那个漫天黄沙、荒山萧索的黄土高原吗?

9月11日拍摄的延安宝塔山。(大众新闻记者 毕胜 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1日拍摄的延安宝塔山。(大众新闻记者 毕胜 报道)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陕北这片黄土高坡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进入新时代,延安精神继续发挥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着革命老区书写新的奇迹。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踏上这片革命热土,我们想要寻找答案: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昔日黄土遮天、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坡变了模样?

永不褪色的红色圣地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宝塔山上,延安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苏丽娜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请大家戴好耳机,排成两队,开启我们的参观之旅。”每天,她都要接待近10拨游客。“假期时,延安革命纪念馆一天就得接纳两万人左右,人气火爆。”苏丽娜说。

坐落在延河之畔,延安革命纪念馆通常是外地游客来延安参观旅游的第一站。2021件文物、900余幅照片……步入馆中,就像搭上了时光穿梭机,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充满革命战斗精神的火热年代。

9月11日,游客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大众新闻记者 毕胜 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1日,游客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大众新闻记者 毕胜 报道)

一张小炕桌前,众人驻足观看。“这张看似普通的小炕桌,实则是国家一级文物。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初到陕北看到大雪,在红军面对更大困难、身处险境之时,他思绪万千,诗意顿生。回到自己所住的窑洞里,伏在这张小炕桌上,写下了经典名篇《沁园春·雪》。”

纪念馆展室内,陈列着一匹马的皮革标本。“这匹马是毛主席在延安唯一的交通工具。它四蹄直立,马头高昂,俨然一位革命战士。”

从1935年10月,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起县)落户“陕北”,到1948年3月,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落脚点”,也成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点”。

红色的主基调在延安从未褪色。如今,曾经的山沟变身中外闻名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城”:3万多平方公里的延安共有革命遗址445处,革命纪念馆30座,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越来越快的城市建设、越来越旺的旅游人气、越来越美的生态环境,让来到这里的每个人感叹“换了人间”。

“来延安,一次绝对看不够!”9月11日上午,来自西安的老党员张利超再次踏上这片红色热土,眼前的景象让他感慨不已。“1994年我第一次到延安,印象中不过‘中间一道河,两边小商店’。这次来,发现延安变化太大了,延河两岸高楼林立。登顶巍峨宝塔山,沿途的路更加开阔,远眺延安,青山环绕,黄土高坡已无迹可寻。”接下来,他计划带着家人继续追寻历史足迹,瞻仰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

为讲好红色故事,延安一直在求新求变。文旅深度融合,丰富内涵与体验形式,让读懂延安精神有了更多方式,也引起了更多年轻人共鸣。

夜幕降临,在金延安景区南街,行进式实景红色演艺作品《延安十三年》正在上演。背靠大事件,深挖小细节,融入秧歌、戏剧、腰鼓等艺术表演形式,观众一路穿梭于金延安、戏台、小院等“原生”场景之中,交互式体验让血与火的革命岁月跃然眼前。

来自德国的博士生福汉德看得格外认真,45分钟的表演,他全程举着手机记录,不肯放过任何细节。“今天的表演让我产生了很多思考,我将把这一表演作为我研究中国红色文旅的案例之一。”他说。

生态产业两相宜的发展之路

驾车从延安市区一路向南,仿佛驶进了蜿蜒的绿色生态长廊。穿过横跨公路的“稻香门雕塑”,闻名遐迩的“南泥湾”便映入眼帘。时值水稻成熟期,置身南泥湾千亩稻田,呼吸之间都是稻米香。

9月12日,直罗镇田园综合体航拍图。(大众新闻记者 毕胜 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2日,直罗镇田园综合体航拍图。(大众新闻记者 毕胜 报道)

“你看,我们今年主要栽种的是稻花香2号、初香粳1号等,都是优质品种,亩产可达900斤。”延安南泥湾(集团)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浪用手捻着稻穗说,近些年,南泥湾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景观稻田,强强联合“北大荒”——委托北大荒集团负责经营,积极推广新品种、使用新技术,打造“南泥湾”品牌。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一曲《南泥湾》传唱至今,唤起人们的深深记忆。1941年,八路军第359旅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自此深深融入了当地人的血脉中。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南泥湾发展之路并不平坦,曾经遇到土地承载能力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湿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

进入新时代,南泥湾的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机。从2020年开始,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投资1.1亿元,恢复湿地稻田200余亩,形成集中连片湿地面积达1200亩以上,重新恢复了湿地功能。

如今的南泥湾,路成网、水成系,路路相通、渠渠相连,不仅是“陕北的好江南”,更是生态综合治理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写照。沿着公路从西往东,千亩稻田不远处就是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在陕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中,南泥湾湿地系统尤为珍贵,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典型。

鸟类“用脚投票”,是生态变迁的最好见证。目前,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内有脊椎动物232种,其中鸟类有132种,2023年,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落户”南泥湾。

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曾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这些年,延安接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奋力造林,既让荒山盖上“绿被子”,也让“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

富县,古称鄜州,著名的直罗镇战役曾在此打响。9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富县工业园区的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现场,厂房夹江而立,只见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9月12日,航拍下的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大众新闻记者 毕胜 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2日,航拍下的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大众新闻记者 毕胜 报道)

“项目由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化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是富县工业园区引进的重点项目之一,主要生产聚乙烯、聚丙烯、正丁醇等化工产品。我们将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与煤化工深度结合,实现碳氢互补、资源高效转化与综合利用。”项目工作人员张保魁介绍。

张保魁说,近年来,公司采用高盐废水处理技术,积极推进污水零排放项目,同时强化节能降碳工作,加强“三废”治理。以“绿色”为底色,低碳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等关键词已成为产业园的标签。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本色初心

陕北地形地貌独特,沟壑纵横,山川交错。当地人称平坦的高地为“塬上”,沟壑为“川道”。在甘泉县城南15公里处,一个小村庄面向公路,背靠环山,因地形而得名“象鼻子湾村”。这里是著名的“雪地讲话”旧址。

1935年11月,毛泽东在甘泉县象鼻子湾村,首次发出了“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著名论断。

9月12日,航拍下的象鼻子湾村农光互补园区。(大众新闻记者 毕胜 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2日,航拍下的象鼻子湾村农光互补园区。(大众新闻记者 毕胜 报道)

如今走进象鼻子湾村,一处农光互补园区展现着勃勃生机。一排排光伏板下,是一座座香菇大棚,里面摆满了排列整齐的菌棒,种植大户刘勇和工人们正在忙碌。再过2个多月,这里出产的肥硕香菇,将出口至东南亚一带。

刘勇来自香菇之乡——湖北随州,兄弟三人一起到象鼻子湾村承包种植了这13棚香菇。刘勇介绍,“这里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好,去年我们种了20万棒,纯利润近200万元。”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象鼻子湾村驻村干部雷凯说,2020年,为实现光伏板下土地的二次利用,村里整合各类资金536万元,建成大棚33座,引进了甘泉新苗菌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菌种研发、菌棒制作、产品保鲜、烘干仓储、加工包装、品牌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实现村集体增收19.5万元。

延安时期,我们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写入党章,强调共产党“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今天,革命老区用好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老乡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在富县直罗镇胡家坡村,“一鱼多吃”的农文旅田园综合体让百姓收入大增。“通过水稻有机化种植,再发展稻田养鸭、养鱼、养蟹等生态种植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两收,提升了水稻品质,改善了生态环境。”胡家坡村党支部副书记肖兵锋算起了账。

现在,胡家坡和周边村庄共有2100多亩稻田,春天插秧、夏季观景、秋季割稻、冬季滑冰。小火车、露营基地、稻田民宿等丰富的文旅项目,让胡家坡村一年四季游客不断,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作为土生土长的胡家坡村人,肖兵锋感慨:“曾经,贫困村的帽子压得乡亲们抬不起头,如今,村民们都为生在胡家坡而感到自豪。我满怀信心,大伙的日子一定越来越好!”

(大众新闻记者 于新悦 朱子钰 毕胜 美编 马立莹 策划 姚广宽 梁旭日 马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