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最美的季节,也是清河镇公济号村村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公济号村二百八十亩塞外红苹果示范基地丰收的喜悦就会溢满整个果园。

近日,在公济号村塞外红苹果示范基地里,见证了一场壮观的丰收场景。六十多个村民分散在果园各处,他们踩着高高的梯子紧张地进行锦绣海棠的采摘和装箱作业,在运输车和大型吊车的辅助下,一颗颗红彤彤的锦绣海棠从果树上被装上了客商的货车。

清河镇公济号村党支部副书记东秀斌介绍:“整个园区果的直径都是在四厘米以上,已经完全达到出口标准。口感甜脆,略微带点酸,很符合东南亚国家消费者的口味,现在测的糖度几乎在二十度左右,商品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亩产在三千斤以上,今年是一个大丰收的年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颗颗海棠果挂满枝头(永梅 摄)

公济号村位于科尔沁区清河镇东部,全村林地面积一万一千亩,其中,残次林占比较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矛盾较为突出。2019年,公济号村党支部带头先行先试,带领村民对残次林进行改造升级,引入先进技术,种植锦绣海棠,重点规划打造了二百八十亩锦绣海棠果树经济林,使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咱们园区是2019年开始建的,当时面积小,就三十多亩,就是残次林林间的一块空地里栽的锦绣海棠。头一批产生的效益挺好,我们镇政府也比较关注,再加上科尔沁区林业局把这一片整个残次林全都裁了,裁了以后规模就扩大了。”东秀斌回忆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感受着丰收的喜悦(永梅 摄)

为了让园区的锦绣海棠不论从口感、产量、品质还是生长条件上都趋于标准化,公济号村党支部不断地外出考察学习,加上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技研究所的悉心指导,公济号村最终做到了锦绣海棠生长全周期的科学化管理。清河镇公济号村党支部副书记东秀斌说:“我们的树形都是高光效、防垂形,这个树形的优点就是管理比较简单、采光好、果品品质好。再结合化控、根控、拉枝,再加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能够实现锦绣海棠提前一到两年丰产。”

今年,公济号村塞外红苹果示范基地盛果期的锦绣海棠亩产可达到三千余斤,产值预计突破一万元。依靠优质的口感和品质,公济号村的锦绣海棠远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今年,我们园区还规划新建了二十亩的试验棚区,首次尝试以高效高密栽培技术在春棚内栽种锦绣海棠,每亩四百二十株,初步预算亩产能达六千斤。此外,我们还新建了两栋温室,一栋四百平方米的保鲜库,明年我们再建成包装厂的话,整个园区就能形成从种植到销售的一个闭环了。”东秀斌自豪地说。

一簇簇缀满果树的海棠果串起了公济号村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截至目前,科尔沁区经济林种植面积二十二万亩,其中锦绣海棠种植面积达五万亩,2024年预计年产锦绣海棠三万五千吨,又是个丰收年。(永梅 高原 王常城)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