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早上一度大涨8.25个BP,来到了2.26%。
这意味着什么?
巧了,周五“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刚好涨了8.25个BP,对应“十年期国债ETF”下跌0.82%。
把今早的跌幅算进去,这才几天,债市的跌幅已经能和2022年底的“债灾”相媲美了。
酸爽的一天...
怎么政策利率往下走,国债收益率还往上走了?
看历史数据,确实是这种规律,国债收益率和央行的政策利率基本同向波动。
这是写进教科书的规律,不会错。
但这只是大方向,大方向之下,也会有一些小周期的例外。
二级市场交易的是预期,是未来,不是现在。
以大家比较熟悉、刚刚发生的美联储降息为例。
今年4月后,虽然美联储死撑着不降息,但市场预期早晚会降,所以美债收益率就一路走低。
等到9月真降息后,反倒因为利好已经被消化,美债收益率往上走了。
所以,
1)对债市大跌的第一个解释是:利好兑现。
去年底以来,因为一些原因,呼吁央行宽松的声音一直不低,还有大量资金扎堆做多国债,国债收益率也因此持续下行,即使央行多次提示风险也无济于事。
转折点出现在9月24日,以央行“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为起点,利好政策一个接一个,悲观预期被强势扭转。
参照刚刚举的美联储的例子,利好兑现是利空,央行降准降息了,牛了那么久的债市也该跌跌了。
2)第二个解释:资金搬家。
今天的大新闻:工行的银证转账指数创2021年以来的三年半新高。
银证转账,就是从银行账户向证券账户转钱,股民在跑步入市。
周四还出现了罕见的一幕,
一只场内货基ETF尾盘大跌,意思是货基ETF被紧急卖出,买什么可想而知。
这还是相对稳健,不追求高收益的资金。
而债券,可是经历了一波大牛市,“十年国债ETF”今年最高涨了5.75%,估计从债市往股市搬家的资金也不少。
再往下延伸,股市涨,债市跌,会不会出现赎回潮?这也是需要警惕的。
3)第三个解释:经济复苏预期
如此大的政策都出来了,你说“会不会带动经济复苏”,也有人有这种预期。
比较这三个解释,
解释一、解释二,能归到正常调整范畴。
解释三,那影响就大了。券商做过统计,过去几轮经济复苏,债市都是大跌。
02
截至周五,十年期国债指数的最大回撤是0.87%,对比历史行情,其实还在正常调整范围内。
是的,别看都说“债市大跌”,好像怎么怎么样了,但其实债市只是跌的急,总的跌幅还不算特别深。
这就和"虽然经历了几天暴涨,但大部分人的股票基金依然是绿的"一样,额,咋说到股票基金了,hhh...
说回债券基金,
1)最近的一次深度回调出现在2022年11-12月,十年国债指数最大回撤1.31%。
原因嘛,当时放开了疫情防控,市场预期疫后经济复苏。但很快被证伪了,所以债市回调幅度有限。
2)2020年5-11月,十年国债指数最大回撤4.36%。
大背景是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国外失控,风景这边独好。
3)2016年10月到2017年11月,十年国债指数最大回撤6.02%。
大背景是,供给侧改革见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持续上行,经济强复苏。
这部分是对“解释三”的延伸,
如果经济真的复苏,而且持续时间颇长,那债市恐怕要喝一壶了。
03
也因此,这次回调损失也相对较小。
看周四、周五长债基金的跌幅(要求成立日期在今年7月之前),
跌幅超过30年国债ETF的,没有。
跌幅超过10年国债ETF,37只,总规模是608亿元。
跌幅超过5年国债ETF,317只,总规模9775亿元。
跌幅超过“1-3年国开债基金”,269只,总规模7043亿元。
绝大部分债基,1366只,4.7万亿的规模,跌幅小于“1-3年国开债基金”,平均下跌0.16%。
看指数,
9月23日以来,长债基金指数跌了0.22%,但今年以来的收益仍有2.92%。
这能代表绝大部分人的收益状态。
要么不信,要么早信。
如果认为接下来经济会复苏,那债牛行情大概率持续不下去,趁早止盈,或躲到短债上避避险,这是上策。
如果不这么认为,像2022年底,调整幅度可能也不会很大。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也愿意扛一扛,那其实是无所谓的。
债基,赚的主要还是票息,价差收益只是锦上添花。
回顾历史,债基大方向上是一路斜向上的,中途虽然有几次大坑,但无一例外,都被填上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