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可能会让两种人惊愕:

第一种:你怎么可以说咱们伟大的中国跟美国那样堕落的国家一样呢?

第二种是更常见的:中国目前哪能比得上美国啊?各方面差太远了吧!或者,中国和美国是完全不一样的国家啊!

其实我想说的只是一个文化问题,而不是具体的体制问题或者经济水平,即中国在很多方面其实和美国有着相似性。在国家的“性格”或者民众的气质上,中国和美国,远比中国和欧洲,或者中国和非洲、南美相比,要相似得多。

其中最相似的就是实用主义价值观。

美国是一个高度实用主义的国家。美国虽然人种和文明都脱胎于欧洲,但又形成了自己非常独特的特质,那就是远比欧洲人更注重现实和实用。

商业上就是如此,在美国人看来,一样东西必定得改造到它适合普罗大众,也就是要大量卖出去才有价值。意大利虽然是披萨的祖宗,但将披萨发扬光大到全世界的却是美国;咖啡方面意大利人也吃亏,虽然最好的咖啡是意大利人发明的,但星巴克却属于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宗的意大利披萨,饼皮薄、馅料独特,其实很多中国人是吃不惯的,因为中国人更习惯厚饼皮、馅料香甜的美式披萨,比如必胜客。

因为意大利人“死板”,如果他们足够实用,也会改造披萨和咖啡,但并没有。之前有人做过社会实验,送带水果的披萨给意大利那不勒斯人,他们的反应无一例外,都是将披萨直接砸回那人脸上。

放水果进披萨,约等于杀死一个意大利人。

从这里就能看出所谓的实用是怎么回事,就是说更注重“务实”而非“务虚”。意大利人的务虚在于,披萨和咖啡的传统绝不能丢,更不能进行改造和商业化,但美国人的态度却是,为了能卖出去它们,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改造,直到大众接受为止。

美国人在商业方面,是很会“变通”的。

罗琳当年写完哈利波特,由英国出版,但只是一本童书,并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化,因为英国人认为童书没有流行商业价值。但美国商人发现了其中潜力,对哈利波特进行包装炒作,并且影视化,才有了后来全球皆知的哈利波特。

中国人在这方面,就像极了美国人。

中国的很多地方小吃,都被进行了大规模的商业化,比如肉夹馍、酸辣粉、饺子,等等。中国人恐怕是全世界跟美国人并列的最爱开连锁店的民族,因为一样好东西如果没有卖给全国、全世界,中国人会认为这是一种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对一个欧洲人来说则是:什么?你竟然商业化我们的地方小吃?你这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羞辱!

你能想象,西班牙并没有一个全国知名的西班牙海鲜饭连锁餐厅吗?

同样的,意大利也并没有像样的披萨连锁餐厅。

然而在中国人和美国人看来,这都是一种难以忍受的资源浪费——你们固守那点传统有什么意义?这么好的东西,不进行商业化推广,有用吗?

所以,欧洲人骨子里都是务虚的,也就是说,尊严、传统、骄傲、文化,这些远大于实用和赚钱。

美国人很着急,所以必胜客所在的百胜餐饮集团,还搞了一个墨西哥卷饼的全球连锁餐厅“塔可钟”。塔可是一种墨西哥小吃,也正是因为美国人的推波助澜,塔可风靡全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老乡鸡”、“大娘水饺”、“和府捞面”啥的,都走的美式商业路线。然而在欧洲人看来,这些都是暴殄天物,他们根本不屑一顾,还有点鄙视。

所以,欧洲遍地都是上百年的老牌餐厅,却很少有满大街的连锁店。

商业上的实用主义,背后是哲学。

西班牙大多数餐厅长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古代哲学,就是实用主义的体现。孔子一句“未知生,焉知死”,让中国人不再想着死后的世界,专注于现世的幸福,所以只有实用才能让中国人满足。

美国虽然是一个基督教国家,总统也要手按圣经宣誓,但起源于英国的新教伦理才是其背后的“核心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教伦理发端于英国的加尔文主义宗教改革,它有几个特征:

  1. 强调节制消费,不可挥霍奢靡浪费;
  2. 强调人要勤劳,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会浪费掉上帝赐给人们的宝贵时间。
  3. 个人的获利,符合上帝制定的道德标准,是对上帝的负责。

以上三点翻译成中国文化伦理就是:

  1. 俭朴光荣、铺张浪费可耻;
  2. 勤劳光荣,懒惰、不劳而获可耻;
  3. 鼓励个人通过勤劳与智慧致富,对正当得来的富有持赞赏态度。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是一个天生的实用主义国家。事实上,美国对西方哲学的最重要贡献,就是实用主义哲学,其特征是:

  1. 强调知识和理论的责任在于改变现实,而不要空谈知识理论;
  2. 经验的重要性大于推理和原则;
  3. 行动和结果的成功就是价值的核心标准,而不是理论本身;
  4. 利益决定人的行动,利益决定人对现实的看法。

相比之下,欧洲的哲学基本都是沉浸于理性本身、思辨本身,与现实行动关系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中国哲学就很实用了。

  1. 强调“经世致用”,也就是说,学问和理论,必须要能应用于社会事务和国事;
  2.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意思就是说,道(思想、思辨)不能脱离人的现实生活,不能脱离现实的人际关系。
  3.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是强调经验要从实践当中来,然后步步推导至人要改变国家、改变世界。这些无一不是强调实用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中美之间的实用主义传统也有一些区别。比如美国的实用主义更强调“实验”,也就是必须通过实践验证才能逐渐抵达目的,其内驱力依然是个人追求,强调为了实现个人目的而奋斗和实践。

而中国的实用主义虽然强调个人自我的修行,但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天下,最终将重点放在社会关系与伦理上面,更重视国家利益。

也就是说,美国的实用主义更关注事情和个人利益,而中国的实用主义更专注于伦理以及集体、社会关系。

美国的实用主义后来逐渐演变,带上了强烈的个人主义烙印。美国的商业发达与这种实用主义传统有着很大的关系,乔布斯说“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即是这种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的最好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际政治方面,中美两国都体现出高度实用主义的色彩。美国从早期的门罗主义到战后马歇尔计划,从越战到对中东的“先援助后战争”,其战略始终受到现实利益的决定性影响。

美国的外交实用主义特点就是,就是为了实现其国家信念和目标,会随时改变其战略手段,比如1970年代与中国的建交。

中国其实也是实用主义外交。例子很多,就不用列举了。中国的国际政治策略,从来都不是某种固定的原则和理念。

也正是因为中国和美国在很多文化上的相似性,中美之间的精英其实经常“惺惺相惜”,但又“相爱相杀”。

中国之所以能够经济快速崛起,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原因,就是中国文化非常像新教伦理。其实不如说,整个东北亚地区的文化,都与新教伦理高度相似。

新教伦理,则与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它的精神促使人们勤劳、奋斗、节制、投资,将奋斗和财富视为美德。这也是东北亚能整体走向富裕的原因。

然而,中国文化也在一个关键环节上,与美国不同,那就是缺乏新教伦理当中的契约精神。美国实用主义结合了信念和原则,但中国实用主义更强调中庸和变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文化虽然重视商业上的变通,但同时也坚持原则与法治。在美国人看来,游戏规则是可以改变,但只要制定好了游戏规则,那么大家就必须遵守。

但中国文化则是不尊重游戏规则,中国人的“变通”往往是指打破游戏规则本身,不断地破坏规则。甚至很多中国商人将破坏规则作为渔利的妙计,比如去亚马逊搞刷单那一套玩法。这样一来,就很难真正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商业文明。

文化是国家的底色,无论是这些相似之处还是关键的不同,我们都能看出国家发展路径的逻辑与区别。中国若想与美国真正并立甚至超越美国,就必须让整个社会成为规则社会、契约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