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9月29日,记者从退役军人事务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等团队,圆满完成西藏阿里地区无名烈士遗骸发掘鉴定工作,为8位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
“去年,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基层同志和群众反映,在阿里昆莎机场附近有疑似烈士墓葬。了解到相关线索后,我们第一时间向退役军人事务部汇报,并根据要求会同属地相关部门开展调查核实工作。”西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赵胜斌向记者介绍。
在退役军人事务部组织下,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专家团队会同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赴阿里地区开展烈士遗骸发掘鉴定,顺利完成实地踏勘、线索调查、墓葬搜寻、现场发掘、样本采集、数据扫描等环节工作,并持续开展遗骸鉴定、亲属摸排、DNA提取、身份比对等。
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教授吕绍武介绍,在发掘现场,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会同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通过现代考古技术与传统发掘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精确定位了烈士墓葬地点。由于阿里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出土遗骸保存相对完整,为后续身份确认等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通过一体化联动方式开展作业,“遗骸发掘出来后,第一时间组织实验室开展遗骸清理、样本采集、保护处理,避免遗骸在高海拔地区长时间暴露对后续工作造成影响。”退役军人事务部烈保中心党委副书记奚玉峰向记者介绍。
同时,退役军人事务部协调烈士亲属所涉江苏、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甘肃等8省份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深入开展线索排查,对疑似烈士亲属逐一采集DNA检测样本。
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采用高通量测序复杂亲缘关系分析方法,在样本建库的基础上,顺利完成全部样本的测序及鉴定比对工作。经实验室按规定程序进行身份审定,最终确认8位烈士身份。
8位烈士分别是:张希荣、魏建华、陈富祥、陈生林、李生财、郭具虎、刘彦斌、薛根定。同时,复旦大学专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复原了烈士容貌,让他们跨越时空与亲人“重逢”。
赵胜斌表示,接下来,西藏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做好烈士遗骸的迁移安葬工作,在阿里地区所属烈士陵园为8位烈士修建墓碑,并举行遗骸安葬仪式。同时,做好烈士事迹的收集整理工作,持续宣传弘扬英烈精神。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行海洋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