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孝顺自己,当自己老了之后,能够过上母慈子孝的生活。

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并未与自己期待的那样,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

反而是,越长大离父母越疏远。

有的孩子在家坦然在家啃老,毫无愧疚感;有的对父母充满恨意,动辄吵闹,与父母冲突不断。

为什么小时候那么可爱的、暖心的孩子,长大后却如此不懂事呢?

为什么父母自觉对孩子付出了所有,孩子却不懂得回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跟父母的养育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曾对上百个家庭进行了长达10年的调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她发现: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与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息息相关。

有的父母,亲手将孩子养成“白眼狼”,还责怪他不懂感恩。

自我牺牲式父母就很容易养出冷漠、不懂感恩的孩子。

有位同事大姐,温和爱笑、脾气好,我一直以为她生活非常幸福。

前几天才偶然间得知,她儿子大学毕业4年了,竟然一直在家啃老,说是考研,却一晃4年。

她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该工作工作,该读研读研,自己的儿子既不用功学习,也不工作,也不谈恋爱,心里时常郁闷得很,却又怪不得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单位派我们俩外出开会,中午在一起就餐,我们聊得挺多。说到她儿子的事情,她一个劲地说自己教育孩子太失败了!她还说,不怪儿子,怪自己。

大姐夫妻俩都是农村孩子,考上中专后分配到事业单位。

因为自己小时候受过苦,夫妻俩都不想让自己的独生儿子受苦。明明自己要买房子、养孩子、孝敬老人,节俭得要命,却舍得给儿子买任何东西。

儿子要吃蟹子,100块一斤,她买上两三个,只给儿子吃,夫妻俩一口不舍得吃;儿子要吃巧克力,她舍得给儿子一口气买上好几个品种,自己不舍得尝一尝。

她觉得:既然儿子投胎到自己这儿,自己就有义务让他幸福地长大。反正,再苦不能苦孩子

只是,如今看到已经成年的儿子心安理得在家白吃白喝,她却再也找不到看着儿子大口吃蟹子的幸福感,更多的是嫌弃。

在她儿子的思维模式中,可能认为妈妈养他是理所应当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呵护幼年的孩子长大,是父母应尽的义务。

但是,若是孩子成年后心理还没有成熟,没有独立自主,显然是不正常的。就像一个3岁的孩子跟父母同睡很正常,若是13岁还离不开父母独自入睡,那就不正常了。

特意让孩子吃独食,是在纵容孩子的自私;对孩子有求必应,实则是溺爱孩子。

就是生活中这一桩桩小小的事情,慢慢让孩子形成了他对家庭关系的认知,建立起属于他的三观。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当父母以爱的名义在牺牲自己,其实是在摧毁孩子爱的能力,渐渐地就会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心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的人!

家里已经有这样的孩子,怎么办?

我觉得,孩子的思维模式已经定型,父母的教育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要想让孩子“断奶”,只能心狠一点,将他“赶”出家门,独立谋生。

让他在社会的教育下被迫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