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砺锋在国家图书馆(2024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1984年10月22日,南京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高朋满座、俊彦云集,钱仲联、程千帆、唐圭璋等古代文学大学者和300多位南京大学师生,共同见证了一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现场。唯一答辩人莫砺锋由此拿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张文学博士学位证书。第二天,消息上了央视《新闻联播》。这一年,莫砺锋35岁。

时光流转,2023年5月23日,74岁的莫砺锋,上完了在南京大学教学生涯的最后一课,正式宣布告别他耕耘38年的大学讲坛。2023年6月2日,莫砺锋又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里。这一次,他是作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以《普及古典名著 弘扬传统文化》为题,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言。

2024年,75岁的莫砺锋在国图发布了他的新书《莫砺锋演讲录》,书中搜集他在各地面对大众普及古典诗词精髓所作的34 篇精彩演讲内容。发布会上,莫砺锋说,他最敬仰的古代文学家是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和辛弃疾,“他们提供了诗意人生的六种范式,为我们构建了永远的精神家园。”他本人也愿意继续发挥余热,力所能及地向大众普及唐宋诗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砺锋演讲录》

莫砺锋,这样一位优秀学人、学者身上,凝聚着我们国家文化发展、时代前进的细微痕迹。他走过的路,奋斗过的历程,面对挫折如何应对,面对荣誉的心态,对今天的我们来讲,依然有着很深的启发意义。莫砺锋出生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到莫砺锋教授本人,听他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纵然一路有曲折,但不管是社会还是自己,始终都是踏步往前走,“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上行,我们作为普通人,工作、人生也都是在上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砺锋演讲录》在国家图书馆发布现场(2024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我在农村背了好几千首诗”

莫砺锋说,他的人生第一专业,既不是古代文学,也不是他曾经考上的外语系,而是在长江下游地区进行水稻栽培。从19岁到29岁,十年务农时光,将他锻炼成水稻种植的一把好手。

2023年2月24日,莫砺锋曾应封面新闻之邀,入川来到“名人大讲堂”,作了一场名为“苏东坡的现代意义”的演讲。演讲中,莫砺锋提到,每当读到关于苏东坡在黄州开荒种地的信息,他就恨不得穿越到北宋黄州去,帮苏东坡开荒种田,“我青年时代曾经在长江下游地区种过水稻,我种水稻是一把手,从插秧到割稻,全部都很内行。而且我们种地的地方处于长江下游,和东坡在的黄州是一个纬度上,水稻栽培技术是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砺锋在三苏祠讲苏东坡(2023年5月19日,摄影:雷远东)

在长江下游地区种水稻的那些年,青年莫砺锋也难以想象,他日后会有机会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个文学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砺锋 (莫砺锋提供)

1949年4月,莫砺锋出生于江苏无锡。高三那年,即将从苏州高级中学毕业的理科生莫砺锋,在学校提供的报考志愿预填表上,填的全是清华大学的理工科专业。他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工程师。后因高考招生暂停,莫砺锋到江苏省太仓县和安徽省泗县务农。

在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繁重单调的劳动之余,天性喜欢读书的莫砺锋,没有忘记靠读书刻苦自学。他带了数学书和物理书到村里,但很快发现理工科自学难度极大,于是转向重点读文科书。自修外语,背诵大量古典诗歌。

在江南农村的茅檐底下,莫砺锋“结识”了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等杰出人物,并透过作品与这些古代优秀文士朝夕相伴。这段经历,无形中为他后半生的工作方向、精神生活奠定了基础和方向。理科生莫砺锋朝向文科生莫砺锋转变,世间少了一个工程师,多了一个古典文学研究名家。

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莫砺锋再次谈到他在乡村务农时的阅读生活。那时书很少,能借到什么就读什么。后来慢慢将视线收缩到古典文学这里来。原因无他,因为这类书耐读,不像小说一样,读一遍、读两遍就算读完了。像《左传选》《唐诗三百首》《宋词选》《古文观止》,这种书读十遍、一百遍都不嫌多,可以反复读,去咀嚼,去体会。由于阅读这些书的次数特别多,很多内容也就自然而然达到了能背诵的程度。晚上煤油灯油不够,他就在黑灯瞎火中,一点一滴复习、消化白天背诵的内容。《孙子兵法》《离骚》他可以从头背到尾。杜诗一共有1458首,他大概背过其中的800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砺锋讲宋诗课》

莫砺锋曾写过面向大众的普及古典知识的书叫《诗意人生》,书中推荐了六个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跟辛弃疾,是他最喜欢的古代六位诗人。在这六个人当中,苏东坡给莫砺锋带来的精神力量尤其突出。很多人提到苏东坡,就会夸奖他很旷达。莫砺锋有不同意见,“其实刚被贬到黄州时,苏东坡的心情肯定是委屈的、苦闷的。他将自己比喻成秋天夜晚的孤雁。但是此时的东坡是坚韧的。正是在黄州这段时间,他的生命焕发出特别的光彩,他的各项艺术境界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砺锋讲杜甫诗》

在苏东坡身上,莫砺锋看到了一个人在逆境中如何自救、完成自我的可能性。

对于在江南务农的莫砺锋来说,这种可能性就是坚持学习,不浪费时间。到了1974年,他把自己所能借到的中文书全部读完了,实在没办法,他就开始读英文书。英文书耐嚼,经得起读,因为读英文书需要一边查词典,一边读。在务农生涯中最后几年,他主要是读英文书。他还有幸结识了一位返乡务农的中学教师。这位老师借给莫砺锋不少外文书,最宝贵的是英文版《世界短篇小说名著》,“书厚如砖,字小如蚁,极其耐读。”这也为他在恢复高考时考进安徽大学外语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1977年12月,恢复高考,虚岁29岁的莫砺锋人生迎来重大转机,他以外语为特长考入安徽大学英语专业。1979年,在安徽大学英文系学习三个学期后,在新中国研究生考试恢复第二年,莫砺锋又提前考研,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从英文专业转到中文专业,说起来又是一个偶然,因为报考南京大学的英国语言文学专业需要考第二外语,没法报考的莫砺锋,随手翻了一下南京大学的招生简章,看到了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学科,招生方向是唐宋诗歌研究。莫砺锋心头一动:“我在农村背了好几千首诗,也许可以考一考,试试。”莫砺锋当场报名。于是,他成为程千帆先生“唐宋诗歌”专业硕士研究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砺锋(右)与导师程千帆在一起(莫砺锋提供)

出生于1913年的程千帆,是我国著名古代文史学家、教育家,在校雠学、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领域均有杰出成就。此时的程千帆先生65岁,暮年重返课堂,格外珍惜机会,对知识传授怀有满腔热情。不过,此时的莫砺锋在农村生活多年、又从英文专业刚转考到中文系,对这位古代文学名家并不知晓,他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后来会跟着程老师读博士,得到其手把手的学问真传,而且其品格也对自己的一生会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虽然少年时代的工程师梦破灭,但几十年与文科深入打交道的莫砺锋,已经深刻体会到,文科对于一个社会的独特存在价值,“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既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前者为人类福祉提供物质的基础,后者则为之灌注精神的内涵。社会生活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如何分配生活资料,马克思把它比喻成分食一碗汤,罗尔斯更形象地比作分蛋糕。借用罗尔斯的比喻来说,理工科学者从事的工作是制造出更大更好的蛋糕,社会科学的学者要制订更加公正、合理地分蛋糕规则,而人文科学的学者要为大家制造精神的蛋糕。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从理科到人文,从工程师到教师,从外语到中文,从象牙塔到广大社会,从专业研究到大众普及,莫砺锋细数自己人生多个面向转折中,都有很大的外力推动成分。他爱引用南朝哲学家范缜关于“随风飘落的花瓣”的比喻,来形容自己的人生——“树上的花瓣被风吹落下来,飘落的方向不是花瓣决定的,而是风决定的”。

好在人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莫砺锋特别喜欢苏东坡《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坦白说,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是芸芸众生。一个普通人,在漫长的一生中,很难做到全程一帆风顺。在某个时刻,一定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那么,当你暂时处于低谷或者逆境的时候,怎么办,怎么应付?我认为,东坡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如果说,东坡的天才和文学成就,我们普通人很难匹敌。但他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学习。”

“开山大师兄”的博士求学之路

1979年,莫砺锋考上南大中文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国家还没有《学位条例》,研究生教育还不分硕士、博士,统一称研究生。在开学典礼上,时任校长匡亚明对同学们说,国家马上要制定《学位条例》了,以后就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了, “你们要努力,争取成为第一批硕士、第一批博士。”莫砺锋回忆当时的场景说,“我们在下面听了懵懵的,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当然,过了几年,我真的成了第一个文学博士,被匡校长说中了。”

1981年,《学位条例》颁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名单,正是这批代表着当时学术界最高水准的业界精英,培养出了新中国首批博士。那时候有资格带博士生的老师叫作博士生导师,国务院评审、下达的,南大教授、古典文学名家程千帆先生是这个博士生导师名单上的一员。于是,硕士毕业后的莫砺锋,继续跟着导师程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从1982年初开始读,读到1984年10月份,两年零十个月,他毕业以后南大中文系才招收第二个博士生。2019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一本针对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的口述史《开山大师兄》,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文学博士”的莫砺锋,成为该书第一位口述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山大师兄》

对于“第一个文学博士”名誉,莫砺锋觉得这没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因为这跟他答辩的时间恰好比较早有关,这里面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他说,这件事的意义在于,文科博士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教育制度走上正轨。“我们现在70岁上下这批人成了所谓的开山大师兄,可能跟现代中国所走过的坎坷路程有关。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一直都很坎坷。学位制是从西方发源的,在大概1933年、1934年前后,中国就准备开展学位教育。假如后来没有日本侵华,说不定我们的硕士、博士教育在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生导师,程千帆为博士生制定了严格的培养计划——从先秦时期的经典到唐宋大家的别集,为学生开列10多部必读书,要求学生精心研读后,撰写一篇达到发表水平的论文。他还邀请周勋初、郭维森、吴新雷三位先生担任学术助手,指导学生研读典籍。回忆起当时导师程千帆教自己的方式,莫砺锋说,“他带我的方式有一点像手艺人带徒弟。四个老师带我一个学生。” 莫砺锋还记得,程先生主张研读经典从先秦读起,从《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开始一路读过来,读到《昭明文选》。

在莫砺锋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他尽量传承程先生教学生的方法、精神,“程先生当年怎么教我们的,我也试图这样来教学生。当然,第一就是认真,程先生那一代的学者中,我不认为他的学术水平超过其他老先生,但是在教学上面投入那么大精力,他是绝无仅有的。有的老先生主要是自己写著作,程先生真的是把教学放在第一位的,所以他带出来的弟子整体水平比较好。我一直觉得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至少不能亏待学生。”

是一流学者,也是大众“师者”

莫砺锋是象牙塔里的一流学者,也是走向大众的“师者”。他既在学术上“进”得去,又在普及上“出”得来。 做古典知识普及,对于莫砺锋来说,契机也是几个偶然。

2004年他出任南大中文系主任,工作繁忙,时间比较零碎。不方便专心写论文,他就写随笔。那年他写了一本《莫砺锋诗话》,主要是谈古典诗词跟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出版后反响很好,好多读者给他写信。这让莫砺锋第一次觉得,“普及还蛮有意义的。”第二个机遇发生在2006年,央视《百家讲坛》的两位编导专程到南大来专门请莫砺锋讲唐诗。这些演讲内容出书《莫砺锋说唐诗》,印数达到十万册,出版以后又收到很多读者来信,热情跟他商榷古诗词。后来他又到《百家讲坛》讲了白居易,也出了一本书,同样印了十万本。

这两件事之后,莫砺锋开始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普及工作上。尤其是近些年,他经常去很多高校、图书馆做公益性诗歌讲座,出版过《漫话东坡》《诗意人生》《唐诗与宋词》《莫砺锋讲唐诗课》《莫砺锋讲宋诗课》《杜诗选注》等普及性知识读物。如今已经从南大退休,他直接表明,“我已经告别学校里的小讲台,更多地走进社会的大讲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砺锋讲唐诗课》

随着普及工作的深入,莫砺锋越来越意识到,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古代典籍流传至今的价值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学习,从而获得文化启迪和精神滋养,“精深的纯学术研究固然是我们的使命,认真负责的普及工作也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两者不可偏废,学者当然应该坚持板凳不厌十年冷的精神,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目光必须穿透学术“象牙塔”的壁垒而进入现代社会,关注社会大众的阅读需求。我们应该分出部分时间与精力从事普及工作,为社会大众编写有关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从而将经典名著引入现代社会的千家万户,让社会大众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都产生对古代典籍的阅读兴趣,这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

一个人在年龄越小的时候,背诵古典诗词,哪怕当时不太懂,但对其之后很长时间内都有很长远的文化“辐射”作用。在当下这个节奏、资讯、技术更新、让人精神压力很大的时代,古典诗词更是一种稳定的治愈的力量。莫砺锋说,古典诗词对现代读者的好处,还不仅体现在掌握汉语汉字的文字、音韵之美,而是在人格熏陶方面。中华诗词中的经典作品无不身兼优美的文学作品与深刻的人生指南的双重身份,它们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想与审美旨趣,在陶冶情操、培育人格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诸如热爱祖国、热爱自然、重视亲情与友情、提倡奉献精神、摒弃自私自利,崇尚高雅文明、拒绝庸俗卑鄙,诸多的价值取向,都在古典诗词中得到充分、生动的体现。

在莫砺锋看来,让青少年阅读古典诗词,更是好处多多。“逻辑的论证或理论的推导,一时还难以进入小娃娃的心灵。但是阅读古诗,让娃娃感知鲜活的生活情景与优美的审美意境,其过程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好雨,种种启迪,种种熏陶,都会不知不觉地沁入心肺。读诗的最终目的就是读人,阅读古典诗词的最高境界,就是透过文字来走近诗人。等到娃娃读的作品逐渐增多,他就会认识那些人品一流的大诗人。 让娃娃从小与这些人物结为推心置腹的好友,难道不是父母们求之不得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