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8日)中午12时半,香港维多利亚港上空惊现巨大的水龙卷,令市民目瞪口呆,纷纷拿起手机记录这一壮观而又恐怖的自然现象。水龙卷的出现不仅让人叹为观止,更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与不可预测性。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也让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水龙卷的成因、特征及其潜在的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水龙卷在红磡海名轩对开海面逐渐形成,初时海水旋转,随着旋转速度的加快,水柱逐渐向上升起,宛如一根巨大的“水柱”直冲云霄。水龙卷的形态如同轻烟,迅速在海面上演绎出一场自然的奇观。许多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这一瞬间的影像,记录下了水龙卷的形成、发展和最终消散的全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天文台的数据显示,水龙卷的出现时间正值中午12时30分左右,持续了约一至两分钟。尽管时间短暂,但其壮观的景象却给在场的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韩启光表示,这次水龙卷的出现是自1959年以来首次在维港内接获的报告,具有重要的气象学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龙卷的形成与当天的不稳定天气密切相关。天文台于上午11时05分发出雷暴警告,指出受到高空扰动的影响,香港的天气出现了显著的骤雨和雷暴。正午前后,雨势集中在港岛东和九龙东,部分地区的降雨量超过30毫米。随着天气的变化,雷雨云内的旋转气流开始向下伸展,形成了水龙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启光进一步解释,水龙卷通常伴随有组织的雷雨云出现。在天气不稳定的情况下,雷雨云内的旋转气流有机会向下伸展,形成漏斗云,若接触水面则形成水龙卷,接触陆地则称为龙卷风。这样的气象现象在香港相对罕见,但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仍然可能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龙卷是一种在水面上发生的龙卷风,其形成机制与陆地上的龙卷风相似。根据天文台的资料,水龙卷可分为两大类:

  1. 第一类水龙卷:通常在相对良好的天气条件下形成,与雷暴没有直接关系。这类水龙卷一般发生在快速发展的浓积云底下,源自对流云的沉气流到达海面后,形成冷外散气流,进而导致漩涡的产生。

  2. 第二类水龙卷:与陆上的龙卷风特征相同,通常与猛烈雷暴相关。这类水龙卷在雷暴内由上至下发展,起初阶段会先出现漏斗云,随后逐渐延伸至水面。

水龙卷的风速一般较陆地上的龙卷风低,但在强烈的天气条件下,仍然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水龙卷有时会将水吸起,因此也被称为“龙吸水”。这种现象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较为常见,尤其是在美国佛罗里达等地,每年都会发生数百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水龙卷的风速相对较低,但其潜在的危害不容小觑。水龙卷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强烈的阵风和骤雨,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在此次事件中,天文台已经发出特别天气提示,提醒市民在户外时要注意天气变化,尤其是在雷暴警告生效时,更要考虑身处环境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超英,天文台前台长,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水龙卷的登陆地点在大环山游泳池外海边的梯台,那里风势猛烈,幸好平时在梯台下海的泳客全在陆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提到,在数十米外的酒店海旁钓鱼的朋友表示完全没有感受到大风,显示出水龙卷的影响范围非常有限,但其威力依然不容小觑。

水龙卷的出现再次提醒我们,面对大自然的力量,我们必须保持警惕。虽然水龙卷在香港并不常见,但其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我们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尤其是在天气不稳定的情况下,必须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遵循天文台的警告。

在此,我们呼吁市民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务必关注天气预报,确保自身安全。同时,科学家们也需要继续研究水龙卷及其形成机制,以便更好地预测和应对这一自然现象,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注港澳荟公众号
掌握港澳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