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海网近日报道,“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件发生两周年之际,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德国、丹麦和瑞典对事件的调查并没有取得具体结果,他们最大程度地迁延调查以隐藏证据,同时不允许俄方了解调查进程,俄方提出的系列质询均遭拒绝。沃洛金指出,站在“北溪”爆炸案背后的是美国当局和美国总统拜登本人。美国的举动使西欧失去了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转而以高价购买美国天然气。这导致德国遭受巨大损失,企业破产达到最近10年的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梳理历史轨迹不难发现,为了让欧洲、特别是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严重的德国彻底弃俄投美,美国差不多从十多年前就盯上了“北溪”。当时,液化天然气(LNG)生产技术已经实现突破的美国急于寻找大买家;而俄欧间的“北溪一号”正在建设,“北溪二号”也已开始规划,一旦两路管道同时投用,欧洲气价将进一步下降。这一前景让美国如坐针毡。当时的奥巴马政府先是以“北溪”管道损害乌克兰利益为由呼吁欧洲停止该项目,随后又开始营造“欧洲能源安全”焦虑,警告欧洲不要成为俄罗斯天然气的奴隶。

涅恰耶夫近日在俄罗斯驻德国大使馆官网上发表文章称,目前,“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背后的责任人仍无人知晓,西方司法一贯标榜的“效率”在此刻荡然无存并始终保持沉默。参与调查的丹麦瑞典早早退出,德国也始终不配合俄方希望参与调查的要求。德方的态度引发了俄方对德方调查客观性和公正性的担忧,并对德方调查的诚意表示怀疑。涅恰耶夫还表示,俄方将继续推动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进行透明的、有俄方参与的国际调查。

但最近德国和美国媒体突然爆料,有三大关键发现:第一,嫌疑人来自乌克兰。一个由6名军方和民间资深潜水员组成的破坏团伙,在德国租了一艘游艇,趁着夜色下水,把炸药和定时装置安放在“北溪”管道上。目的是报复俄罗斯对乌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第二,事情跟美国没关系。一开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批准了这一计划,后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要求下终止计划,但是当时的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不听劝,坚持推进计划。第三,全部行动安排都以口头交流方式进行,没有留下书面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德国《明镜》周刊近期报道,据调查发现,爆破“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行动小组由多名乌克兰潜水员组成,他们几乎全是平民。这次行动据说是由前特工罗曼·切尔温斯基策划的报道称,在《明镜》周刊进行的为期近两年的调查中,查出了多名涉案人员的身份。为确保这些男性和一名女性不被伤害,其姓名暂时不会公布。《明镜》的调查结果与德国官方调查人员和外国情报机构的调查结果相符。

在这种情况下,该出版物一如既往地引用匿名来源。该杂志声称,这次相当严重的水下行动花费了近300万美元。但据称,当时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对破坏活动的准备和实施一无所知。据该出版物称,这群破坏分子由前乌克兰武装部队特种作战部队军官罗曼·切尔文斯基领导和训练。最重要的是,原则上所有此类出版物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编写的。该杂志声称,美国试图阻止这次特别行动的发生,但无济于事。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发表声明称,自2022年以来,美国和英国一直试图系统性地将“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件从国际信息议程中删除。自今年8月以来,美国和英国所控制的机构和媒体一直在捏造虚假信息,称袭击完全是独立行动的乌克兰极端分子所为。尽管这一说法经不起推敲,但德国调查部门已被迫接受这一说法,并已接到“最后通牒”,被要求在年底前加速完成调查活动,将袭击归咎于 “仇恨俄罗斯的乌克兰冒进分子”,并将跨大西洋合作排除在外。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今日报道,俄罗斯驻丹麦大使弗拉基米尔∙巴尔宾称,俄罗斯在“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破坏事件背景下,将要求丹麦对未履行国际公约框架下的反恐义务原因进行解释。他提到,丹麦当局没有按照俄罗斯和丹麦为缔约国的《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的规定,将对炸毁“北溪”定性为恐怖主义袭击。巴尔宾表示,丹麦当局未继续调查俄罗斯“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破坏事件,因为其担心会出现可能损害向乌克兰进行新武器供应呼吁的令人难堪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此次爆炸事件,各方反应不一。西方媒体普遍将矛头指向俄罗斯,认为其有动机通过破坏管道来中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从而对欧洲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然而,俄罗斯坚决否认这些指控,并指责西方国家试图利用此事件抹黑俄罗斯形象。此外,还有媒体报道称,乌克兰可能是此次事件的幕后黑手。报道称,袭击计划早在2022年5月就已经在一个乌克兰高级军官与商人的酒局中诞生。不过,乌克兰官方对此予以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