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杭州市各城区中小学秋假正式开启。秋假连上国庆假期,足足有10天。最近,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上,一份名为《建议取消杭州市主城区学生的春假秋假》的信件引起了不少关注。
主要问题还是“孩子没人管”
主要内容是:以秋假为例,经过为期2个月漫长的暑假,开学后马上是中秋假期,接着是国庆长假。孩子们刚好回校后差不多快要收心了,又放假了。同时,拜托考虑一下双职工和多孩的家庭,孩子们放秋假,那么孩子父母单位是否也能同时放秋假。如果孩子放假在家,父母在上班,孩子在家的安全问题谁来确保?
针对要不要放“春秋假”,网上也发起了大讨论。
有网友认为,9月份有中秋假、运动会、秋游,再加上秋假和国庆假期连放,感觉假期有点集中,建议把秋假放到10月底或者11月初。
有网友认为,春秋假可以错峰出行很好,学习的路很长,也许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不用太在意每年的这几天假期,让孩子们享受假期。
还有网友觉得,那些不想学校放春秋假的家长,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假期,孩子没人管是个问题。
对此,杭州市教育局也在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上,进行了答复:2024年秋假原则上为3天,一般安排在11月份,也可结合国庆长假时间安排。春秋假期间,各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和中小学,要对学生春秋假期间的活动做出安排和指导。对于家庭无能力照管的,可以通过开展春秋游、课后服务等形式,开放学校场地,各社区学院(校)、学生假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教育机构,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早在去年国庆节前后,有专家建议增加春假也上了热搜。网友关注的焦点也是在“大人不放假,孩子谁来带?”
近年来,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大范围推广中小学生“春秋假”制度。教育部2020年在答复中表示,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长的前提下,学校放假时间包括春秋假时间由各地、高等学校结合实际作出具体安排。
落实家长带薪休假是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刘德谦认为,更大范围推行学生春假制度,自然是活跃学习生活、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好事情。如果进而能够推动他们父母工作单位带薪年休假制度的优化落实,促进家庭亲子旅游的开展,则更是有利于民生改善的大好事情。但是,如果从目前现实来考虑,也会有不少家长是不可能真正享受到带薪年休假的,学生放春假的时候他们还需要继续挣钱谋生。
此前,教育部在对相关提案的回复中称,由于学校假期调整涉及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从近些年探索情况看,大部分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均持积极而谨慎的态度。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春秋假,还需要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入评估。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
刘德谦建议,如果全国推行,也需要学校负起责任来。尤其对那些家长无法陪伴的学生,政府和相关单位应要求学校有一个全面多样的精细安排。春假期间学校能够有专人负责组织几天的春游自然很好,但对于不具相应财力的学生,则需要安排出相关人员利用春假时间开展有益有趣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能够集中时间学习一种文化体育活动的技能,可以由几个校址临近的学校因地制宜酌情选择。诸如邀请社会力量联合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美术讲习班、书法讲习班、歌咏讲习班、地方戏曲讲习班、舞蹈讲习班、文学欣赏和创作讲习班等。
因此,推行学生春秋假制度,还需多方协同配合、做好对接。首先要落实好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中小学放春秋假的意义才能更好体现,否则就可能成为家长新的负担。带薪休假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推动、监督乃至问责。用人单位也应优先考虑子女上学职工的弹性休假安排。
其次,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中小学放春秋假的实施办法,学校在教学模式、教学制度上也要做出相应调整。这不仅是学习时间长短的问题,还是学习节奏变化的问题,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需重新适应。家长也应破除焦虑心理,切实陪伴孩子走进自然、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而不能将春秋假变成孩子的“第四学期”。
总之,全国统一推行学生春秋假制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研究出台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只有多方协同发力,才能让中小学生的春秋假真正走进现实。
极目新闻综合杭州日报、中国旅游报、羊城晚报、湖南日报、法治网
(来源:极目新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