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有家“三元饭堂”,面积只有30来平米,顾客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只能站在店门口等人将盒饭递到自己手上。但就是这么一间不起眼的饭堂,央视网报道它、各路博主从四面八方甚至千里迢迢跑来探店,就连明星王祖蓝都来当过“饭堂员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饭堂为什么能出圈?因为在9年间,它足足派发了40多万份免费盒饭,养活了太多太多的汕头底层百姓。许多人把它的创办者肖毅当作救命稻草!

2016年春节,肖毅给当地老人赠送米面油,但有些老人因身患疾病、肢体残疾,生活无法自理。

有位老人双目失明,别说做饭,连端碗夹菜都是件头疼的事。亲朋和热心的邻里隔三岔五过来给他做些饭菜,他怕吃完了接不上顿,经常把一顿饭分成三天吃。

冬天还好,可到了夏天就非常麻烦,因为饭菜隔夜就馊了,再难以下咽也只能硬着头皮填饱肚子。

那一刻,肖毅猛然意识到:自己所谓的善举其实毫无意义,对这些老人家来说,一顿热腾腾的饭菜或许比几吨米面油更实在。

于是,肖毅拉上几个热心肠的伙伴,每天做好饭菜打包成盒饭,挨家挨户地送给乌桥岛的孤寡老人。这里的很多老人由于生活无法自理,经常为一日三餐发愁。

刚开始由于人力有限,一天只能送三四十份。望着其他没有收到盒饭的老人,肖毅心里很不是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肖毅在乌桥打造了一家饭堂,面积只有10多平米,取名“三元”,意思是饭堂出三元、爱心人士再出三元,以六块钱的成本做一份饭。

饭堂成立之初,只有四五个义工,捐款者少得可怜,最多的一个月,肖毅贴了四万多块钱进去。

渐渐地,每天的盒饭数量由原先的30多份增加到280份,店门口的长队里除了年迈的老人和残疾人,还有许多生活困难的人,他们有些人走上好几里地,只为到这里吃上一顿免费的饱饭。

肖毅从不问他们是真残疾还是假贫穷,他认为:“能放下面子到这里领饭菜的人,都有各自的难处,我们不会多问!”

几年过去,三元饭堂在整个汕头市都小有名气,被许多人视作救命稻草。可它越出名,大家就越害怕肖毅支撑不住,担心饭堂第二天不再开门。

让三元饭堂活下去,成了许多汕头百姓自发的行为:遇到三元饭堂的义工前来买菜,菜市场的摊贩必定给到最优惠的价钱;

肉铺的老板每天都会帮忙把饭堂需要的食材提前处理好;菜农们会将卖不完的蔬果无偿送给饭堂;就连慕名而来的义工也越来越多。

残疾人汪阿姨为了让饭堂的顾客吃好点,会将辛苦摆摊赚来的200元尽数捐出;捡拾废品为生的老人把仅有的50元递给饭堂……

他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只要能让三元饭堂活下去、活得更好,甘愿付出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上午10点,肖毅和义工开始准备一天的盒饭。还没到发餐时间,饭堂门口便排起了一列长长的队伍,有环卫工人、残疾乞讨者、孤寡老人、智力障碍者、破产人士……

九年、3000余天,免费派发近50万份盒饭。无一偷工减料、无一滥竽充数,有的是不断自掏腰包的“加餐”。

三元饭堂出圈后,有人觉得他们是在作秀,有人质疑6块钱的成本做不出好菜,吃了会生病;还有人不解为什么盒饭里会出现鲍鱼、大虾等“奢华菜品”……

就连义工的一举一动也成了众矢之的,在某期视频中,推着一辆未上锁的共享单车的陈阿姨被当成“小偷”。

又因递盒饭时的某个眼神被指责为“凶狠毒辣”,上万条恶评潮水般涌入评论区。

三元饭堂只好出面解释:鲍鱼是某博主采访时赠送的、共享单车是河边废弃的、眼神凶狠是因为阿姨患有甲亢……

没人希望自己默默无闻做了9年公益却被打上“作秀”的标签,也没人想看到自己无偿干了4年义工,却被视作“凶狠歹毒”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经过无端的谩骂与质疑后,饭堂的义工们依然选择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谢谢三元饭堂!谢谢肖毅!

祝三元饭堂一直活下去、活得越来越好!祝善良的人们都能得到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