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长春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绿园区按照“分类起底、问题导向,分线负责、协同发力,谋求长效、兼顾形象”的工作原则,着力抓关键、补短板,推动精细化管理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高位统筹、凝聚力量,从严从快抓部署

提早设计谋划。今年5月份,绿园区提前谋划,引入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对全区重点区域、重点街路进行风格提升设计,同时结合区情实际,规划设计《2024年绿园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工作奠定了基础;市里提出十大提升行动要求后,区里迅速动员,全方位部署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明晰工作框架、划分部门职责、建立工作机制。

高位引领统筹。成立由高文禄区长任组长的城市环境提升整治领导小组,以“全区一盘棋”的战略格局合力推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以“四不两直”方式踏查农贸市场、背街小巷、散居小区环境提升情况,摸清实情、研究策略,明确了“轻重缓急、修补优先、设计先行、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多次组织召开专项推进会,对下步工作思路、目标要求、实施路径进行详细研究,按照“工程类分段、管理类全干、问题类研判”的思路,确定了今年完成全部管理整治类项目,优先实施背街小巷路面、边石、方砖步道,建筑前区,绿化三个工程类项目的目标;建立每周“一调度、一踏查、一座谈”的会商机制,推动进展、验收成效、破解难题。

迅速行动、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抓落实

起底排查,全面消除隐患死角。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区城管局调度各属地镇街,开展城市环境秩序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建立问题台账,按全区311条各级道路,划分12个区域,以5天一周期,倒排时间表,顺次清理整治,及时整改销号、清仓见底。

提质增效,持续优化环境秩序。截至目前,全区城市环境秩序问题整治完成2万余处,占道经营投诉量下降20.2%、露天烧烤投诉量下降50%,清理僵尸车840辆,拆除违法建筑19处750.89平方米,实现12315平台户外医疗广告“零投诉”,清理主次街路、背街小巷等区域垃圾7657.4吨、各类堆放物6008处,全力清理整治明显可见问题。同时,与驻街商户签订“门前五包”倡议书,各商户积极清扫店前卫生、清理门前堆放物、清理擦拭橱窗、规范停车等,形成共管共治良好局面。

疏堵结合,扎实整治市场环境。采用“疏堵结合”“错时管理”“定点执勤”的工作方式治理娜奇美综合商城、百家利商场、惠民农贸市场、迦南市场等市场外溢问题,排查整改各类违法占道经营行为1000余处,疏导惠民市场150余户商贩入市经营,统计梳理域内拆迁剩余地块,拟进行短期改造,全面盘活,做到划行归市、流商归摊、坐商归店,快速改观市容面貌。

修复美化,着力改善街路面貌。截至目前,施划停车泊位27026个,维修方砖步道30896.74平方米,改造建筑前区27039平方米,整治架空线27公里,消除裸露地面约0.88万平方米,完成绿地除杂9.03万平方米,树木涂白9595株,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探索典型、引领推进,常态保持促成效

上下联动,擦亮长春西部会客厅。绿园区区长高文禄亲自协调沟通润德集团,全面提升改造西客站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区城管局成立站前机械化保洁中队,购买5台小型机械化清扫设备,采取人工与机械相结合、歇人不歇车方式,全天候循环作业;对主要街路周边公厕、转运厢站进行适当美化,提升城市精神面貌,打造规范有序、舒朗大气的城市窗口形象。

有里有面,提升背街小巷道路品质。绿园区秉持高质量、高标准原则,对老旧散小区附近的春郊胡同进行改造提升,精心组织道路施工,维护修补破损路面,科学调整方砖步道,切实补齐硬件设施,确保新修道路坚实耐用,真正实现整洁有序、还路于民,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让城市“里子”亮起来。

疏堵结合,提升便民市场周边环境。自立街道以“托管服治”,全面整治提升惠民市场周边环境。托底民生,协调惠民市场提供当年免费摊位引导商户规范经营;强化管理,联合多部门集中清理市场外溢摊位及堆放物,实施周边交通管制;温情服务,为残疾、困难商户开展帮扶,协调市监局现场办公集中办理证照;长效治理,拆除违建、恢复绿化,在关键点位定人定岗值守,全面提升改善周边环境。

科学施策,治理小区非法小广告。城西镇将雁鸣湖小区作为清理非法小广告试点小区,通过网格化管理,逐步实现“动态清零”向“常态清零”转变。科学安排时间。针对张贴小广告的高发时间段,科学安排巡查人员,源头治理;研究清理方法。对已张贴的小广告采用“铲、喷、清、涂”方式彻底清除,确保恢复建筑原貌;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定人、定岗、定责、定标准”的长效整治机制,每日巡查并即时交办,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清理。

多措并举,破解老旧散小区治理难题。绿园区结合实际制定整改方案,利用5天时间对正阳街西侧旺达小区实施工程改造,对建筑前区的道路基础设施进行修缮,在斜坡存在危险处安装护栏,减少安全隐患,保障居民安全;普阳街道将辖区内老旧散小区划成多个片区,初步将庆阳社区的泰翔小区作为试点小区,以片区为单位逐步引入“大物业”管理模式,让老旧散小区焕发出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