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天,他扔掉了针头

“这不可能吧?真的假的?”老张刷着手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手机屏幕上,赫然写着“1型糖尿病临床功能性治愈”的字样。

老张今年45岁,患1型糖尿病已经20多年了。20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忍受扎针的痛苦,一日三餐都要小心翼翼地计算着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这些年,他也尝试过各种偏方、秘方,但都无济于事。1型糖尿病就像一个甩不掉的影子,如影随形地折磨着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张点开那篇文章,文章里提到了一个叫“化学重编程”的新技术,说这项技术可以利用多能干细胞制备出胰岛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就能实现1型糖尿病的临床功能性治愈。文章还提到,这项技术已经完成了首例临床试验,患者在移植75天后就完全脱离了胰岛素注射,并且已经稳定地保持了一年多的时间。

75天?老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这些年为了摆脱胰岛素,尝试过各种方法,但都以失败告终。75天就能扔掉针头,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张激动地把文章转发到病友群里,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真的假的?不会是骗人的吧?”

“如果是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

“这项技术什么时候能普及啊?我等不及了!”

老张看着病友们激动的留言,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对于他们这些糖尿病患者来说,没有什么比摆脱疾病的折磨更重要了。

糖尿病的阴影

糖尿病,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人畜无害,但对于那些真正与之朝夕相伴的患者来说,它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隐形杀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张还记得自己确诊糖尿病的那天,医生严肃地告诉他:“你这辈子都得跟胰岛素打交道了。”那一年,老张才25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从那以后,老张的生活就被彻底改变了。为了控制血糖,他不得不严格控制饮食,每天都要计算着食物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他随身携带着血糖仪和胰岛素,一日三次,雷打不动地给自己注射胰岛素。

每次扎针,老张都感觉像是被人狠狠地扎了一刀,那种钻心的疼痛让他难以忍受。更让他痛苦的是,长期注射胰岛素在他的肚子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针眼,看起来触目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身体上的痛苦,糖尿病还给老张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总是担心自己的血糖会突然升高或者降低,导致各种并发症。他害怕自己会失明、截肢,甚至死亡。

老张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他真的因为糖尿病失去了健康,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家庭,那他该怎么办?他不敢去想,也不敢去面对。

老张知道,像他这样的糖尿病患者还有很多很多。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亿人患有糖尿病,而中国是糖尿病大国,成年人患病率高达11.2%。这意味着,在中国,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就像一个无形的杀手,潜伏在人们身边,随时可能夺走人们的健康、幸福,甚至生命。

科研曙光

然而,就在无数糖尿病患者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的时候,一束来自中国科研团队的曙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这束曙光,来自于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他们经过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宏魁团队的研究方向是“化学重编程”。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化学物质,将一种类型的细胞转化成另一种类型的细胞。这项技术在再生医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被认为是未来治疗各种疾病的“利器”。

邓宏魁团队将目光聚焦在了糖尿病治疗上。他们希望利用化学重编程技术,将人体内的其他类型的细胞转化为可以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的问题。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邓宏魁团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他们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种子细胞”。经过反复筛选和比较,他们最终选择了多能干细胞(CiPS细胞)作为“种子细胞”。

多能干细胞,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分化成多种类型细胞的“万能细胞”。利用化学重编程技术,可以将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成我们想要的任何类型的细胞,包括胰岛β细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定了“种子细胞”之后,邓宏魁团队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将多能干细胞高效地转化为胰岛β细胞。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精准地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为了找到最佳的诱导方案,邓宏魁团队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尝试了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组合和诱导条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努力,邓宏魁团队终于找到了高效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胰岛β细胞的“秘方”。

他们在实验室里,成功地将人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成了具有分泌胰岛素功能的胰岛β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与人体自身的胰岛β细胞非常相似。

为了验证这些“人造”胰岛β细胞的治疗效果,邓宏魁团队首先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上进行了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将“人造”胰岛β细胞移植到患有糖尿病的猴子体内,结果发现,这些细胞在猴子体内成功地存活了下来,并且开始分泌胰岛素,猴子的血糖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这项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轰动,被认为是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3年6月,邓宏魁团队正式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开展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探索性临床研究。

希望之光

2023年6月,对于很多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月份。

这一年的6月,由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正式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开展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探索性临床研究。

这意味着,这项在实验室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技术,终于可以走向临床,接受真正的考验了。

消息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广大糖尿病患者的密切关注。很多患者都迫切地想要知道,这项技术到底能不能治好自己的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邓宏魁团队就开始了临床试验的招募工作。在众多报名者中,有一位患者的经历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老王。

老王今年35岁,患1型糖尿病已经有20多年了。20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忍受扎针的痛苦,一日三餐都要小心翼翼地计算着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这些年,他也尝试过各种偏方、秘方,但都无济于事。

2017年,老王接受了胰腺移植手术。手术很成功,老王的糖尿病也一度得到了控制。但好景不长,仅仅一年后,老王的胰腺移植就出现了排斥反应,不得不再次依靠胰岛素维持生命。

接连的打击,让老王几乎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就在这时,他看到了邓宏魁团队招募临床试验志愿者的消息。

“这可是我最后的机会了!”老王心想。他毅然决然地报了名,并最终通过了层层筛选,成为首批接受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之一。

2023年10月,老王住进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了移植手术。手术很顺利,老王在术后恢复得也很快。

更让老王感到惊喜的是,移植手术后,他的血糖水平就开始逐渐下降,外源性胰岛素的注射量也越来越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移植75天后,奇迹发生了!老王体内的“人造”胰岛β细胞已经开始正常工作,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他的血糖水平也恢复到了正常范围。

这意味着,老王可以彻底告别胰岛素注射了!

老王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王定期到医院复查。各项指标显示,他体内的“人造”胰岛β细胞功能正常,血糖控制稳定,没有出现任何排斥反应。

一年后,老王已经完全适应了没有胰岛素的生活。他可以尽情地享受美食,可以毫无顾忌地运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老王的故事,仅仅是众多受益于这项新技术患者中的一个缩影。

在这项探索性临床研究中,共有15名1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了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胰岛细胞移植治疗。

截至目前,所有患者的移植手术均取得成功,且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更重要的是,这些患者的胰岛功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血糖控制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未来展望

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医学的大门。

这项技术成功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也是无数患者勇敢尝试、不懈努力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从中受益,彻底摆脱疾病的困扰,拥抱健康美好的新生活。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项技术目前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距离真正的临床应用还有一段路要走。

未来,科学家们还需要进行更大规模、更长时间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这项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长期疗效。

此外,这项技术的成本还比较高,如何降低成本,让更多患者能够负担得起,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面临着挑战,但我们相信,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将战胜糖尿病,迎来人类健康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2024-09-26《治疗糖尿病,有望不打胰岛素!我国科学家取得新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