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快乐,这是我们农民的节日。”“这是我的家乡逊克县,这些玉米都是我自己家种的。”9月,一副洋面孔却说着东北话的网红“彼得大叔”,一边干农活,一边拍视频。
1975年出生的董德升是俄罗斯族后裔,地地道道的黑龙江农民,在网络世界中的他是“彼得大叔”,每天在社交平台上用短视频记录日常生活和家乡变化:春种秋收、打鱼跑山、农业知识……他的自媒体号“彼得大叔董德升”专注于乡村领域,近年来创作出多条播放量超过百万的视频,在全网拥有600多万粉丝。
这几天,董德升又用镜头记录下逊克县七旬居民肖金财的生活。二人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几十年来农村的变化,感叹“真是翻天覆地”。
“彼得大叔”董德升。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用镜头记录乡村变化
黑龙江黑河市逊克县,地处边陲,在小兴安岭中段北麓,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米哈伊洛夫区隔江相望,是一个幅员辽阔、区位独特、环境优美的边境县。
董德升一家自祖辈从俄罗斯来到边境线上的黑河市逊克县安家落户,一直在这片黑土地上从事农耕。董德升有八分之七的俄罗斯族血统和八分之一的汉族血统。2016年,因为一档真人秀综艺节目,这名长着一副俄罗斯面孔、操着一口东北话的农民意外走红。也正是这次机会,让平时就喜欢拍视频的董德升,了解到自己拍的这些素材可以发布到网上,让更多人看到。近年来,董德升创作出多条播放量超过百万次的视频,自媒体号“彼得大叔董德升”在全网拥有600多万粉丝。
作为一名短视频博主,董德升不追热点,视频没有刻意编排的剧情,没有滤镜。视频背景几乎都是田间地头,讲乡村生活、讲农机,也讲农技。“农闲的时候我们可能做着其他的营生,但第一职业还是农民,全国像我一样的普通农民还有很多,我们一生都深耕于这片热土,对农业生产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经验。所以我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农村生活。”董德升说。
随时拿起手机记录生活,已成为董德升的习惯。在近日发布的一条视频里,董德升像往常一样,用东北话对着镜头打招呼:“大家好,这是我的家乡逊克县,这些苞米都是我自己家种的。你看这叶子绿油油的,玉米粒个个鼓溜。”
镜头里的董德升,站在一望无际、绿色的庄稼地里,一只手掰着玉米棒,查看成果,“又是一个丰收年,我真是打心眼里高兴、开心。”
眼下正是秋收时期,董德升介绍,现在除了收庄稼就是收山货,然后就是销售山货、农产品。
谈起秋收,董德升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机械化程度提高,田间管理更快了。三十年前,在他刚开始种地时,使用的还是牵引式收割机。收割机本身没有动力,需要拖拉机拽着走,通过传动轴才能收割。这类牵引式收割机约两米多宽,最多只能收四个垄,而现在最新收割机有五六米宽,能收八至十垄地。
董德升说:“过去起早贪黑地干活,现在机械化程度高,是过去十倍的效率,最重要的是人不遭罪了。”今年董德升又新添置了个“大件儿”——中联重科耕王904拖拉机,配套药罐、转运斗,翻地、播种、喷洒除草剂样样在行。不仅如此,这套新农机还配备卫星导航系统。
“喷叶面肥比原来快了4倍,今年也感受到了无人驾驶的滋味,在车里通过导航,人不用操作,太舒服了。现在地越种越多,活却越干越轻巧了,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董德升将这份喜悦也用短视频记录下来,分享在网络上。
在逊克县车陆乡,大马力的农业机械并不罕见。据悉,全乡农机具1500余台套,其中120马力以上农业机械保有量就达195台套,综合机械化水平97.92%。
董德升在短视频中分享老式拖拉机。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用直播帮助村民提高收入
董德升发现,网友们对于东北农村的生活感到既好奇又陌生,“很多人竟然不知道我们这儿有好吃的榛蘑。我就特别纳闷,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别人都不知道呢?”因此,董德升又多了一个愿望:把家乡的优质农产品宣传出去,当一名家乡宣传员。
董德升介绍,在农村,家家户户都需要准备越冬食物,过去每年秋季采来的蘑菇吃不完卖不掉,最后只能烂掉,年年如此。
随着通讯基础设施日益完备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农民群体正享受着信息时代的便捷,短视频、电商平台正开始扮演着“新型农具”的角色。董德升也抓住时机做起了直播,围绕自己的账号,搭建了线上销售平台。
他的农产品直播间,除了销售一部分他种植的农作物,也收购当地农产品进行售卖,如玉米、榛蘑、松子、蜂蜜等,帮村民提高收入。“我自己也采蘑菇,知道这活儿的艰辛,需要翻山越岭,经常被蚊子咬得满脸都是包。所以在收购村民蘑菇的时候,就会比市场价高一些。”董德升通过电商,带动家乡人共同致富,让东北山货从农村销售到全国各地,滞销的山货变成了抢手的野生特产。
“现在有着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先进的物流服务,加上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网购越来越方便,优质特产有了销路,农民也增加了收入。”董德升说,即便在地处边境的逊克县,快递3至5天也可送到用户手中,很便利。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董德升已连续三年义务参加车陆乡“电商直播年货节”,利用直播和自己的网店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
董德升与七旬老人肖金财讲述几十年来的乡村变化。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边陲村庄翻天覆地之变
最近,董德升又用镜头记录下逊克县松树沟乡二龙村居民肖金财的生活。
肖金财已年过七旬,在与董德升的交谈中,肖金财说自己祖籍吉林通化县,1977年投亲靠友来到二龙村,“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生活物资匮乏,交通不便,我们住的都是土房,一个大队只有一台拖拉机。”肖金财回忆。
回忆起几十年来农村的变化,二人感叹:“真是翻天覆地。”
让肖金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几十年来乡村道路的变化。来往县城与村里的路程约60公里,中途需经过逊毕拉河,在上世纪80年代,乡村道路还是普通的砂石路,也没有桥,居民需通过摆渡往来两岸。“入冬和开春时,交通是最不方便的。入冬时河水结冰,摆渡没法用,冰层还没有冻结实,人、车都无法在冰上通过;等开春时河上跑冰排,摆渡也无法恢复。在这段时间,农村就成了一个个孤岛,生产生活都很不方便。”肖金财说。
董德升也有着相似的经历。当时为了不耽误开春生产,每年都需要提前储备,从县里把种子化肥等物资拉到地里。“拉物资这段时间正是冬天最冷的时候,零下30多摄氏度,极端的时候能达到零下40℃,特别遭罪,走路都得背着风倒着走。”董德升说。
肖金财说:“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年临近开春,岳母突然心脏病犯了,当时的逊毕拉河上跑冰排,摆渡还没恢复,人和车都无法通行,延误了治疗。”
现如今,这条公路已经变成宽阔的水泥板道,河上架起了桥梁,农村变得整洁干净,家家户户通电、通网。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已打破了城乡之间的壁垒,生活上乡村与外界没有隔阂,也能随时就医了,“一打开手机什么都有,我也学会了网购。城里能知道的事,在这里我也都能看到了。”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边疆村建立了村史馆。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乡村文化设施不断完善,逊克县奇克镇边疆俄罗斯民族村(以下称边疆村)被誉为中国第一俄罗斯民族村,村里居住着很多蓝眼睛、高鼻梁、白皮肤的俄罗斯族村民。
上游新闻记者在边疆村看到,村子里有一条横贯东西的主街,两侧是笔直整齐的俄式红院墙,村落干净整洁,中式、俄式房屋错落有致。边疆村随处可见俄罗斯民族特色摆件,在套娃广场上,宣传长廊、体育设施、套娃雕塑、红彤彤的“村标”等一应俱全,不只扮靓了整个小村,还为村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村里还修建了具有俄罗斯风情的餐厅,为往来游客提供服务。每年春播前,边疆村还会举办具有俄罗斯族传统特色的巴斯克节,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边疆村,村里还建立了村史馆。记者看到,馆里陈列着一些旧时农村生活用具,全木制独轮车、木犁、六耳铁锅等一些老物件。还有“三花五罗”栩栩如生的江鱼标本,一些老照片和油画。董德升与其他俄罗斯族群众在丰收节上表演歌曲合唱的照片,就被挂在村史馆内。
董德升和肖金财说,如今农村生活越来越好,农村早已不再是一个个闭塞的孤岛,农民们也不再过着简单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健康、休闲、高品质的现代文明生活,已经是现在普通农民的活法。
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