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全国科普日·科学阅读活动”的浓厚氛围里,科学家、教育家、科普作家、阅读推广家和青少年读者代表们畅聊科学、阅读和教育,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精彩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回顾了自己成长各个阶段的阅读经历和对自己的影响。

高中时期的一本科普读物《化石》影响他走上了古生物学的道路,并在后来成为古生物领域的知名专家。大学时,除了专业书籍外,他从兴趣爱好出发广泛涉猎文史哲、美学等各个方面的书籍,对他看待世界、看待人生起到了很大影响。回头再看,这些基于兴趣的阅读也有实用性价值,对他的科学研究有启发意义,对他做的科学普及工作也很有用。研究生阶段,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书籍是他的最爱,这些对于他的科学研究思路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在美留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英文的人物传记类书籍、英文报纸、电视,这些不仅帮助他提升了英文水平,而且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在之后的工作中,繁忙的科研之余,他会看一些历史相关的书籍(包括科技史)、人物传记(其中很多是科学家传记),让他更深刻地领悟科学、文化与艺术结合的魅力,也为他从事科普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有益的借鉴。在开展科普工作的这些年里,他的阅读更加广泛,最核心的特点就是交叉学科的阅读,因为古生物学本身是一个交叉性学科,他的阅读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古生物学交叉的地质学和生命科学等科学学科;另一类是与古生物学交叉的人类学、哲学等人文学科。这些阅读帮助他更好地与人交流,拓展科普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把科学的、人文的、思想的、精神的内容通过科普传达给更多公众。譬如,在向公众科普古生物学的知识时,会进一步考虑普及有关进化论的思想,介绍达尔文、介绍爱德华·威尔逊,让这些科学世界里的精神遗产更多地抵达公众。

周忠和说,他特别喜欢英国弗兰西斯·培根《培根随笔》中论读书的几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在周忠和看来,读书更多的是一个思考、收获自己的认知过程,是一种启发和熏陶的过程,让所读所学与实际相结合,精进专业,触类旁通,拓展视野,收获更丰富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王挺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挺围绕科学阅读在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他说到,科学阅读不仅限于阅读科学类书籍,它是一种系统化、批判性、创造性的阅读方式,要求我们深入理解批判性分析和创造性思考我们所阅读的科学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种阅读方法不仅关乎科学知识的获取,更关乎创新思维的启迪。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是我们要学会批判地读书,批判地思考,来获取科学的方法和对事物的正确看法。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科学阅读承载着前所未有的价值和意义,它帮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提升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培养创新创造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全社会而言,科学阅读有助于了解科技创新发展的最前沿,感悟科学家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阅读和科学氛围,引领形成全民阅读、终身学习和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新风尚。

他指出,推广科学阅读首先需要将科学阅读的理念融入到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阅读习惯,其次通过公共图书馆、在线平台等提供更多的科学阅读的资源,鼓励公众参与。利用媒体和公共讲座普及科学阅读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认知和兴趣。

在“如何培养青少年科学阅读习惯”主题交流活动上,“科学家奶爸”王元卓、北京市特级教师周群、主持人小雨姐姐与两位小读者代表就如何培养青少年科学阅读习惯、激发科学阅读兴趣,以及科学阅读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王元卓

王元卓因创作《科幻电影中的科学:科学家奶爸的宇宙手绘》等系列手绘科普书籍广受读者关注和喜爱,并被称为“科学奶爸”。

王元卓说,作为一名家长,他会把自己认为不错的科普书籍放在家里显眼的位置,也会在实实在在的陪伴中发现孩子的兴趣,抓住生活当中任何孩子们感兴趣的那些细节或者某个事情去引导他们阅读,去爱上科学,爱上科学阅读。如果比较幸运地发现了孩子的兴趣所在,那么就要尽最大的努力支持他们。而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也希望孩子们多关注科普书籍,多读好书,不管是否做科学研究工作,培养科学素养都会让他们拥有成功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市特级教师 周群

周群老师是北京市特级教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她一直很重视科学阅读,并致力于中小学科普科幻教育,探索建立青少年科学阅读的教育体系。

她指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教育体系里绝不单纯是科学老师、理科老师的责任,语文老师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阅读,在阅读中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领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的探究和好奇心,这些非常重要。在学校的环境里,做好科学阅读,老师的引导和同学间的相互影响都非常重要。老师要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不同类型的科学书籍,为孩子们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比如参与一些读书打卡活动。而同学之间的影响也很重要,他们有共同的话题,会让喜欢的书在同学之间传播开来。阅读的兴趣,包括科学阅读的兴趣,其实是不断被激发出来的,甚至是“诱导”出来的。学校教育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雨姐姐

小雨姐姐作为知名少儿节目主持人,持续关注青少年阅读已近三十年。她指出,科学阅读,应该是帮助点燃孩子们好奇心的重要方面。希望大家能够一起,以书为舟,以梦为帆,一同启航,领略科学与阅读带来的欢乐和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少年读者带代表王思远

王思远说,自己喜欢看科学类和军事类的书籍,最近在看比尔·布来森的《人体简史》,这本书大概讲了人体怎么组成,还有人体的器官是怎么运作的,读来感觉到了人体的神奇。他觉得,阅读科学书籍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同时也非常有趣。在分享自己的心得时,他说,在阅读时不要把读书当成作业,可以换一种心态——把读书当作玩,就能更多发现书里有趣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少年读者带代表陶陶

陶陶说自己从小喜欢阅读漫画书、科学或者科普类的图书,还有各种故事书,其中包括王元卓叔叔的《科幻电影中的科学》。在学校,看到同学在看的书,如果自己喜欢,也会阅读。她觉得科学阅读不仅让自己有一定的知识提升,也激发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希望大家在空余时间多读科普类图书。

排版:沈 丹

编辑:林雪琪

审定:李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