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在学校,垃圾分类成为学生“必修课”……近年来,东莞市大朗镇全方位、立体式引导市民关注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成了“新日常”。

今年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不仅东莞城管系统制定的“环卫保洁规范化十条”措施中提及“推进东莞垃圾分类品牌打造”,大朗镇更是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无废城市”“百千万工程”等多项工作任务中,在大力推进镇中心区垃圾分类示范创建的同时,按照城乡一体化统筹,分步推进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工作。

校园“垃圾分类”蔚然成风

日前,2024年上半年东莞市“莞香花”生活垃圾分类特色学校名单正式出炉,大朗镇黄草朗小学榜上有名,成为全市第二批“莞香花”生活垃圾分类特色学校。

漫步黄草朗小学校园,校内所有垃圾桶都印有垃圾分类标识,教学楼、食堂门口随处可见各类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教学楼内,每个班级门口都有一块电子宣传屏,上面循环播放着垃圾分类的知识。每个楼层设置了一个垃圾投放点,用于收集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借此实现更好的垃圾分类管控。

一楼的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设有一个与垃圾分类有关的学生作品展,综合科组老师钟嘉新指着桌面上摆放的作品告诉记者说:“这些都是我们学生做的手工,原材料均来自生活垃圾。例如,这束花的原材料就是水果包装纸,‘花瓶’则是废弃的塑料瓶。”

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知识,这是黄草朗小学1800多名学生的“必修课”,他们每天早上、中午在食堂用餐都会实践两次。记者在学校食堂大厅看到,餐具回收处配备了专门的垃圾回收设备。学生们用餐完毕后排队将餐盘、汤碗里剩下的残渣,以及使用过的纸巾,放入不同的垃圾桶,随后将餐盘和汤碗放置到指定位置。有老师站在一旁,对低年级的孩子进行指导。

二年(三)班的小林说:“通过在学校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我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平时跟爸爸妈妈出去玩,也会把垃圾按不同的分类放到不同的垃圾桶里。”

“我们学校现有1800多名学生,让他们从小就会分、愿分,可以营造‘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据黄草朗小学校长陈爱华介绍,学校将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纳入学校教育统筹谋划,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通过组织开展劳动课、家长学堂、班会主题课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鼓励孩子们将绿色生活的理念带回家,“小手拉大手”,带动家长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

回收厨余“变废”成有机肥料

从碗里的剩饭剩菜摇身一变成了有机肥料滋养蔬果,蔬果成熟了再回到居民的碗里,如今,这样“变废为宝”的循环利用每天都发生在大朗镇佛新社区里。该社区是全市首个建设并入住的农民公寓,也是全市首个厨余回收再生社区。

佛新社区的居民阳台和有机菜地里种植着各种各样茂盛的蔬果,菜农正悉心地施肥、浇水。居民家中都放着两个垃圾桶,绿色的是社区发放的专用厨余垃圾桶,另一个则装其他垃圾。

叶阿姨是首批参与厨余回收项目的居民,每天饭后,她都会把厨余的剩饭剩菜收集在标有房号的绿色小桶中,而生活垃圾就放到另外一个小桶里。收拾完毕后,再把小桶拿到楼下的厨余垃圾回收架上等待统一回收,“我觉得这样将垃圾分类进行回收特别好,能循环利用资源。”

“厨余回收工作人员每天早上9点和下午3点会到佛新小区,把回收的厨余垃圾运送到厨余处理中心,并对每个家庭回收的量和质进行记录。”据大朗镇生活垃圾分类办工作人员介绍,佛新社区厨余回收再生项目,是一个由社区牵头、社工推动、志愿者协助、居民参与,能将居民日常产生的厨余垃圾通过高温微生物降解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并运用于社区园林绿化建设、居民屋顶阳台种植推广以及有机实验地种植的变废为宝建设项目。2015年启动至今,日均回收厨余垃圾约150公斤,产出有机肥料30公斤。每年产出的3500多斤有机蔬果除了赠送给老人公寓,还派送给参与厨余回收的家庭品尝。

垃圾分类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发挥共治合力。大朗城管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局提出的“环卫保洁规范化十条”措施具体而详细,有助于提升东莞整体的环卫保洁水平。接下来,大朗将对照国家、省、市工作要求,今年推动80%以上村(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力争2025年实现垃圾分类城乡全覆盖的目标。

文、图 记者 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