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家传秘法”之所以传遍盛唐,使其得到延续,并滋养欧阳旭、颜真卿、张旭、柳公权等“顶级名家”,主要得益于一位“高僧”,他就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智永。
智永少时出家,入绍兴永欣寺为僧,据文献记载,他30年不出门,认真钻研“二王”笔法,最终掌握前辈的风貌和技巧,所写字迹温润秀劲、畅达灵动,呈现冲和恬淡之气,极具魏晋气韵。
当然智永也没有“私藏”古人技法,在他通悟之后,总结毕生所学,撰写800本《真草千字文》,分散浙东各大寺庙,卷中每一笔标准精到,点画自然流畅、灵秀俊迈,章法布局疏朗有序,千百年来,一直是“必备范本”。
米芾《海岳名言》曾称赞:“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都穆也评价:“智永真草千文真迹,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
可惜《真草千字文》800卷真迹,几乎全部失传,国内尚无墨迹本,现代学者的基本功不扎实,领悟能力偏弱,无法透过拓本的刀痕,参透精微的笔锋变化。
幸好台北故宫珍藏者一幅“宋拓本”,卷中字迹保存完好,每个点画清晰可辨,具有墨色的生动感,细节处理可以详尽分析,可谓揭露智永秘法,帮助大家掌握正统的“二王”技法,堪为“镇馆之宝”。
全卷以楷书和草书两种书体写成,首先看楷书,带有几分行书的灵活性,没有恪守规整势态,点画婀娜遒劲、醇和凝厚,转折处笔势方劲,具有锐利刚健之象。
草书则是多用藏锋书写,线条圆融平滑,相比楷书墨色略显浓润,字体布白偏多,更显明朗宽阔,一方面便于观察细节处理,另一方深化虚灵儒和之风。
据文献记载,虞世南是智永的“关门弟子”,此作一定学过,由此悟透“二王”技法,继承智永温润之气,引领初唐“尚法”风貌,登上“楷圣”宝座。
时常临摹此作,可以通过清晰、详尽的笔画,领悟正宗古人技法,炼化笔法功力,用笔稳健从容、精到曼妙,呈现传统儒和之美,回归正统之路。
而今,经多方努力我们对智永《真草千字文》(宋拓本),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
此品乃手中装裱的经折装,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笔法转变等细节,全都一览无余,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如今精善度市面罕见,独此一家,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