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孙喜增 通讯员 李 杉

金秋的哈密,正是色彩斑斓、瓜果丰收的时节。和瓜果一样丰收的,还有各族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

5天、3个县区、20所中小学校……9月27日,由中国文字博物馆、哈密市博物馆联合发起的安阳“文字边疆行 甲骨进校园”主题研学活动圆满收官,这场跨越3300多年、2500多公里的古今对话、文明互鉴是安阳和哈密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体现,更见证着“文化润疆”之花越开越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骨文“大课间”趣味浓

9月23日上午,安阳“文字边疆行 甲骨进校园”主题研学活动在哈密市第十一中学启动,一堂妙趣横生的甲骨文“大课间”开课了。

“大家知道什么是甲骨文吗?”“甲骨文的‘学’字像两只手拿着什么?是计数的算筹。”中国文字博物馆社教老师通过微展览、甲骨文科普课堂,生动讲解汉字文化和甲骨文知识;甲骨文雕版印刷、竹简编联等互动体验项目让学生们在边玩边学中认识甲骨文、爱上甲骨文。

“老师在语文课上讲过甲骨文的‘水’字,中间是一条水脉,两旁好似水流。今天我又学习了‘鼠’和‘牛’字,非常有趣。我想到甲骨文发现地安阳探寻汉字之美,把甲骨文趣味知识讲给老师和同学听。”哈密市第十一中学小学部四年级学生苏麦娅·玉苏普讲起她学习甲骨文的点点滴滴。

“文字边疆行 甲骨进校园”主题研学活动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殷洹文化润边疆”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展览、教学、互动等形式,把文字教育与学校德育、美育教育有机结合,宣传殷墟甲骨文,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哈密市第十一中学小学部教导主任阿加古丽·买合木提说:“中国文字博物馆为师生们带来文化盛宴,让甲骨文走进校园、融合学校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守护好文化根脉,让中华文明代代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架起豫哈“连心桥”

太行到天山,相距3000公里,但对口援疆工作将安阳与巴里坤紧紧连在一起。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是安阳市对口支援县。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巴里坤县分指挥部充分发挥安阳市文化大市优势,促进两地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开展文化交流、研学实践活动,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9月26日,安阳“文字边疆行 甲骨进校园”主题研学活动走进巴里坤县第一中学、花园乡中心学校等6所学校,中华文明的力量点燃了每一位师生。

看文化展览、学甲骨知识,巴里坤县花园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叶丽娜心中从此种下一颗文化种子。曾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的叶丽娜说:“听社教老师讲《文字里的家与国》这堂课,学习汉字背后的奥秘,我收获满满。长大后我想要成为一名语言文字学家,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巴里坤县委副书记、巴里坤县分指挥部指挥长赵丰丰表示,“文化润疆”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走出去与请进来、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促进两地人民心意相通、精神相依。下一步还将推出以文字为主题的研学、交流活动,着力实现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

以文化为纽带,安阳与巴里坤两地群众在一次次交流中,心越走越近,情越来越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住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润疆”花越开越艳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文字边疆行 甲骨进校园”主题研学活动在哈密市中小学校掀起学习甲骨文热潮。

“在学习《孙权劝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就运用了甲骨文知识,帮助学生理清词义脉络,为语文教学服务。”哈密市第十中学语文老师殷侨说,借力甲骨文,让学生学习汉字的起源、发展和传承,深切感受汉字结构对称美、形象意境美。

主题研学活动的启动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制造竹简的过程中,我学习了礼法之风和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有责任、使命传承发扬中华文化。”哈密市第十中学九年级学生迪力沙提·买买提在制作竹简时说。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宁红亮介绍,中国文字博物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以“殷洹文化润边疆”系列活动为载体,深入挖掘汉字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自今年7月组织开展“文字里的中国——家国情怀”特别展、“汉字之美——中华汉字展”及“文字之都夏令营”研学、“甲骨文化进校园”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新疆各族群众深入了解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青少年心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殷洹文化润边疆”系列活动是安阳市深化推进对口援疆工作,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的窗口。下一步,安阳市将丰富文化交流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文化资源,让“文化润疆”浸润心田。

编审:孙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