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知道司马光吗?

“知道啊,砸缸的那个。”

相信屏幕前的你,已经脱口而出了。

对,就是这位老兄。

小时候,十点君就一直有个疑问:

他那个时候砸缸,真的只是因为机智吗?

直到后来,我看了相关文献,对司马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后才发现:

什么机智啊,“砸缸”完完全全就是因为他是个i人、是个内向的人吧。

要知道,对于一个i人而言,比起边跑边大声呼喊边寻求他人的帮助,拎起一块石头要简单太多了。

更让人羡慕的是,退休后的司马光,过上了所有i人梦寐以求的日子。

“一个人孤独而舒缓,自由自在,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什么乐趣可以替代这种生活。“

今天,十点君就来和你聊一聊:

i人的理想退休生活,那个属于司马光的《独乐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熙宁四年( 1071 年) ,53岁的司马光因为无法阻止昔日好友王安石的变法和改革,主动选择了退居二线。

离开首都开封的他,来到了洛阳,想要找个地方消磨一下内退的闲暇时光。

结果直接被洛水优美的景色和闲适的气氛硬控了。

在《长安送李尧夫同年》中,司马光写下了:

“会须筑室临清洛,相与携筇戴葛巾。”

没错,才刚来没多久的他,现在就打算买个“江景房”了。

甚至还约了和好朋友之后一起拄着拐杖戴着葛布头巾去玩耍。

两年后(1073年),司马光在尊贤坊旁买了20 亩地,建成了一个私家园林,命名“独乐园”。

至此“自是绝口不论事”。

与洛阳那些景物苍古、环境优胜的名家园林不同,独乐园只是一方小小的园子。

建筑简朴,水轩也很小,就连种的花也是一些常见的品种,没有什么奇珍异木。

看到这时,十点君满肚子的疑问:

司马光不是朝廷重臣吗,怎么连个大房子都买不起?

而且他为什么要取名“独乐”,不是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幸,在《独乐园记》中,司马光给出了答案:

“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他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更快乐。’

但这是王公贵族的乐趣,不是贫贱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

我呢,就像个弱小但活泼的鹪鹩( jiāo liáo),虽然在林中筑巢,但只要占据一根树枝就好。

与这个世界各尽本分而相安无事。

这才是我这个远离世事的老人所追求的终极乐趣。”

字字戳心。

而这段话也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

独乐园到底长什么样?

司马光的退休生活又到底在做什么?

要说古人真是待我们不薄,知道土石难存、文字单薄。

便选择了用生动的笔触,在画布上赋予他们永恒的生命。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明代“粉刷匠”仇英老师的笔墨,一起来领略一下:

司马光的快乐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画,纵28厘米,横519.8厘米,现收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乐园图》局部

长卷从右向左,一共分七个部分,对应了《独乐园记》文中的七个景观:

弄水斋、读书堂、钓鱼庵、种竹斋、采药圃、浇花亭、见山台。

我们一一来看。

1)弄水轩

洗砚可抄诗,泛觞宜促膝。 莫取濯冠缨,区尘污清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面中,头戴葛巾、身着白袍的司马光,正趴在地下拨弄着屋中的流水。

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哪个戏水的孩童。

这里是司马光平日宴饮、会友、赋诗的地方。

这种“流觞曲水”在当时很流行。

文人们促膝在池沼两侧,吟诗做对,觥筹交错。

既有着“半亩方塘一鉴开”的清高,又不至于太过拘谨。

酒到酣处,自然是躺倒一片。

2)读书堂

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 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光的书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藏本。

他自己则是趴在小案前奋笔疾书,盲猜应该是在编撰那本不朽的著作《资治通鉴》吧。

小案上仅有砚台和一些纸张,香炉、茶杯、笔架这些小物件一概没有,身边甚至连个研墨的书童都没有。

要知道,同时代的士人桌案上,往往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可供把玩的物件。

旁边伺候焚香、煮茶的童子更是有好几个。

对比下来,司马光堪称“断舍离”的鼻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贯道《消夏图》局部

北宋中期,奢靡风盛行,当时的人各个讲排场比阔气。

“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

可司马光却不凑这个热闹,他不仅案头简朴,连屋顶都是茅草做的,屋里的墙壁掉了漆,还有鸡鸭在院子里觅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是亲朋挚友,应该很少人想到他这“寒酸”的家中做客吧。

还好,i人最烦的就是交际。

3)钓鱼庵

吾爱严子陵,羊裘钓石濑。 万乘虽故人,访求失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小童子佝偻着背,双手捧着茶盘,小心翼翼地向主人走去,生怕一不小心将盘中点心洒落出来。

另一个小童拿着壶酒,轻快地跳上了通往小“岛”的石路。看起来酒装的并不满,就算壶身倾斜也没有洒漏出来。

而司马光,则坐在钓鱼庵的竹篁之中,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水面上的动静。

这个场景并不少见,每当《资治通鉴》写不下去了,司马光便会来到这“投竿取鱼”。

效法伊尹、姜尚等古代圣贤,一边乐安天命,一边随时准备再次出山、为国效力。

4)种竹斋

吾爱王子猷,借宅亦种竹。 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园子中种植了很多竹子,古人喜欢以物喻人,这里无疑也昭示了司马光的个性。

直而有节、内刚外柔。

竹林旁边,是同样用竹子搭起的竹屋,半躺在里面:

白天可以听凉风吹过竹林,晚上又能看着月色洒在竹叶上。

不禁使人联想起了王维在《文杏馆》中所描写的“栋里云”和“人间雨”。

恍惚间,似乎也体会到了以银杏为屋宇、坐看落英缤纷的酒脱。

5)采药圃

如何彼女子,已复知姓字。 惊逃入穷山,深畏名为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十点君真的大为赞叹。

这不就是《动物森友会》这样的经营类游戏吗?

仇大师真的是超越时空的存在。

司马光整治出了整整一百二十畦田,作为采药圃,分块种植着各种花草药材。

为了能辨识它们的种类和名称,司马光还贴心地给每一种植物做了铭牌。

畦的北面也种了竹子,直径一丈左右,弯曲的顶梢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顶天然的帐篷。

而司马光则躺在竹帐中,垫着虎皮垫子,看着相伴的仙鹤,好不惬意。

6)浇花亭

作诗邀宾朋,栏边长醉倒。 至今传画图,风流称九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药圃的南边砌着6块整齐的花圃。

里面种植着芍药、牡丹等,每种花卉只种两株,把简素清幽的风格发展到了极致。

图中心的小亭子,同样是司马光吟诗,会友、赏花的地方。

可今天只有他一个人,怡然自乐地倚在小沓上。

7)见山台

爱君心岂忘,居山神可养。 轻举向千龄,高风犹尚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着亭子身后的小路,便可以走到见山台了。

苏轼曾来到这座独乐园,点评道: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然林木茂密交错,常不得见(山)”。

司马光一拍大腿“苏兄说的对啊”。

于是在池水边地势稍高的地方堆砌了一座小山,又在山上建了一座“见山台”。

从见山台望出去, 不仅洛阳城尽收眼底。

远处的万安山、轩辕山,甚至嵩山都能欣赏到,真是足不出户便可以欣赏名山大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画家仇英用了大段的留白,表现出了“天地孤影任我行,世事苍茫成云烟”。

好朋友的决裂,政治上的失意,都让司马光这个半百老人对世间万事淡泊了许多。

他望着青山时感到的洒脱,想必青山看他时也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独乐园记》的结尾,司马光写到:

独乐,是独立的快乐,而不是拒绝分享。

如果有人喜欢我这种“粗俗低下,世人抛弃的快乐”,那我也很愿意细细同你讲述。

十点君多想穿越时间,亲口告诉他:

这才不是什么“世人抛弃的快乐”,这简直就是i人梦寐以求的退休生活啊。

钻在竹帐中,听微风轻语、细雨呼唤;

小鸟的鸣叫声,代替了集市里的人声喧嚣;

家里东西不用太多太好,够用、喜欢就行;

最棒的是,不会有人来打扰我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就算偶有朋友来访,也都是最亲密的人。

爱种花种花,爱采药采药,爱喝酒喝酒。

何其快哉。

诚然,现在的我们谈退休未免太早了。

就算保守估计,可能也还得3、40年。

但我们大可以试着用退休的心态,去处理那些工作以外的生活,甚至是打造属于自己的“独乐园”。

每天下班,留出固定的时间看看书插插花,不需要什么具体的目的,全凭一时的兴致就好;

周末也可以计划着让自己“逃离”闹市,或是徒步登高远眺,或是找个岸边露营扎帐篷;

不用太多无效的社交,有两三挚友足够了。

给生活按个“暂停键”。

休息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

毕竟,离人群远了,离自己才会近。

点个【在看】,愿你早日过上想要的“退休生活”。

你在闲暇时喜欢做什么呢?一起来留言区聊聊吧,贡献一些想法,也收获一些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王维《终南别业》

作者 | 朴素的树

主播 | 安东尼,朝鲜冷面下藏着一颗韩国烧烤的心。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