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放假,有些人却反而萎靡不振、提不起精神,不管睡多久都觉得疲惫不堪,甚至感觉比上班还要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假期没有感受到想象中的惬意与舒适,反而有种浑浑噩噩的不适感,出去玩也只会加重疲劳,难以开心。

你可能得了“闲暇病”。一般来说,平日里工作越忙碌越容易有“闲暇病”,尤其是放长假时,更容易出现相关症状。

国庆小长假将至,与“假期综合征”恰恰相反,很多人在假期里反而提不起精神,荷兰蒂尔堡大学心理学家阿德·芬赫尔胡茨早前就留意到这一现象,并创造了“闲暇病”这个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闲暇病”?

其实在精神科并没有“闲暇病”这样的疾病诊断。“闲暇病”只是一个正常的生活现象。举个例子:玩过陀螺的人就知道,完全停止的陀螺是稳定的,保持一定转速的陀螺也是稳定的,但是速度太快或者太慢却是很不稳定的。所以玩陀螺的诀窍就是找到合适的角度保持合适的速度。

紧张包括体力劳作的躯体紧张,也可以是脑力劳作的精神紧张。体力劳作的放松相对比较容易且直接,不做就停下来。而精神紧张的放松则没有那么容易,停止后还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工作忙碌时,有一大堆的“to do list”,日常生活安排得满满的,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整个人处于兴奋的状态,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此刻虽然忙碌但是如果合理安排时间,适应了这种节奏,基本能保持很好的稳定。但如果突然失去了旋转的动力,那会怎么样?会晃啊晃啊晃地站不稳,直到完全停摆。这个“晃啊晃啊晃”的过程就是人体的精神紧张逐渐适应的过程,此时人的节奏逐渐变慢,激素水平缓慢下降,逐渐达到新的平衡。

如何能够张弛有度随机切换呢?

首先,主要的诀窍无非就是大家熟悉的几条养生大法:生活规律,饮食健康,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

而对于不得不在职场拼命的打工人来说,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假期活动来适应自己的身体状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假期时间合理安排生活,比如在7天的假期中,前两天可以通过家务劳动,整理房间来保持一定的生活节奏。之后的几天可以休闲一点,不用刻意安排事项,并在最后的一两天逐步调整自己为接下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做好准备。

最后祝大家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

作者:叶尘宇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