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平原,千里沃野,万顷田畴,离不开一个本固邦宁的“农”字。新中国成立后,聊城人有过很长一段凭“票”吃饭的日子,小小的一片薄纸,直接关系吃饭的权利,农业生产力低下,“吃饱饭”并不容易。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沉寂的聊城大地注入了蓬勃生机。“交了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57万农民群众面朝黄土背朝天却不觉苦累,积极性迸发,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迅速增长。2023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二十二连丰”,粮食播种面积连续7年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总产连续5年稳定在110亿斤以上。

老照片:聊城郊外扒棉苗的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照片:聊城郊外扒棉苗的老人

从莘县的田间地头采摘,新鲜翠绿的秋延迟黄瓜13个时辰后就能端上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餐桌,从聊城走出去的莘县蔬菜,在当地受人青睐,被称为“靓货”。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聊城农产品商品率并不高,尤使人汗颜的是,享誉国内外的“莱阳梨”,“娘家”却在茌平县冠县鸭梨走向市场时不得不穿上河北的“嫁衣”。

如今的聊城瓜菜菌、肉蛋奶产量均居全省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聊城瓜菜菌、肉蛋奶产量均居全省前列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食不果腹到粮食、瓜菜菌、肉蛋奶产量均居全省前列,60万亩“吨半粮”产能区建设如火如荼;从靠天吃饭、知天而耕到现代化农业技术、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普及;从饮食单一、品类缺乏到农产品供给丰富,“聊·胜一筹”享誉全国,聊城人追逐着“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实干之光”,不断变革、探索、创新,农业成就不断刷新,牢牢端稳了饭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陶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