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双11”前,京东、阿里选择先将重金砸向香港市场。

9月30日,京东宣布将进一步加码香港市场布局,初期投入人民币15亿元,长期上不封顶。投入将主要用于商品价格补贴、物流补贴及服务优化等方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京东还面向香港地区用户推出自营满299元免运费送上门服务(免运10KG),覆盖3C、家电家具、服饰美妆等自营全品类商品,符合免运费条件即可享受免费送货上门,最快次日达的服务。

而“拆墙”消息释出并未过多久,老对手阿里也在香港市场布局频频。就在前几日,阿里宣布淘宝将投入10亿元把香港变成包邮区。而今年8月,淘宝才在香港试点服饰包邮。

京东阿里近年来持续在香港业务进行重金投入,原因很简单:对比增速已经放缓的内地电商市场,香港电商市场增速处于高位。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2022年,电商销售额占香港零售业的总销售额接近10%,按年上升21%。

诱人增量自然无法抵挡,更重要的是,对头部电商平台而言,无论电商还是物流,后续想做好国际业务,香港市场都是那扇必须推开的“窗”。

电商“进港” 快递物流先行

京东此轮在香港市场的15亿元投入,主要用于商品价格补贴、物流补贴以及服务优化,而从过往京东在香港市场布局来看,重点或许仍会聚焦在港自营快递物流体系的搭建,以及对应配套服务上的升级。

记者注意到,此次京东在港推出的免运费服务,不限定时段和品类。此外,京东在香港还上线了“一件免运费”专区,包括小家电、快消日用等多品类商品,以及京东自有品牌“京东京造”的部分商品,均支持一件包邮。

今年“618”,京东物流在香港落地首个供应链产业基地。在原有服务基础上,供应链产业基地可以让香港自营仓实现BC同仓,更进一步通过常温仓、恒温仓等储存区隔,满足不同客户、产品的仓储需求。截至目前,京东物流供应链香港产业基地入库单量已同比增长超10倍。

去年双11前,京东快递也曾官宣升级港澳快递业务,实现最快四小时送达,送货上门及夜间派送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时从现场了解到,其在九龙、港岛等港澳地区开设了多个快递运营中心,主打全环节自营。

在业务模式上,不局限于B2C/B2B仓配一体服务,升级后,其可为港澳用户提供同城快递、港澳互寄以及港澳至内地的互发互寄与送货上门等服务。时效上则复制内地京东快递的标准。

这些物流端上的升级,带来的增长也是实在的。京东消费数据显示,今年京东“618”期间,京东在港澳地区销量同比增长达300%。

9月26日,淘宝宣布将投入10亿元助力“包邮到港”活动,消费者在淘宝购买购物满99元即可包邮。该项目由淘宝天猫负责招商,阿里国际负责在香港的用户运营和物流。今年8月,淘宝在香港试点服饰包邮。而此次包邮活动,则从服饰品类扩大到了全品类,覆盖包括3C数码、家居收纳、化妆护肤等在内的10亿多商品。

记者从阿里方面了解到,目前淘宝上92%的商品支持官方直运送货到香港,时效也缩短至3—4日达。此外,为方便消费者取货,香港的淘宝官方自提点及自提柜数量将增加到800个。

从行业层面来看,快递是电商的标配,短缺的末端配送人力,高昂的人工、用地成本,一直掣肘香港快递市场发展,更难以匹配如今电商的高增速。而京东、阿里选择用大量时间、精力以及成本铺设物流端,也透露出两方做深香港市场的打算。

在香港,做海外业务的“投射”

互联网增速放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流量红利消失,用户增长触顶,业务增长随之陷入困局之中。加之Temu在全球多个市场的持续“狂飙”,都让各家加速布局海外业务,抢占更多海外市场的行动变得愈加迫切。

而“香港经验”显得十分重要,比较成功的案例可能是美团的Keeta。美团于去年5月在香港推出全新外卖品牌Keeta。记者从美团方面了解到,Keeta仅用了近半年的时间,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最终实现了对整个香港区域的外卖服务覆盖。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Measurable AI的数据,美团香港业务Keeta的单量市占份额已达到44%,跃升为全港第一大外卖平台。也是得益于在香港市场的成功,美团开始将外卖业务的触角伸向中东等地区。

因此,将香港业务做大、做深,也成为了当下绝大多数有明确海外业务战略的公司的首选。淘宝此番在香港业务的升级,也与淘天整体出海增长密切相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前从淘天获悉,淘宝出海战略将全面升级为“淘宝天猫出海增长计划”,即原先仅向“服饰”商家开放,如今扩容至全行业商家均有机会。该项目由淘宝天猫来招商,阿里国际负责海外的物流和用户运营,平台提供海外邮费补贴,直接对海外消费者包邮。

此前,7月中旬,淘宝推出了“大服饰全球包邮计划”,在服饰行业先行先试。淘宝同时还宣布将投入数十亿元,帮助商家开拓海外市场。

扩大香港业务规模,积极拓展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最终做更长远的全球化战略的打算,已经是一套相对而言比较成熟的互联网、新消费企业“出海”模式。只不过,全球市场依旧充满无数未知和变数,继续将香港市场做扎实可能是当下为数不多的选择。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