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王震在首次立功大授衔的仪式上,被授衔为开国上将,但却因为旧伤复发,被组织接到北京的医院治疗。经过医生们的诊断之后,最终确认需要给他进行手术。但因为王震的身份特殊,要做大手术的话就必须得到直属领导的批准才能进行。

当医院将他的手术方案呈送到彭老总处的时候,彭德怀审阅完毕,却迟迟不敢签字。整整两天时间,他总是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或者独自在院子里踱步,嘴里还反复念叨着:“到底是动,还是不动?”

一天午饭的时间,彭老总在去食堂的路上还依然心神不宁,以至于秘书走到了他的跟前他都没有发觉。于是秘书忍不住问他:“彭老总,您这两天是怎么了?”彭老总才回过神来,随后摇头苦笑道:“王胡子得病住了医院,医生说要做手术,不做不行。我想了两天,下不了这个决心,不敢签字啊!”

在战场上横刀立马,面无惧色的钢铁战神,为了自己亲密战友的一个手术,竟然思索了两天两夜不敢下决心签字,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他如此犹豫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工人到屈指可数的大人物

1908年,王震出生在湖南省浏阳河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王震就能识文断字了。6岁时,他由爷爷领着去到邻村读私塾,次年因顽皮退学,开始跟姑父习武,10岁又再次到邻村私塾复读。13岁时,由于温饱不能维持,王震只身来到长沙谋生,先拉了一段时间人力车,接着又干起了铁路搬道工。

1924年春天,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开始了,王震也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进步着,随之被任命为工人纠察队队长。1926年的一天,纠察队护送一位长头发的“书生”到长沙给工人演讲,王震负责护送,由此与之结识,并且王震一生都追随其始终。这人时称“毛润之”,即毛泽东。

随着革命形势逐渐高涨之后,王震也开始组建游击队。这支队伍在他的领导下神出鬼没,迅速发展到数百人,带兵、打仗也成为了他热爱的事。1930年9月,王震和他率领的游击队来到了江西萍乡,正式编入红军湘东独立师,他也因此成为了湘赣苏区主要创始人之一。

此后,王震在“围剿”的作战中先后歼灭了两个团以上的敌人,从团政委成长为师政委。由于天生一副连腮胡,平易近人的王震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王胡子”。

1931年的一天,组织准备派他去苏联学习,最后上报到毛泽东那里审批时,他却说了一句:“王震者,湘赣人也。”言下之意是湘赣的革命斗争正需要他。于是王震留了下来,继续参加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2年,王震留守井冈山。11月下旬,面对敌人的第四次“围剿”,王震率军果断反击,将敌人全部击溃,给进攻苏区的敌人当头一棒。最后,王震及其领导的红22师表现不凡,让许多的战士们都为之感叹。1933年8月1日,王震荣获了三等红星奖章。

随着王震不断在战场上立功,升任军职,他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屈指可数的人物。但他擅长拳脚、武艺高强又力大无比,却并非是一介武夫。早在家乡湖南浏阳闹革命的时候,他就阅读了毛泽东的《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油印小册子。除此之外,他还熟读过《三国演义》,作战时也善于动脑,用计多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4年秋天,二、六军团会合后从黔东出发,向湘西进攻,军阀闻讯后直接来到了他们的军队驻地,永顺县,于是贺龙决定部队主动撤出永顺,并且在城北吊井岩设下埋伏准备歼敌。但没想到敌人来到永顺县之后竟然不走了。

第二天,二、六军团又向北退了60里设埋伏,结果敌人追到了吊井岩又不前进了。此时许多人建议不该再退,于是贺龙就问王震,王震答他说:“虚晃一枪,败下阵来,卖个破绽,让敌中计,再来个回马枪。”

贺龙又问他:“还退吗?”王震肯定回答:“退。”“在哪儿打?”“在颗沙、塔卧。”贺龙听完王震的建议后十分高兴,同意了他的计划。随后王震便直接奔赴颗沙、塔卧一带,看了一下地形后,果断下令继续撤退,向十万坪地区进发。

王震布置埋伏后,贺龙赶到,看到重新设置的地区后大发雷霆:“你为什么把部队带到这儿来?”王震答:“颗沙、塔卧地形太狭窄了,这儿可以歼灭更多敌人。”贺龙望了一下周围地形,还会很生气:“改变阵地,为什么也不报告一下?”

王震大声答道:“没有事先报告,我承认错误。但在颗沙、塔卧,我们只能歼灭敌人一个团。你是总指挥,不同意的话我就把部队带回去。”贺龙不再说话了,而是举着望远镜开始四周观望,说了声:“好,就在这儿打!”

最终这场战役大捷,歼敌1000人,还收获了机枪、大批子弹、马匹、军用品等等装备。

在漫长的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王震曾经多次带领部队进行了创纪录的长征。1935年,他率领红军第六军团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44年,他又率领三五九旅南下北返,经历了二万七千里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队长途跋涉,英勇转战,途经8个省份,跨越半个中国,先后突破敌人100多条封锁线,进行大小战斗300余次,于1946年秋胜利返回延安,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任务,被誉为“第二次长征”。

9月,王震穿越枪林弹雨,来不及刮胡子回到延安,来到王家坪毛泽东的住所。见到毛主席后,他以十分激动的心情向他敬礼、问好。毛泽东也很激动,紧紧握住王震的手,看着他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

1949年10月10日,王震率领的第一兵团开始了解放新疆的历史性进军,并再次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七万大军在严寒的冬季和连续行军作战未得休整的情况下,只用了六个月时间,便进驻到了全疆各个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接管了千里边防。这次,王震也完成了他的最后一次长征。

能武能文的全才

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像讲故事一样把王震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铁路工人等等的事迹说给赛福鼎·艾则孜听。赛福鼎·艾则孜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1949年他被任命为新疆军区副总司令。

最后讲到王震在延安率领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做出的重大贡献的事情时,赛福鼎·艾则孜忍不住感叹:“王震同志算得上是一位能武能文的全才。如果说第二次长征,是王震记入史册的一次赫赫战功的话,那么南泥湾开荒则显示了他含辛茹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毛主席结束时对他说:“王震是一位好同志,从现在起,你要和他一起工作。在战场上他是一位所向披靡的英雄。你熟悉新疆的情况,所以,处理一些涉及面较大的问题时,你要多帮助王震同志,要多提醒他审慎行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些话中,能感受到毛泽东、中央对王震给予的信任和厚望。而且赛福鼎·艾则孜还发现了一个细节,几位中央领导人都是以“王胡子”来亲切称呼王震的。

抗战爆发后,为了打破敌人的围攻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克服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困难,1939年,各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1940年底,毛泽东、朱德命王震率部奔赴南泥湾,在随时保持战斗准备的情况下,屯田开荒,发展生产

南泥湾位于延安东南约百余里的地方,当时那里荒无人烟,杂草丛生,野兽成群,给来到这里的部队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但三五九旅却丝毫不畏惧,立即迅速地投入进了生产的热潮当中。

两年多的奋战后,这片荒无人烟的南泥湾终于变成了“粮食仓”,宛如一个“陕北江南”,王震也因为吃苦在前,成绩卓著,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大生产劳动英雄。南泥湾垦荒的创举和经验,对全国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起了典型示范作用。

毛泽东对南泥湾垦荒也一直非常重视,他除了一直和王震保持联系外,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去南泥湾实地考察。1943年秋的一个晴朗的中午,毛泽东穿着延安土布灰制服,来到了南泥湾三五九旅旅部。

看到了周围的一番丰收的景象后,他不由得握起王震的手称赞道:“庄稼长得蛮好啊!”王震激动地说:“谢谢主席,这是大家的功劳!”随行的同志告诉王震,毛泽东来得很早,一进到南泥湾,看到长势喜人的庄稼和周围的优美的风景,十分高兴,一边走一边看,还连连称赞王震。他和地里劳动的干部战士亲切交谈,整整走了一个上午。

毛泽东在南泥湾的几天中,白天由王震等人陪同,察看庄稼,巡视部队,和战士、老乡交谈,接见劳动英雄。晚上则在窑洞里和王震等一起研究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王震再次向毛泽东主动请缨,率部队挺进新疆。来到新疆后,王震向所部发布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不得有任何人站在劳动生产之外。”还提出了当年的一个产量目标——60万亩。

很快,这支久经沙场、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曾开发南泥湾的英雄部队,又分批来到了新疆,再次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生产运动。

在王震的亲自带领下,所有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在大生产的第一年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军区共开垦农田83万多亩,超额完成40%的计划。 生产的粮食足够自给7个月,油料蔬菜也都全部自给。

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十分兴奋,给予高度评价:“我王震部入疆,尚且首先用全力注意精打细算,自力更生,生产自给。现在他们已站稳脚跟,取得了少数民族的热情拥护。”

紧接着在新疆地区的生产逐渐稳定了之后,1954年“八一”前夕,王震接到了中央的急电后,火速回到了京,毛泽东亲自接见了他,并交给了他一项心的紧急任务:率领铁道兵立即开赴南方抢建黎(塘)湛(江)铁路和鹰(潭)厦(门)铁路,以开辟湛江这个南方新港口。

王震听完后,想都不想地站了起来,坚定地说:“中央放心,保证三年完成,我敢立下军令状。”随后王震便立即召开会议,调兵遣将,赶往施工现场。因为对于每个问题都就地解决,所以效率瞬间提升,部队8月接到命令,当月开到现场,9月全线开工。1955年5月19日,300公里的铁路全线铺轨,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也是新中国修建的一条造价低、质量好的模范铁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王震再次受到了中央和毛泽东的嘉奖,毛泽东鼓王震说:“要有信心、有志气干好一辈子铁路,争取一年修几千公里。要发展几十万公里铁路,建设新中国。”

王震也表示,将来要将铁路修到新疆,修到塔里木、西藏、喜马拉雅山。毛泽东听到他这一番目标之后,风趣地对王震说:“好啊,王震,铁路修到了喜马拉雅山 ,你就是死在那里也是光荣的,不用防腐剂也会永垂不朽呢!”

彭德怀的拳头

1946年,王震率部回到了陕甘宁边区,司令员贺龙十分高兴,立即致电王震表示慰问。他的回来,打开了贺龙开拓晋西南的新思路。10月初,上任伊始,王震就和兄弟部队进行晋西南战役,解放了大片土地,巩固扩大了晋绥根据地。

贺龙倚重王震,让当时正在组织延安保卫战的彭德怀得知后,也看中了王震和其所在的部队。于是在1947年3月,王震部队奉命开赴陕北,加入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的直接指挥下,王震率部近万人,参加了陕甘宁边区保卫战。

1948年,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奉命解放大西北,在他领衔指挥发起的解放澄城和郃阳的战役上,因为我军没有修筑防御,只能硬着头皮作战的情况下,任务变得十分艰巨。

就在王震指挥部队打得正起劲儿的时候,本该坐镇后方的彭德怀却突然来到了前线指挥岗位上。王震从警卫员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急忙转身跑到指挥部,直接对彭老总抱怨:“这儿这么危险,您怎么还亲自来了,赶紧回后面去!如果出了问题,我王胡子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结果彭德怀根本不理他,直接开始拿起望远镜观察起来,边看还边风趣地说道:“我老彭比你打过的仗多了去了,怎么,你能来我还不能来了?或者说你能死,我就不能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句话说得王震哑口无言,半天说不出什么话来。此时阵地上还炮火连天,敌军的炮火不断往指挥部附近狂轰乱炸,指挥部被冲得左摇右晃。为了安全,王震见状直接将彭德怀拉进了地下掩体,并对他说:“老总,你还是赶紧退到后面去吧,你看这,太危险了。”

但彭德怀的脾气不是一般人能说得动的,他听了王震的话不仅不走,还让王震带着他去到战场上视察,王震越来越心急,还让彭德怀的副参谋来长来奉劝。

见对方没反应后,王震最终忍不住高声问彭德怀:“您是不是不相信我的指挥能力?”结果彭德怀也不吃他的激将法,回答:“你指挥你的,我看我的,谁也不耽误谁,别废话了,我保证不干预你!”在短暂的言语交锋后,王震只好听从了彭老总的意见。

之后的几次战役,王震都连续拿下了几次大捷,甚至还创造了攻坚战中一个军歼敌一个军的模范战例。在1949年解放新疆的战役中,王震也一路北上,连续解放了西宁、青海、酒泉,最后直接到达新疆,取得了最终整片地区的解放,为解放大西北、巩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而在解放大西北的战斗过程中,王震也一直都是在彭德怀的领导下进行的,因此也被敌军军队们敬畏地称为“彭德怀的拳头”。

1955年,王震被授衔为开国上将,但却因为旧伤复发,被组织上接到北京协和医院诊治。医生检查一番后,表示要进行一次大手术。工作人员将手术方案呈送给彭德怀审阅后,彭德怀看了很久,却一直都没有签字。

他对身边的人说:“王胡子住院,医生说不得不做手术,但我们国家现在的医疗水平能有把握吗?一旦王震下不来手术台怎么办?可不做手术,人也活不了,到底该怎么办,我考虑了两天都下不了这个决心,不敢签字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震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受过7次伤,背部有4处,右腿有2处,头部有1处,可以说是“七死一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率领农垦大军,奋战在西北、东北、西南边疆,艰苦的生活和过度的劳累使他身上的疾病也越来越多。

所以如果要进行一次大手术的话,那么王震要承受的痛苦,也是一般人无法忍受的。这也是让面对敌人横刀立马、面无惧色的钢铁战神彭德怀都迟迟不敢签字的一个原因,也足以证明彭德怀和王震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

1974年11月,为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的,一生都在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开国元帅彭德怀,在病床上走完了自己76年的艰苦岁月。而在最后的岁月里,彭德怀在脑海里想念了许多人,其中就有王震将军,他经常会回忆当时和战友们一起横刀立马的峥嵘岁月。

彭德怀曾对身边的人说:“王震对我很好,但我一直对他不客气,看不顺眼了还总是骂他,但好在王震不怕我,也不在乎我的脾气,有时候,我骂他也骂,气顺了也就相安无事。”说到这里时,彭德怀的眼中都总是泪光点点。

弥留之际,彭德怀不忘记对侄女嘱咐道:“有时间的话,你们就代替我去看看你们的王叔叔,替我再看看王胡子。”

到了20世纪60年代的初期,王震就因为患胃溃疡,导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不久后,又因患肠梗阻做了松解手术。到了1965年,他又患腹壁疝气,做了腹壁修补手术。70年代后,王震又做了两次大的手术,一次是胆囊摘除手术,另一次则是膀胱癌的治疗手术。

曾有和王震一起中原突围出生入死的战友、原国家主席李先念曾经心疼地对王震开玩笑说:“你肚子里快让医生给掏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1年8月,王震陪同邓小平等人到新疆视察。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震撑着患癌症的身体,四次考察新疆。王震常说:“新疆是我第二个故乡,我对它也一直怀着深深的感情。”1991年8月,是他最后一次回到新疆。

1993年3月12日,王震因身患重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王震生前曾多次交代,丧事一定要从简。为了完成他最后的遗愿,4月5日清明节,上午11时3 0分,一架装载着王震骨灰的小型运输机从乌鲁木齐机场腾空而起。12时,王震的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手捧着骨灰,伴着一朵朵鲜艳的玫瑰、月季、黄菊,从五千多米的高空徐徐撒落……

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王震都一直保持着赤胆忠心、雷厉风行的品性,他所表现出来的气魄和胆识、所形成的崇高思想、品德和风范,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