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一天,51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在这次的交谈过程中,毛主席突然的一个问题,让杨振宁一时间感到有些惊讶,他问:“现在的老百姓都讲我要‘万寿无疆’,杨先生,你认为这科不科学呢?”

毛泽东很早就已经看淡了生死,觉得“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为何在见到杨振宁后,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呢?杨振宁后来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求学美国,追逐名师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他的父亲杨武之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曾担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及上海复旦大学的数学系教授很多年的时间。1933年开始,杨振宁在北京崇德中学上学,1937年秋天,他进入到安徽省立第六中学学习。

1938年初他们一家来到了昆明,于是杨振宁便转入了昆华中学高中学习。也就是在这一年,杨振宁又转去了西南联合大学,并在这里度过了四年的时光。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阵容十分强大,杨振宁的国文老师有朱自清、闻一多等。物理教授有赵忠尧、吴有训、周培源。

也就是在此期间,杨振宁开始对对称原理产生了最初的兴趣。杨振宁的大学生活是幸运的,在那里他得到了我国一流科学家在学业上的悉心指导。这些科学家在抗战时期极端困难的外部环境下的献身精神,给了杨振宁极大的精神财富。

1942年杨振宁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到了清华大学研究院学习两年。1944年夏天,杨振宁考取了留美公费生。如果说杨振宁的早年生活,都是由家庭和父母来决定的话,那么,从他求学美国、追逐名师以及之后人生中的一系列关键选择,都显示出了他睿智与务实的品性。

那时爱因斯坦、狄拉克、费米是杨振宁最崇拜的三位物理学家,去到美国后,他便决心追随费米。1945年底到达纽约后,杨振宁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费米,但却被拒绝了指导他写学位论文的要求,因为费米正在从事高度秘密的研究。

他选择费米的最主要原因,是想完成一篇实验博士论文,因为他的实验能力较差,所以希望能得到导师的帮助。杨振宁曾经在一个教授的实验室工作了十八个月,那时候实验室有个笑话,说:“哪里的爆炸声音一直砰砰作响,哪里就一定有杨振宁在场。”

随后,费米又把杨振宁介绍给了另一位物理学家泰勒,在泰勒的指导下,杨振宁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活跃的学术气氛中,逐渐接触到了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些研究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正是粒子物理开始新的蓬勃发展的时期,他与他同辈的许多工作者们和这门学科一同成长。他也曾表示:“我很幸运。当我在实验室学习物理学最前沿理论的时候,我的同胞还在战火中挣扎”。

一直到1950年春天,杨振宁得到了高等学术研究所继续工作5年的机会。最后经过再三考虑,他选择留在普林斯顿,留在理论物理研究的象牙之塔。在这里,杨振宁前后工作了17年,这是他一生中研究工作做得最好的时期。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拿到了诺贝尔奖项。

1955年杨振宁在普林斯顿晋升为教授。1965年初,纽约成立了一所新大学,大学中设置了五个爱因斯坦讲座教授的职位。当时的大学校长希望杨振宁能够担任讲座教授的这一职位,并希望他能在学校建立一个理论物理研究所,由他当所长。因为管理起来容易,所以杨振宁就接受了校长的邀请,来这所大学里任职。

1964年,杨振宁选择加入美国籍,他曾对自己当时的这段选择做出过一些描述:“从1945年至1964年,我在美国生活了19年,包括了我成年的大部分时光。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选择。对一个在中国文化里成长起来的人,作这样的选择也尤其困难。我的父亲在病故之前,都一直对我放弃故国的做法没有宽恕过。”

但随着后来两国关系逐渐解冻之后,杨振宁也有了重新回国、重见家人的机会。1971年,他迫不及待地向巴黎中国大使馆申请回国的签证。周培源曾说:“杨振宁是一位热爱祖国的科学家,他是第一个回中国大陆访问的知名华裔外籍学者,在这一点上是没有人能同他相比的。”

他首先给在复旦大学任教的父亲杨武之发了一个电报,表达自己想要回国,去上海探视他们的愿望,接着他开始为自此长途之行做周密的计划。父亲杨武之收到电报后,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先给国务院写一封信,最终在得到了批准之后,他才同意儿子回来探亲。

杨振宁回到阔别26载的故土,一路上的他心情都十分激动。对于祖国,现在既熟悉又陌生。飞机降落后,杨振宁走出舱门,他又闻到了故土的气息,他看到了同胞们亲切和蔼的笑脸,杨振宁突然意识到, 从现在开始的访问,将是他一生中另一个新的开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首先去到了父亲住院的医院探望,父亲患老年性糖尿病,卧床很久了。看到儿子回来之后,杨武之的心情特别高兴,精神倍增。杨振宁觉得,父亲比上次重逢时看起来显得苍老衰弱了很多。母亲陪伴在父亲床前,精神虽然很好,只常年的劳累双使她的腰和背都有些弯曲了。

父亲再三叮嘱他:“要把目光放远,要看清历史演变的潮流……”杨振宁顺从地点点头。随后,杨振宁又去看了在上海的弟弟妹妹们,询问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后来他又去了北京看望好友邓稼先、黄昆,以及老师吴有训、周培源、 王竹溪先生。他也首次见到了自己的岳父——前国民党将领杜聿明,还有岳母杜曹秀清。岳母一开始在美国,与女儿女婿共同生活了几年。随后当她得知杜聿明还健在、并且被释放的消息后,1963年就回到了北京。如今看岳父岳母的气色都很好,杨振宁便感到宽慰了。

在7月的一天,杨振宁还接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宴请了杨振宁和他的弟弟妹妹等亲属们,还有杜聿明夫妇、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著名科学家周培源等人。

席间三小时的讨论及宴会后两小时的谈话中,内容与科学几乎完全没关系,大多都是美国的情况。1972年6月,杨振宁第二次来华,二人又一次见面了。这次周恩来诚恳地请杨振宁就中国的教育、科研提出意见和建议。

杨振宁想起了他在参观访问上海、北京时所见到的一些情形,于是很直接的表示:“中国在教学科研中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这是很好的,但是目前中国理科大学不重视基础教学和理论研究,应引起重视。 在很多科研机构里,也存在着这样的倾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明确指出,大学招生只吸收工农兵家庭的子女,这不利于团结知识分子等等一些问题。二人这次的会面谈得非常投机,周恩来热情、 诚恳、谦虚的性格,也给杨振宁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而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总理对他的这一系列意见,都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力所能及地作了认真落实。因为听了杨振宁的话,整个1972年,周恩来都在对一些问题进行纠偏。

与伟人的会见

1973年,杨振宁又迎来了两次访华。5月父亲去世,他回国办理后事。7月12日,他再次按原定计划访华。这次他的心中感慨万千,自己当时已经过了五十岁知天命的年纪。他先是去墓碑前看望了挚友邓稼先同志,随后接待人员照例问杨振宁:“杨教授,这次回来,想见哪些人,想访问哪些单位?”

他突发奇想,说:“想见一下毛主席。”听到他这个回答,对方没有答话。杨振宁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有些冒失,觉得很不好意思,也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当时毛主席已经80岁的高龄了,而且身体也很不好,基本已经不见客了。但没想到的是,几天后的一个下午,他却突然接到了一个通知:毛主席要在自己的书房接见他。毛泽东会见外籍华裔科学家,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得知这一消息,杨振宁十分激动,去见主席的那天他专门起了个大早,收拾干净后,就被警卫员带进了中南海毛泽东的书房里。

当时毛泽东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看到他后,脸上瞬间多了慈祥的笑容,杨振宁看到后,心中为之一颤,急忙快步走上前去,热情地和主席握手。虽然毛泽东的身体情况很不乐观,这次会面的时间也比较短,只进行了一个小时,但二人也相互切磋谈论了很多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毛泽东知识渊博,热爱读书,所以杨振宁口中的许多专业名词都难不倒他,大到天文地理,小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从基本粒子出发,到宏观宇宙,甚至毛泽东不经意间说出的一些想法,都能给到杨振宁很多科学启迪。这番谈话,让杨振宁感觉到的只有震惊和意外。

期间,毛泽东还用一口浓重的湖南乡音问杨振宁:“在你们的领域里,对‘理论’这个词和‘思想’这个词是如何用的?”杨振宁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于是他停顿了好一阵,向毛泽东作了一个他自己也并不满意的答复。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也是第一次知道了日理万机的国家领袖竟然也会对自然科学有这么大的兴趣以及独到见解。两个高智商人的谈话,气氛非常轻松,最后一旁的工作人员提醒他们会谈的时间到了,杨振宁才准备起身告辞。

而就在这时,毛泽东却突然叫住了他,问道:“杨先生,现在他们都想让我万寿无疆,你认为这科学不科学呢?”杨振宁一听,整个人都愣住了,他是个科学家、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却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于是他短暂地思考了一会儿。

最后杨振宁非常诚恳地回答:“主席,那时人民群众感谢你创造了一个新中国,得以让劳苦大众翻身,他们是在祈愿您能身体健康。‘万寿无疆’的说法虽然不科学,但却表达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诚挚祝愿。”

毛泽东也意识到了这个话题说的有些不合时宜,也明白了杨振宁内心的担忧,于是就挥了挥手说道:“我是搞政治的,不懂科学,但也知道科学讲究质量守恒,什么‘万寿无疆’的,肯定就是不守恒,那就不是科学了。”

刚说完,他和杨振宁就相视一笑起来。随后大家都站了起来,毛泽东却有些吃力,站不起来,于是他对杨振宁说:“你拉我一把。”杨振宁忙上前搀他起来,他注意到,主席能正常走路,只是比较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亲自将杨振宁送出了门口,并再一次紧紧握住了杨振宁的手,激动地说道:“我年轻的时候也想从事科学工作,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没能实现,可今天看到你,我很高兴,衷心感谢你,你对世界是有贡献的。”

杨振宁听到毛主席对自己说的话,感激涕零,也紧握着他的手,深情祝愿道:“主席,我也祝您老人家‘万寿无疆’。”毛泽东一听,笑着摇了摇头,说:“这个咱们刚才说过了,这句话不对,也不科学。”

后来对于这次的会谈,杨振宁曾回忆:“主席对于在中国出生的我, 能对世界物理学做出贡献很是高兴。”也有人问他,对毛主席的湖南口音能否理解的时候,杨振宁还讲了一个小插曲:

“一开始主席说到中国历史上的科学成就和科学思想时,引用了许多典故成语,这些我都不熟悉,因而一时听不清楚,于是周总理便和周培源先生换了座位,由周总理翻译。最初,是周培源先生和我坐在毛主席两旁。由于不能听懂湖南话的成语,周总理就和周培源先生换了位置,靠近主席坐着,以便给我们解释。”

杨振宁访华之后,大批著名华裔外籍科学家不断地来到祖国进行交流 ,为世界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迎来了一个充满朝气、开放的新局面。

科学家的长寿秘诀

1974年6月,杨振宁第五次访问中国。这一次会见杨振宁的,不寻常地分成了两拨。会见都是在6月28日的下午进行的。一拨是王洪文、叶剑英、张春桥、邓小平、郭沫若等人,另一拨是江青、陈锡联、纪登奎等,后者一起请他吃了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4月,杨振宁第6次来华。17日晚,华国锋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他。这是华国锋担任主席后第一次会见外宾。一直到2015年,杨振宁放弃了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加入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

何止于米,相期于茶”原本是冯友兰送给同样是金岳霖的一副对联,意思是何止88岁,更寄希望于108岁。杨振宁也曾在公开场合上用到这句话,当时他饶有风趣地说:“我要活到108岁,当我‘茶岁’的时候,翁帆(杨振宁的夫人)正好54岁,还很年轻。”

从1922年到今天,杨振宁已经走过了将近百年的人生历程。如果是一位普通老人,一定不会和现在的杨振宁一样,依然思维敏捷、健步如常,还经常外出旅行,伏案写作。

杨振宁60岁时的时候,他仍然耳聪目明、牙齿完好,完全没有这个年纪的老人们会常常出现的一些症状。这和遗传父母的长寿基因有很大的关系,从杨氏姐妹四人都堪称高寿的这一事实就能看出。

不过仅有先天优良的基因是远远不够的,杨振宁的青年时代,正是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甚至还要面临着生死考验的时代。但是在杨振宁的记忆里,他并没有承受那样的精神压力和心灵创伤。

杨振宁曾回忆:“生活在战乱与饥饿的年代,与我同龄的人,许许多多的人,不是饿死就是面对痛苦的生活”、“我很幸运,那时候家里的条件还是蛮好的,吃饭穿衣不会愁”。

在运动方面,杨振宁说自己很“懒惰”,并不喜欢经常运动,他更喜欢坐着喝茶看书,偶然在家里骑骑健身脚车。不过,年轻时候他是很喜欢运动的,溜冰、打冰球、打墙球和骑自行车都是他经常做的运动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一为杨振宁 中间为邓稼先

“我喜欢走路,年轻的时候,每到一个城市,我是以步行去认识这个城市。记得有一次在台北,我从火车站走到台湾大学,走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我虽然很喜欢走路,但现在年纪大了,我要时刻小心摔倒。”

除了走路,杨振宁还喜欢旅行。2011年已经89岁的杨振宁决定要去宁夏旅行,身边的人都问他为什么要去那么遥远、那么偏僻的地方,他的回答是想要实现一个小时候的梦想——踏遍贺兰山。当时他的这一决定,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然而他却做到了。

在旅行的过程中,杨振宁也结识到了很多好友,这其中也有一些长寿的人。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杨振宁发现长寿的人有些共同特点:那就是生活环境单一,平时喜静不喜动,他对此深有体悟。不过喜欢静,并不是一般的静,而是指陶冶心情的运动和恬淡养心之静的结合。

对于杨振宁来说,其中一个可以静中养生的方法,就是读书。他曾说:“西汉刘向曾有一句名言:‘书犹药也。’这是说书是精神旺盛的营养品,能滋补身心,经常接受新观念、新知识,心中充实。”,因此他也建议中国学生“尽量多读参考书,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

杨振宁的童年是在北京清华园长大的,他的父亲从美国毕业后,回国后担任清华大学的数学系教授。平时父母对他管教都很严格,所以在此期间,杨振宁的成绩一直也很好。到城里的崇德中学念书之后,他就开始天天守在书桌前刻苦读书,看课内书、读课外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上大学、读博士、去国外留学、搞科研,他也不忘去读更多的书。杨振宁认为:读书不仅可以增知识、长学问,也可以防治疾病、养德健身。他说:“许多疾病来源于不衰的情绪和不良的品行,从而引起健康的自我损害。读书是最好的心理疗法和道德规范。读万卷书,可以使自己精神、品行不断进入新的境界,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有道德修养的健康人。”

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杨振宁能够长寿的重要原因。虽然杨振宁曾一度加入外国国籍,但他一直把自己看作炎黄子孙。无论在任何地方,他都是以恬静淡泊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并且始终保持一颗难得的赤子之心,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发展和变化。

其实第一次回到祖国访问的时候,杨振宁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当他回到美国的时候,还被联邦调查局多次找上门。而杨振宁每一次都是非常镇定而坚决地向他们表示:“在中国,我的父亲、母亲、弟妹们等等亲属都在那里,我的许多朋友在那里,我想念他们,所以我要去看望他们……这并不触犯美国的法律。”

2015年4月,90多岁高龄的杨振宁终于真正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加入中国国籍。他说:“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