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个叫“李德”的人成为了中央苏区的领导人,他是由国际共产主义派遣下来的。但李德的到来并未给红军带来新的希望,反而使得原本就倍受打击的队伍,差点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湘江一战标志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的人数损伤过半,“红旗还能打多久”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随后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李德的指挥权被取消了,毛主席领导红军进行万里长征,此后才有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局面。但是从此以后,李德这个人就很少被人提起,他似乎从人间蒸发了一般。遵义会议后的李德,到底去哪里了呢?他此后的遭遇又会是怎样的呢?本期内容,将为您讲述遵义会议以后,李德同志的后半生境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纸上谈兵

李德在1900年出生于慕尼黑,他的原名叫奥托布劳恩,13岁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在读中学的时候,劳恩就曾经从事过一些社会主义活动,一战爆发后更是马上投身行伍。但当时的劳恩还只是一个小兵,在战场上并未有太多的建树,直到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德国,加入了斯巴达克联盟。

斯巴达克联盟就是德国共产党的前身,劳恩在加入之后表现十分活跃,在1921年和1926年两次遭到了德国当局的逮捕。在国际共产组织的帮助下,劳恩成功越狱并且逃到了当时的苏联,成为了国际共产主义中的一员。在军事学校学习了短短的3年后,劳恩就作为军事顾问被派到了中国,从此以后化名为李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3年,来到中央苏区的李德开始了他的中国行,而这位只会“纸上谈兵”的军事顾问,也给当时的红军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在李德到来之前,毛主席带领红军突破了蒋介石的四次围剿,红色的旗帜已经插到了30多个县市的土地上。与此同时,红军战士们在根据地还初步完成了经济建设以及政治建设的任务,虽然当时的红色力量还未完全成型,但已经显示出了燎原之势。

但自从李德到来之后,一切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王明、博古等人的支持下,李德成为了中央苏区的“最高长官”,随后又采取了错误的领导策略。在没有充分了解红军与蒋军的情况下,李德以强硬的态度命令红军与国民党军正面对抗,完全摒弃了毛主席与朱德此前的“运动战、游击战”策略。当时朱德和毛泽东多次劝过李德,告诉他这种冒险的激进主义路线要葬送队伍,但没有任何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4年初,蒋介石纠集了大量的兵力向广昌进攻,企图打开中央苏区的北大门。朱德与毛泽东建议放弃广昌,继续采取游击战的方式保存实力。

但李德执意要与国民党展开大决战,大量的红军战士被派遣到前线与国民党军展开“阵地战”。在飞机、大炮的火力猛攻下,在广昌前线的红军损失惨重,直接阵亡了5000多人。而当时红军的力量加在一起,也不过刚刚超过8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昌一战失利后,彭德怀怒斥李德“崽卖爷田不心疼”,毛泽东和朱德也十分担忧。但接下来在湘江的一场血战,几乎要将刚刚有点起色的红军队伍,断送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这一仗,红军人数由8万锐减到3万,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整个湘江。

痛定思痛,红军在战略转移后抵达了贵州遵义,在遵义会议上确定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人的领导地位,红军的命运这才开始大转折。但在遵义会议上,李德却不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将所有的原因推得一干二净。对于他的情况,毛主席等人又是如何处置的呢?遵义会议后销声匿迹的李德又去了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幡然悔悟

遵义会议上的李德、博古,对大家的批评分析不屑一顾,他根本就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将所有的原因都归结于客观因素。但事实上,在李德获取指挥权之前,红军在四次反围剿中都接连获胜,反而是他的到来将队伍推向了覆灭的深渊。

军事学院毕业的李德刚愎自用,在指挥过程中无视现实的情况,生搬硬套自己所学的那一套理论。面对毛泽东等人经过多次实践证明的“游击战术”,李德根本就不理不睬,反而采取“阵地战”这种作战模式。在蒋介石的飞机大炮下,灵活的“游击战术”可谓是扬长避短,而正面冲突的“阵地战术”却是扬短避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遵义会议以后,李德的指挥权被彻底取消了,他从此以后在大众的视野中消失。但与我们想象中的不同,李德并未被清理出红军的队伍,也没有马上就被遣送回苏联,而是与毛主席等人一起走完了长征路。正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李德才逐渐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承认毛主席和朱老总等人的正确领导。

在遵义会议结束之后,李德曾要求去林彪的红一军团,“通过前线的亲身体会,了解毛泽东推崇的战术”。要知道,在此之前的李德,都是住在大别墅里研究作战计划的。面对李德的要求,毛主席同意其前往红一军团司令部,但林彪在见到他之后表现得十分不耐烦。自讨无趣的李德,在不久之后就离开了前线,前往新组建的红军大学教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短短几个月后,红四方面军的最高领导人张国焘,与中央发生了巨大的分歧。李德在这一事件的过程中,曾挺身而出救下了毛主席,这是他来到中央苏区后做得最为正确的一件事情。

当时中央分析了两大主力会和后的实际形势,主张应当集中力量“北上”,但张国焘却出于自己的野心坚持“南下”。9月9日,张国焘背着中央致电陈昌浩,要求采取武力行动“彻底南下”。叶剑英元帅在得知消息后,马上就将此事报告给了毛主席。主席当机立断,率领红一军、红三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在10日凌晨开始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昌浩在得知毛主席等人先行北上后,派红四方面军副参谋长李特率一支骑兵去拦截。在一处小山坡上,李特追上了军委纵队的同志,他当时立刻高呼“不要跑”。很快,李特就与毛主席发生了争执,自知理亏的李特恼羞成怒,掏出了腰间的左轮手枪。

当时李德跟随李特前去追赶北上部队,他在看到李特激动的行为后,马上就伸手抱住他。李德俄语大声地训斥李特,并且告诫他不要意气用事,要考虑到事情的后果。但脾气暴躁的李特用德语回应,大声怒斥李德是“保皇党”、“机会主义者”,并且挑唆李德与毛主席之间的关系。

“他在遵义会议上批了你,你还要为他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德听到这句话后也非常生气,他告诉李特,“毛泽东的北上策略是中央指示的,是正确的,南下才是错误的”。毛主席见状赶快前来调停,他告诉李特和李德,大家都是革命同志,不是敌人。主席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将两人分开,但此时的李特又大喊大叫起来。李德知道他性格暴躁,只能再次抱住李特的双手,最后还是在毛主席的命令下,李德才松开双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李德松手后,李特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当时的杨尚昆同志目睹了这一幕,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到过此事,并且夸赞李德是个好同志。而彭德怀老总在得知此事后,也赞扬了军事顾问李德,称其虽然在遵义会议上挨了批评,但幡然悔悟后懂得悬崖勒马,站在了正确的一面。

1935年12月,共产国际给张国焘发电报,取消了他成立的“伪中央”,全盘否定了其南下的做法。

而李德同志却没有太多的波澜,此后的他一直十分平淡地在红军大学教书,直到1939年夏季才返回苏联。

得以善终

1974年8月15日,74岁的李德在德国首都柏林去世,走完了他的一生。不过相比于其他人,寿终正寝的李德结局算是相当不错了,这与他在长征过程中的幡然悔悟有很大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遵义会议后的李德,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军事教学上,当时新成立的红军大学请他去做讲师。对于中央的这个决定,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质疑,认为李德这样一个纸上谈兵的指挥官,怎么能教出会打仗的学生呢?但毛主席等人还是看到了李德的优点,并没有因为他犯了错误就全盘否定他。

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时失败,是由于他掌握的军事理论与实际情况不符 ,照搬照用导致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李德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理论,就完全是错误。他所掌握的一些战术和作战思想,是当时的中国红军从未接触过的,这对于红军大学的学员来说是开阔眼界的好机会。同时,李德十分系统地经历过苏联的教育模式,这对于红军大学的体制建设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就这样,李德在红军大学教书教到1939年夏季,共产国际才派人将其接到了苏联。回到苏联以后,共产国际针对他在中央苏区所犯的错误,专门举行了一次会议,深刻地批评、总结了他所犯下的错误。但组织上对于李德最终的结论,却认定李德是不了解情况才犯的错,因此“小惩大诫”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的李德一直在克拉斯诺戈尔斯克任教,直到1949年回到民主德国,开始翻译出版一些著作,并且被任命为列宁著作德文版的主编。李德的后半生过得相当平淡,不是在教书育人就是在著书立说,基本上没有再接触到前线战场。组织上对李德的这一惩戒是正确的,这不仅对他自己有利,对整个共产主义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中国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时的悲惨境遇,依旧历历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李德也并非是全然无用处,至少他不像王明那样一意孤行,最终酿成了不可挽回的苦果。李德的幡然悔悟,对他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组织上来说更是一件好事。在李特率骑兵追击毛主席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的李德救下了伟人,也救下了他自己。

李德虽然只是我军历史上昙花一现的名字,但无论何时都不能忽略。这不单单是由于,这位德国军事顾问曾经给红军带来了惨痛的损失,更在于他所带来的教训深刻地警醒了大家。正是李德的失败,才使得毛主席等人的策略得到完全承认,红军才逐渐地在伤痛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在伤痛与挫败中不断成长,是每一个人、每一支队伍都必须经历的事情。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血染湘江之后,走出了伟大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将星星之火发展成为了燎原之势。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也是偶然中的必然。致敬每一位以血肉之躯英勇战斗的先烈,哪有什么拯救一切的神,保护我们的都不过是凡世中不平凡的人。但这些人,却令我们震撼、感动,值得所有人去敬仰与崇拜!